《书匠(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人:我****5 文档编号:250342985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匠(节选)》阅读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书匠(节选)》阅读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书匠(节选)》阅读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书匠(节选)》阅读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书匠(节选)》阅读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匠(节选)》阅读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匠(节选)》阅读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书匠(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书匠节选葛亮秋天的时候,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父亲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籍修复的研讨会,请了很多业界有声望的学者。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了板。说起来,还是由于馆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可是书皮烧毁了一多半,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省外的专家,都主见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要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

2、里找这么个“良工”。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久离开修书行。你说说看,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你一个肉眼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毛羽,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老董不说话,闷着头,不吱声。父亲说,你回头想想,当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你能回来不简单,为了一本书,值得吗?老董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后来,父亲托了丝绸讨论所的伙伴,在库房里搜寻,找到了一块绢。这块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内府绢。但惋惜的是,绢是米色的。老董摸一摸说,毛羽,你是帮了我大忙。

3、剩下的交给我。我把这蓝绢染出来。父亲说,谈何简单,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老董笑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天工开物里写着呢,无非“菘、蓼、马、吴、苋”。这造靛的老法子,是师父教会的。我总能将它试出来。此后很久,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当。老董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试验品。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老董说,毛羽,今日放个假。我带孩子出去玩玩。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父亲笑笑,也没有多问,只是让我听伯伯的话。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十八型的自行车,带着我,穿过了整个学校。老董踩得不快不慢,中间经过了夫子庙,停下来,

4、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我问老董,伯伯,我们去哪里啊?老董说,咱们看秋去。也不知骑了多久,我们在东郊一处颓败的城墙处停住了。这里是我所不熟识的南京。萧瑟、空阔,人烟稀有,但是好像充斥了野趣。沿着水塘,生着很多高大的树。枝叶生长扩散,彼此相接,树冠于是像伞一样张开来。我问,这是什么树?老董抬着头,也悄悄地看着,说,橡树。老董说,这么多年了。这是寿数长的树啊。老董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有一次,我和你爷爷一起来。你爷爷那次带了画架,就支在那里。老董抬起胳膊,指了指一个地方。那里是一人高的芦苇丛,在微风中摇荡。你爷爷说,这是个好地方,

5、有难得的风景啊。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老董的目光,慢慢变得肃穆。他抬起头,喃喃说,老馆长,我带您的后人来了。我问,伯伯,我们来做什么呢?老董俯下身,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放在我手里。那东西浑身毛刺刺的,像个海胆。老董说,收橡碗啊。我问,橡碗是什么呢?老董用大拇指,在手里揉捏一下,说,你瞧,橡树结的橡子,熟透了,就掉到地上,壳也爆开了。这壳子就是橡碗。这时候,突然从树上跳下来个毛茸茸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松鼠。它落到了地上,竟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看到我们,便慌紧张张地跑远了。老董说,它也识得宝呢。我问,橡碗有什么用呢?老董这才回过神,说,捡回去洗洗洁净,在锅里煮到

6、咕嘟响,那汤就是好染料啊。哪朝哪代的旧书,可都补得赢喽。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蟹,就盼橡碗熟呢。我听了茅塞顿开,说,原来是为了修书啊,那咱们赶快捡吧。老董究竟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安排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像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基本完满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由于本地一家媒体的报道,老董成了修书界的英雄。图书馆要给老董转正,请他参加主持修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工作,老董摇摇头,说,原来,还是原来那样吧,挺好。有删改7. 以下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小龙与“我”父亲毛羽的电话,既介绍了本文故

7、事发生的起因,表现了书匠老董的性格,也为情节的进展做了铺垫。B. “老董穿了一件卡其色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是老董生活现状、职业习惯的表现。C. 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渲染了此处的生气与野趣,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欢乐。D. “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老董却用传统工艺修复了罕见典籍,说明在科技发达的今日,传统技艺仍有用武之地。8. 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9. 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试题答案: 【答案】7. C 8. 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带老馆

8、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 9. 坚持行业规则。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恪守职业操守。敬畏与喜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修书精益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查同学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技能。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详细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查找微小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C项,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既渲染了此处的生气与野趣,也说明白小松鼠对橡子的喜欢;

9、老董也如小松鼠一样视橡子为宝贝,他寻橡子是为了修复古书,但没有借此烘托“老董的童心与欢乐”。应选C。【8题详解】此题考查同学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及改变的技能。这种题型属于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局部考查,作答时,首先通读文本,掌控小说情节改变,然后认真揣摩文中对人物语言、肖像、心理等的刻画,从而把握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的改变。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老董带“我”来到橡树林,他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说明橡树林是老董职业的起点,面对这个职业起点,老董心里充斥了对旧时间的感慨之情。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老董带“我”来到橡树林,指给“我”爷爷作画

10、的地方,并且他还清楚记得爷爷当时说的话语,这些都说明老董对前辈的深切怀念。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过去老师傅们把老董带到橡树林,他和“爷爷”也曾经来过橡树林,在这里老董学到了技艺,也有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但距离那时已有三十年,文中说,“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这一句话说明老董内心有一种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9题详解】此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技能。筛选答案时,要认真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项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坚持行业规则。为了修复古籍,他敢于反对省外的专家,专家都主见将整页书皮换掉,但他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恪守职业操守。老董敬畏与喜爱自己的职业,通过“父亲”与老董的对话,我们知道老董曾经由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夏主任结下梁子,现在为了修复古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老董也认为值得,这些都说明老董是一个恪守职业操守的人。修书精益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他夜里待在图书馆里,傍晚时也跑染厂,把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还去了偏远的橡树林,最终完成修复任务。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