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村发言稿(共4篇)并村发言稿(共4篇)第1篇 迁村并城合村并镇实施规划迁村并城合村并镇实施规划为扎实落实迁村并城、合村并镇工作建设方案,全面完成小编镇迁村并城、合村并镇工作建设目标任务,根据郑州市及登封市新农村建设有关精神,结合小编镇实际情况,经研究,制定迁村并镇工作实施规划如下 一、综述告成镇位于登封市区东南12公里处,嵩山箕山之间,颍河横贯腹地,S237、S323穿境而过,总面积72.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5万亩 辖24个行政村,20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250人,分居128个自然村 告成镇工业经济繁荣,是登封市的工业重镇、经济强镇,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 是“郑州市要点镇”、“河南省卫生镇”、“河南 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围绕登封市提出的“一城三区、四个副中心”的发展理念,告成镇做为登封市四个副中心之一的特殊城镇定位,镇域发展定位是 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和商贸,将告成打造成为河南省旅游名镇、实力告成、文化告成、魅力告成、活力告成和生态告成 利用省道237、登告公路以及省道323作为镇域空间发展轴,在发展带上确定中心村附近片区协调发展。
方案镇域为1个中心镇区,6个城镇社区,3个中心村,14个基层村的三级镇村体系结构 形成人口集中、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村庄 二、指导思想按照“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合村并镇工作这一 主线,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方针,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要点针对煤矿沉陷区涉及到的村庄,实行统一方案、统一合并、整体搬迁,从而拉动镇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合村并镇后,在搬迁村原址进行土地复耕,并因地制宜地发展规模农业、规模畜牧业项目,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最大限度地推进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优化农民人居环境,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三、总体目标迁村并城方面,2001年,以冶上村为示范,在登封东城区中岳办事处东十里村建设冶上新村,投资1.3亿, 占地126亩,安置居民400户 以冶上新村为带动,将苇园沟、豹沟等村逐步迁往城区 合村并镇工作,总体思路是 以创建“天中名镇”为目标,实现“六个三” 即用3年时间,投资3亿元,建设30万平方米安置房,安置居民3000户,使镇区常住人口达到3万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
2001年的奋斗目标是 通过软件硬件配套建设,努力打造告成新区并初具规模 一是投资1.6亿元建设天中花园工程,筹划建造房屋1100套15万平方米,建成高品位精品现代化社区;二是投资3.5亿元建设万人社区工程,筹划将王窑、双庙剩余部分大约400户,苇园沟、北沟、报沟、水峪、庙庄等煤矿塌陷区群众逐步迁往镇区集中安置,2001年拟新建 房屋1000套12万平方米 同时,设计建设文化广场、公园等配套设施 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高品位精品社区 四、迁村并城、合村并镇整合方案1、现状分析 告成地处浅山丘陵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造成建设用地较为紧张,支离破碎,缺乏完整性 煤矿的开采,导致部分村庄出现地表沉陷、房屋倾斜 镇域村庄、居民点较多,大部分规模都很小,分布散乱,有的地处深山,有的位于丘陵山沟,各项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匮乏且建设投入成本较高,居民生存条件低,有些地方已经很不适合人民长期居住 2、工作思路 告成镇村庄布局因受地形影响点多分散,村庄形不成规模,基础设施无法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村民生产、生活不便。
结合十六 大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改善城乡环境”的精神,用整合迁并的方式,变散乱为集中,统一方案,适当选址,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使规模小、地处偏僻的自然村和村民点向镇区、中心村、基层村或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位置合并、搬迁 形成人口集中、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村庄 通过村庄整合,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告成镇的城镇化进程 3、城镇社区建设 城镇社区主要以搞好社会服务为其主要职能,设中心社区的各项建设活动均由镇政府代为管理,以便更好的促进城镇的各项建设能够合理有序的进行,为告成镇的城镇化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本次方案共涉及合村并镇6个行政村 对搬迁村庄的建设 主要 为搬迁至镇区的王爻、北沟、庙庄、苇元沟、报沟、双庙 根据本次方案,将以上6个镇区周边村庄逐步迁至镇区,村庄与与告成镇区应统一协调发展建设 社区型村庄的建设由告成镇政府统一管理,村庄不得私自进行建设 迁村并城一个村冶上村,搬迁至登封东城区中岳办事处东十里村,跃博电器厂斜对面 五、保障措施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保障迁村并镇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告成镇党委政府成立了迁村并城、合村并镇工作指挥部,镇党委书记郭朝宏任政委,镇长何聪道任指挥长,人大主席卢宏斌任常务副指挥长,副指挥长由副镇长、党委委员陈竞选、党委委员宋朝峰、副科干部李银峰、综治办专职副主任王晓宁、村镇方案管理所所长冯书岗担任。
