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青春偶像剧的艺术特征 ——以青春剧《奋斗》系列为例 摘要:赵宝刚-----中国电视剧十大导演之一他是一位具有创新意识的导演,是一位具有中国式幽默感的知识分子他的电视剧大多探讨爱情、青春、死亡等主题,并且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他的电视剧以其自身成熟的语言艺术魅力——语言的幽默,唯美的镜头艺术——引人的镜头,广博的题材艺术——鲜明的主题和时代感在中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关键词:赵宝刚;青春偶像剧;“80后”;情感Zhao Baogang characteristics of youth arts drama —— The TV serials "struggle" series as an example Abstract: Zhao Baogang ----- Top Ten Chinese TV directors. He is a director with a sense of innovation, is a sense of humor with Chinese intellectuals. Most of his drama of love, youth, death and other topics, and to the people to the wisdom of enlightenment. His mature dramas in their own language of artistic charm - the language of humor, beautiful shot art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ens, a broad range of theme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 a clear theme and the sense of the times in China has great influence . Keywords: Zhao Baogang idol drama "80" emotional 在诸多韩剧、台剧充斥着中国电视剧的时候,一部青春、励志的偶像剧《奋斗》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蹿红我国的大街小巷。
《奋斗》之后,意犹未尽的观众又在2009年盼来了《奋斗》的姊妹篇《我的青春谁做主》它们的播出即刻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并且也进一步地让我国的青春偶像剧越来越得到国民的认可以及青睐青春偶像剧主要是以青年群体为表现对象,反映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表达年轻人对爱情、事业的渴望,对生活的态度赵宝刚导演正是迎合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导演了一系列经典的作品供我们学习、研究作为国家一级导演,在多年的电视剧创作生涯中,赵宝刚指导过的精品电视剧不仅数量多,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从《渴望》、《像雾像雨又像风》、《编辑部的故事》再到现在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和《婚姻保卫战》,我们不难看出赵宝刚有一套他自己的独特的艺术创作特点:语言幽默,主题鲜明,有很强的时代感等等一、 语言艺术㈠“王朔风”向“赵氏风”渐变 上个世纪,在赵宝刚的名字还挂在“中国最知名最有收视率的电视剧导演”行列中的时候,他的剧作风格一度与王朔小说的“狗血剧情+俊男靓女”息息相关而进入新世纪后,在国外剧、类型剧以及古装剧的冲击下,也在赵宝刚本身的风格重复和大众审美疲劳下,他逐渐的有些低落,并和王朔拆伙 “石康+80后”这两个关键词及时的挽救了赵宝刚,也终结了他风花雪月的言情风格。
京式对话、幽默对话、精辟的台词与尖锐的语言风格正式走入了赵宝刚的作品中有很多人把电视剧《奋斗》当作赵宝刚的转型力作:依旧是谈一场恋爱,但这次的青春不缠绵、不悲伤,它帅气而轻松,带着叛逆与努力、激情与迷茫,还有嘻皮笑脸与花言巧语赵宝刚导演曾说过,“这两年我越来越明白一件事,这个社会太沉闷了,不能再编苦情戏迷惑观众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大哭大闹?我觉得应该拍一些轻松愉悦的戏,我现在更愿意关注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①《奋斗》中的三对男女谈感情的方式很特别,是人们比较羡慕的情感方式,谈的比较酷,比较帅气,很迅速,没有缠绵的过程,分手也很干脆,这正是我们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赵宝刚大胆地将它们搬上银幕,可谓天下之先 看过《奋斗》的人一定记得向南与杨晓芸经典的当街对吵,一定记得米莱感人、利落又拧巴的自我表达情感,一定记得“一个个高兴得跟王八蛋似的”这样尖刻的台词,而看过《我的青春谁做主》的观众也会对钱小样说相声般的口出狂言记忆犹新 这就是使用了新时代青年的时髦、幽默和抖机灵的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并因时尚感而让年轻人接近了自己的剧作,让赵宝刚找到了新的方向但其实追溯到更早以前,在他与王朔的合作尚未成功开展之时,他曾经是《编辑部的故事》的导演,也曾经是《过把瘾》和《皇城根儿》的导演,这些剧作几乎都是依靠台词推进剧情,依靠风格化的语言来展现人物,可以说,那个时候赵宝刚剧作的语言艺术是一出经典,至今依然有人引用着李东宝、葛玲或者方言、杜梅们的名言,不过彼时赵宝刚剧作原著基本是王朔的风格,充满了80年代式的不屑一顾和生机勃勃。
