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三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50299868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三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三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三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三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三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三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常温下,0.1mol/LCH3COONa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 A、OH- B、 H+ C、 Na+ D、CH3COO- 参考答案:C略2. 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ALi,F BNa,F CNa,C1 DMg,O参考答案:B略3.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得氧和失氧 B化合价的升降 C有无新物质生成D电子的转移参考答案:D4. 下列产品的使用不

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利昂 D.含汞电池 参考答案:B略5. 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NH3 B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C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D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OH参考答案:C解析:2NH3+H2SO4=(NH4)2SO4,故浓硫酸不可以干燥NH3。萃取剂和原溶剂不能相互溶解,乙醇和水互溶,故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溴水中溴单质的萃取剂。焰色反应用于鉴别含不同金属元素的某些物质,KCl和KOH的阳离子相同,不可以用焰色反应加以鉴别。本题C为正确选项。6. 某学生做完实验后,用下列方法以清洗仪器: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用

3、酒精洗涤沾有苯酚的试管;用二硫化碳洗涤沾有硫磺的试管;用盐酸洗涤盛过饱和石灰水的试剂瓶 A除外都正确 B除外都正确 C只正确 D全部正确参考答案:D略7.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用铁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参考答案:A8. 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A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

4、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参考答案:D略9.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最简式(实验式):CH2O C醛基的电子式:BCH4 分子的球棍模型: D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参考答案:A略10. 下列反应中,水作为还原剂的是A.2F2+2H2O=4HF+O2 B. NaOH+HCl=NaCl+H2O C. 2Na+2H2O=2Na+2OH-+H2 D. Cl2+H2O=HCl=HCl+HClO参考答案:A11. 苯分子中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化合物,此有机物的相对

5、分子质量为( )A.78 B.79 C.80 D.81参考答案:B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硝酸银溶液鉴别NaNO2和NaCl B向燃尽的火柴头浸出液中加入酸化的 AgNO3溶液,确定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C用滴有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可以鉴别乙醇水溶液和苯酚水溶液D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润洗,则测定结果偏高参考答案:A略13.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 + O2(g) H = +241.8kJmol H2(g)+ O2(g) H2O(1) H = 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88kJ B 吸热2.

6、44KJ C放热44kJ D 吸热44KJ 参考答案:B14.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g)2H2(g)+O2(g)H=+571.6 kJ?mol1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 kJ?mol1

7、,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1参考答案:D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反应过程中除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放热,硫酸钡沉淀的生成也伴随有沉淀热的变化;B、1mol甲醇蒸气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称为甲醇的燃烧热;C、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D、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解答:解:A、反应过程中除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放热,硫

8、酸钡沉淀的生成也伴随有沉淀热的变化,即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故A错误;B、CH3OH(g)的燃烧热为1mol甲醇蒸气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不能生成氢气,故B错误;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g)+O2(g)=2H2O(l)H=571.6kJ/mol,2H2O(l)2H2(g)+O2(g)H=+571.6 kJ?mol1,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是吸热的,故C错误;D、由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 kJ?mol1,可知0.5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1400KJ,即C6H12O6(s)

9、+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设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含义等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不大15. 气态烃1体积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生成氯代烷烃,此氯代烷烃1mol可与8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ACH2=CH2BCH3CH=CH2CCH3CH3DCH3CH2CH=CH2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气态烃1体积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生成氯代烷烃,则只有一个碳碳双键,氯代烷烃1mol可与8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加成产物中又8个H,原气态烃中含一个碳

10、碳双键和8和H原子,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气态烃1体积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生成氯代烷烃,则只有一个碳碳双键,氯代烷烃1mol可与8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加成产物中又8个H,原气态烃中含一个碳碳双键和8和H原子,A乙烯中含4个H,不符合,故A不选;B丙烯中含6个H,不符合,故B不选;C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且H原子为6,不符合,故C不选;D含碳碳双键,且含8个H原子,符合,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烯烃的性质及取代反应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右图所示

11、是某同学提出的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硫的简便实验装置。(1)他的操作是:当图中所示火柴没有燃烧完时,立即移出火柴; _(2)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可能还含有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用紫色石蕊试液替代试管中的稀品红溶液。(3)某同学将此实验做了进一步改进,去年了下方的烧杯,直接在上方的烧杯内底部贴上一张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纸条,则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参考答案:将大烧杯倒扣在下方的烧杯上,振荡,观察口红溶液颜色的变化。(2)不能(3)纸条褪色。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参考答案:bx/a mol.L-1;c(a-xV)/amol.L-1;(a-x)/V mol/(l.min

12、)18. 电解1mol/L CuSO4和0.1mol/L Cu(NO3)2的混合液100mL,当阳极析出896mL(标准状况)气体时,切断电源,使电极仍浸在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后,阴极比原来增重多少克?溶液的pH是多少?(lg2=0.3)参考答案:略19. 在溶液中进行某化学反应 2A B + 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 A 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 1,反应在 10至 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VA)为 mol/(Lmin)。(2)在实验 2,A 的初始浓度 C2= mol/L,反应经 20分

13、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 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 3的反应速率为 v3,实验 1的反应速率为 v1,则 v3 v1(填“ ”、“ = ”、“ ”、“ = ”、“ , ;(4)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本题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表分析,主要是考查对表中所隐含信息的观察能力。对于问题(1)只要从化学速率的定义出发,从表中找出反应在 10至 20分时间内的 A 浓度变化值,即可求出 A 的平均速率为(0.80molL-1- 0.67molL-1)/10min= 0.013molL-1min-1。对于问题(2)的解答,首先要从计算 8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1)入手,查出实验 2中 A 的平衡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