成员由村镇办、 农办、宣传、组织、国土等相关负责人和村“两委”成员组成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冯书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督促指导工程项目的落实 2、加强宣传,统一思想采取不同形式的培训会、座谈会,适时组织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外出参观练习,使广大干部真正理解迁村并镇的意义和作用,使他们从思想上理解,从行动上支持,自觉参与迁村并镇工作,积极为迁村并镇工作出谋划策 要充分发挥群众在迁村并镇中的主体作用,依靠群众宣传组织群众,协助村委开展工作 3、明确职责,分工协作涉及合村并镇的村委和群众在迁村并镇中划清职责,明确任务,责任到位,既要明确分工,又要树立全局观念,相互合作,按照要求限期完成工作任务 对于不能按期完成 任务的,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责任人,将采取组织措施,追究责任 4、盘活投入,保证进度迁村并镇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张罗大量的资金 采取群众拿一点、企业赞助点、政府补助点,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动员各企业和个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住房建设走商品化渠道,由涉及到的煤炭企业和开发商先期筹资,后期农户购买。
搞活资金利用,有效保证工程进度 5、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坚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原则,严格工作程序,严把工程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关 采取招投标的方法,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选择有资质的大工程队参与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监理人员,加强对工程的监督,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确保农民利 益不受损失 迁村并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投入资金多,涉及范围广,需要全体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各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强整体观念,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保证迁村并镇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有条不紊地按时完成 六、安置办法1、居住安置原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镇方案区内一律不再方排宅基地,由政府统一方案、设计、建设居民安置小区,实行集中统一安置,安置区内公用配套设施由政府统一方案建设 安置区内居民户所需有关证件由政府协调,所需费用由住户负担 2、居住安置方式 搬迁居民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 居民户可按自己的需求分四种类型进行安 置,(1)迁往市区,仅限冶上村村民;(2)高档社区,属于安置范围的想居住条件好的安置户,由政府协调低于市场价格,进行安置;(3)不属于安置范围的村,想安置到镇区的,由政府协调,低于市场价格,高于实用型安置房价格;(4)实用型安置小区,实用性安置小区有政府控价,均价不能超出1000元/m2。
3、实用型安置小区户型 三室一厅、三室二厅、四室一厅;面积 90m2左右、120m2左右、150m2左右,均价不高于1000元/m2,超出部分由政府补贴 4、选房办法 一是迁往市安置户,按市区选房办法办理;二是选高档社区的按市场选房办法办理;三是不属于安置范围的想迁往镇区,又不属于实用安置范围的住户,按市场选 房办法办理;四是属于安置范围的选实用型的搬迁户,原则上以村为组群,由本人写出申请,镇政府统一设置表格,由组、村签字盖章,镇造册登记批准,方可选房 首先是居民户选户型、楼层及价格,先交定金,主体完工后交一半,完工验收后全部交完 实施办法以具体规划为准 中共告成镇委员会告成镇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月十七日第2篇 搞好综合配套巩固并村并组搞好综合配套巩固并村并组彭佑明湖南南县并村并组工作于去年结束 全县385个行政村撤并为304个,精减81个,撤并率21%,精减村干部职数将近三分之一 上级的这一决策对于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精减干部职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年来,南县从实习来看,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有所减轻,村干部的工作难度大为下降,两村并为一村,村干部人数减少了一半,但村里的工作还可以继续做下去,说明合村并组是有效果的,情况也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加之以前乡镇合并,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为巩固改革成果,必须强化综合配套力度,让所有的行政体制有效运行 一、并村并组以后的一些制约因素和负面的后果一是并村涉及到财产的债权债务问题 作为一级法人实体,当前村一级普遍存在严重的村级债务,不同村的债务情况大不相同,合并前,385个村平均负债超过70万元,合并后其债务超过百万元 村干部心理不平衡,怕自己立的字据有麻烦, 债主也担心烂帐,从而矛盾加剧 产权是形成的而不是规定的,村组合并再次中断了村一级产权的形成过程,村民对村这个法人实体的认可程度大大降低,影响了合并后的村一级的发展 二是村民小组被扩张却华而不实 将两村合并为一村,两组合并为一组,还有的地方取消了专职村民小组长一职而由村干部兼任村民小组长或不再设村民小组长一职 在这个熟人社会中,村民共享一种村落文化,共同参与人情往来。
正是在村民小组这样一个层次中,村民获得了文化上和社会上的大部分规定和存在 因此,村民小组还自下而上构成了农村社会的基础 因并组,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一时难以开展,有的水利设施不配套,公路交通桥粱有困难,电网改造难同步,村部扩容难解决等 矛盾突出 三是并村并组导致个别村班子未健全 有的村委会缺成员,有的班子成员貌合神离,有的下台了的人纠集帮派势力搞小动作,有的个别班子缺乏战斗力 “并村并组”的预设以为村组都是些可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