他在《编辑部的故事》里通过编剧们的强力发挥而达到了中国电视剧调侃的巅峰,其后又在《过把瘾》中将调侃和煽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例如:《编辑部的故事》讲述的是一部情景室内剧,画面语言单调,情节也不见大起大伏,更是很少出现痴男怨女和生离死别,它取胜和走红的法宝就是那些出其不意的尖锐台词,令人发笑,令人轻松,更令人思考这部电视剧基本上是中国电视文化第一次放下了身段,以非常普通、通俗和诙谐的方式上演了生活的真实状态,不宣扬、不布道、不讴歌,只是用不着调的笑料和反差性的语言㈡台词对话电视剧跟电影比起来,对话更重要赵宝刚现在的电视剧中有青春、哲理、幽默,但是没有痞气主人公的台词都有哲理,大体上又符合每个人的身份和当时的处境,这种语言本事并不是一日之功,没有多少年的仔细观察和交往,是设计不出来的靠台词把大量的年轻观众紧紧地吸引在电视机前是赵宝刚电视剧的一大特色《奋斗》系列在一时掀起了文化和生活上的讨论,关于“80后”这一代的生活、婚姻以及奋斗历程虽然剧集中关于主角富二代的描写有失真实和共鸣,但是剧中几位“80后”挥洒自如和不以为然的台词却打动了大众观众,大家对其中的嬉笑怒骂和幽默争吵给予赞赏主人公言谈中的幽默和尖锐是“80后”的标签,也成为了赵宝刚新时代剧集的制胜法宝。
其后他越战越勇的推出的《我的青春谁做主》,同样还是拿“80后”说事儿,依然是一群年轻人,依然是成堆连篇的趣味台词,角色们如同说相声一般抖着包袱和机灵,经典台词层出不穷例如:《我的青春谁做主》的台词是具有极大文学性的台词里面所注入的人生感悟,人生哲理,绝不是概念性质的,是源自于生活的这些台词充满了生气,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剧中每个人的台词都有了精彩在电视剧中,每个角色各有不同,三个女儿,三个母亲,三个女儿三个样,三个母亲三个样,这就证明了人生经历不一样,主体意识觉悟程度也就不一样 还有《奋斗》中的经典台词更是让人记忆犹新杨晓芸作为剧中的女二号,她的台词是极具性格特点的想不花钱白作噩梦啊,找向南就行……那帮人搞了一个破仓库,我看以前就是存鸡屎的,现在他们竹板闹革命搞起了LOFT,还起了一个特恶心的名字叫心碎乌托邦,据说住在里面的人个个都心碎……反正他们表面上一个个心碎的一塌糊涂,实际上比谁过的都好,那个小资啊,小情调啊,落地窗啊,小台球啊,小蓝筐啊,小飞镖啊,小花园啊,还有狗呢,什么咖啡啊,一帮人成天关在里面瞎得瑟,胡浪漫,一个个狼心狗肺的样子,该事业的事业,该胡闹的胡闹,一个个天天高兴的跟王八蛋似的,再取一个让人同情的名字来气咱们,你说他们多缺德啊!”②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当今社会中典型的“80后”的性格特征一一刻画出来了。
杨晓芸这种类型的女孩子在现在的社会中数不胜数,为了一时的快乐、幸福可以背着家里人偷出来户口本,偷着办理结婚证这种看似大胆,不和伦理的行为却在赵宝刚的电视剧里体现了出来他不仅仅是要表现个人,更重要的是反映这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还有《我的青春谁做主》经典台词:霹雳:妈,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吧,去上剑桥就把我当一屁放了得了! 杨尔:我一奔五的老阿姨去上剑桥?拉到吧你,去! 霹雳:理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不要再为我辛苦,为我忙了,去寻找自我去吧 杨尔:我说不过你,我抑郁了③以上的这些经典台词对话充分显现了赵宝刚导演高超的语言艺术天分这种天分是和他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质特征有关的,同时与他拍摄电视剧的经验也有密切联系,这两点造就了他现在的成功二、 题材艺术 在赵宝刚导演的所有作品中,凡是暗合了主流社会情感取向的,都有较高的收视率,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比如说《过把瘾》、《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等详实分析其题材艺术,我们认为主要在于: ㈠选择老百姓关心和关注的热点故事,与普通的观众产生心理共鸣赵宝刚导演选择的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故事这里所涉及的热点故事并非是“人咬狗”之类的热点,而是能与大众产生强烈心理共鸣的热点。
1.选择言情我们都知道电视剧有这样一句话“谁抓住了女性观众的心,谁就抓住了电视市场的一个制高点”④,这一点赵宝刚导演是有超前意识的人们把他称为“言情导演”和“唯美导演”,并不是在于他自身具有言情和唯美,而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抓住了女性观众的心理,获得了她们的青睐,使得他可以在电视剧领域大展手脚2.坚持类型化的策略我们知道中国电视剧从《渴望》开始,就有了这种类型化的意识和对类型化的追求以赵宝刚导演的创作为代表的作品在类型化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就是坚持了大众趣味之上的原则,这是他的作品成功的最核心因素之所以认为他的作品有“大众缘”,就是因为他坚持了在大众趣味之上来创作作品3.坚持讲情感故事在表达人物情感纠葛故事的同时,赵宝刚导演增加了一些抒情的元素,达到了一种诗意的效果这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表现得很明确电视剧是需要视听语言的,需要影像来增加它的美感,增加它的含量,增加它对观众的打动程度,但是同时也需要有一些诗意,需要一些情趣和细节,来完成对叙事的一种超越4.坚持了个人特色个人风格,还有个人追求,使得他的作品深深地打上了“赵宝刚”的个人特色烙印赵宝刚有很强的风格性,观众们一看就知道是赵宝刚的作品。
对于艺术作品来讲,个性也是他的灵魂,但赵宝刚在坚持个人风格和个人追求的同时,也同样是在类型化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反类型㈡在情感表现上有自己一定的独解一般意义上的情感表达,即是以男女情爱为中心的戏剧性表达,所以情感表现具有永恒的悦众性、容易性,有很好的惑众性和需要实现的魅众性赵宝刚情感剧的情感表现从一开始就独具特点:在情感表现的多层面深入表现,以男女情爱为中心,进一步注意多方位的拓展延伸1.萌发的多样情感在电视剧《奋斗》系列中,剧中人物的情感是非常纠结复杂的每个人物都是以饱满的感情来诠释生活、情感以及憧憬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不仅给我们展现了年轻人之间充满青春的气息、无所谓的爱情,同时还给我们展示了孩子的父母之间、孩子的爷爷奶奶之间的爱情那是一种经历了岁月打磨,坚实而可靠的爱情;那是瘫痪时的不离不弃,是生命最后时刻的心有灵犀,是给人一种日久天长的感动2.情感与人格的关联人总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情感历练之后逐步成长的赵宝刚电视剧也正是要表达同样的效果人总不会一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