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250340818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命题至今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从原初意义上来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是从文学所使用的媒介和材料着眼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对现实对象的摹仿,艺术之间的差别只是由于摹仿所用的媒介和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虽然现在对文学有很多概念界定,但亚氏这一见解却非常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者们从艺术所使用的不同媒介和材料进行艺术分类。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的产生出于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

2、媒介;同时,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语言具有共享的性质,并非专门用作文学的媒介和材料,也并非为语言艺术家所专有。但是,在文学世界中,语言也不再是寻常的交流媒介,材料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文学所呈现的是一个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独特的语言世界。实际上,日常语言存在着孕育了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因子,使得它们在不同的语域和语境中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用途并形成各自的特征。 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分为两个:一是静态的符号系统,即语言,它由语音、语法和词汇系统组成;一是动态的语言实践,即言语,它是个人对于语言符号系统的具体使用。文学语言是一种言语现象,是对语言系统个别的、特殊的运用,同时在整体上又不能超越语言系统之外。文学是

3、一种言语行为,言语的所有特点在文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一些特点甚至还得到有意的强化以突破语言的规范,从而形成了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对于这类表达方式,人们称之为“语言的诗意用法”。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背景,它更是文学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在文学语言中占据主导地位,保证着文学能够进入接受渠道。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一切伟大的诗人不仅有运用而且有重铸和更新语言使之形成新样式的力量,但诗人不能完全杜撰一种全新的语言,他须得尊重自己语言的基本结构法则。”由此富有辩证意味的言辞中可见,尽管文学是一种

4、语言的艺术,“对语言的诗意运用”自有其艺术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也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从而突出语言的审美价值;但是,这种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只是文学语言语用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是文学语言的根本特性。文学语言固然不能等同于标准语言,但如果一部作品中充满了语言的“扭曲形式”,使人不知所云,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它的美学目的也就难以实现。古今中外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足以证明,对标准语言的扭曲和触犯并不是衡量文学语言诗意有无的必要前提和唯一标准,它只是语言获取诗意的一条途径。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关于文学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

5、概念界定至今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力。B.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学者们对文学的概念界定。C. 按照“动”“静”的不同,人类的言语活动现象可以分为“语言”“言语”两大类。其中,文学属于一种“言语行为”。D. 就艺术层面而言,“对语言的诗意运用”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这种现象有着充分的合法性与必要性。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学语言产生于日常语言,并非一种专门独立的特殊语言。它和科学语言一样都离不开日常语言这一母体。B. 在文学中,言语具有的所有特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是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C

6、. 文学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来源于语言符号系统中一些突破语言规范的具体运用,这种运用常被称为“语言的诗意用法”。D. 虽然对标准语言的有意扭曲和触犯普遍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但文学语言获得诗意并不能仅仅依靠这一途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媒介,文学语言是不同寻常的交流媒介,所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有不合理性。B. 标准语言是语言的规范形态。对于文学来说,标准语言并不只是一个语言背景,而是让文学作品能与读者进行交流的一个语言保证。C. 文学艺术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哲学家对文学艺术中的“语言”“言语”间的关系等内容做过富有启发意义

7、的研究。D. 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应把握好创新与规范间的辩证关系,也即是要把握好言语创新与语言基本结构法则间的辩证关系。参考答案:1. B 2. B 3. A(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说法属于无中生有,从原文第一段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点在文中并不能看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故选B。点睛:这是一道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类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

8、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言语具有的所有特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过于绝对。第二段原文提到“言语的所有特点在文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一些特点甚至还得到有意的强化”,选项将“一些特点”绝对化为“言语具有的所有特点”。故选B。(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所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概念界定有不合理性”曲解文意。由选项中的“文学语言是不同寻常的交流媒介”不能得出“

9、所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命题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结论。故选A。2.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埃菲尔铁塔开出了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的价值评估。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在岁月的风霜雨雪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

10、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历史,是文化。 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 埃菲尔铁塔的“天价”更是源自法国人民对包括埃菲尔铁塔在内的历史遗存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视为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也引发了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作

11、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国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筑没有毁于自然灾害和战火兵燹,却在城市房地产和旅游开发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全国四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真是不可思议,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北方某地甚至花费数百亿元重建了一座古城。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

12、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品味和欣赏?还有多少历史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想?我们憎恨真古迹,却喜爱假古董,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 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讽刺的是,越是一心想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现在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深坑里苦苦挣扎。 真正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国家或民族,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这种态度决定了文物古迹的价值。否则,哪怕是稀

13、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就很有可能一文不值。 (选自2013年第5期社会科学论坛,略有删改。)6下列对“文物古迹”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埃菲尔铁塔能被开出“天价”,是因为埃菲尔铁塔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法国人民对其珍爱的态度和情感。 B历史遗存弥足珍贵,是因为与它同时代的建筑被时间销蚀吞噬,而历史遗存却呈现出古迹特有的稀有性和文化性。 C埃菲尔铁塔也引发了外国人的兴趣,主要是因为法国人将埃菲尔铁塔视为巴黎标志、民族精神象征,对它珍爱有加。 D仿古建筑缺少真实的古迹所具有的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因其在外形上酷似,所以也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灵魂。7下列理解和分析

14、,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埃菲尔铁塔真正的魅力和价值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附着在建筑之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等,是历史,是文化。 B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很多文物古迹都没能完整保存下来,像长城与故宫这样伟大的建筑也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C中国的文物古迹毁坏严重,一方面是自然灾害与战火兵燹造成的,一方面是人类建设活动导致的。近三十年,各类建设活动的破坏是主要原因。 D近三十年,中国一边拆掉众多真实的古迹,一边又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旅游开发导致没有丰富文化内涵而空有古迹之形的建筑的泛滥。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今仿古建筑盛行的根本原因

15、是人们缺少对历史与文化发自内心的敬畏,片面地追求商业价值。如果尊重历史、热爱文化,那么搭建仿古建筑之风就不会盛行。 B当下的所有仿古建筑不仅建筑水平低劣,而且缺少文化品位,没有历史感,充满了浓烈的商业气息,人们拆毁真古迹而去搭建假古迹的做法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C如果只看重文物古迹的商业价值,只关心文物古迹创造的收益,其结果可能是事与愿违。东施效颦的仿古旅游点大多数面临着亏损的现实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D像埃菲尔铁塔这样珍贵的历史古迹,如果缺乏法国人民的重视和珍惜,而被随意毁弃,那么它的价值也必然贬损,甚至可能会被不懂珍惜者弃之如敝屣。参考答案:6(3分)D (“但因其在外形上酷似,所以也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灵魂”的解说与原文“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的表述不相符。)7(3分)B (“像长城与故宫这样伟大的建筑也早已是面目全非了”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为“相当一部分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8(3分)B (“所有仿古建筑不仅建筑水平低劣”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为“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并未提及建筑水平的高低问题。)略3.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温暖的村庄安庆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