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9395759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 飞飞的 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按肯定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确实定性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看分析、比较能力。 3、经受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生活和数学的亲密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预备: 预备不同类型的本子、多媒体图片 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按肯定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难点是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课题: 教师为每一学习小组提供几种不同类型的本子,混放在一起。 教师出示一摞各种样式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

2、怎么办?你来帮我吧!”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已有阅历一边动手分,一边商量方法。请一位学生关心老师分类整理,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 教师小结:“我们刚刚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 出示课题:分类 二、学习分类: 1、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关心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关心妈妈。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怎么样?”“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总结:我们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2、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 课件出示例题图片。 学生分组商量,怎样关心妈妈整理衣服。教师巡察、指导学生活动。 学生自

3、由发表见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 按上衣和下衣分; 按颜色不同分; 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得结果就不一样。 3、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索,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培育学生喜爱劳动和关爱妈妈的情感。 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假如可以运用分类的学问,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 、关心妈妈整理背包或者自己的书包; 、关心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 、关心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 、关心妈妈整理劳开工具; 学生体会数学知道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小结:“看,生活中到

4、处都能用到数学学问。其实,分类的学问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很多用途呢! 4、解决问题 (1)哪些是鸟类?用“O”圈出来。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索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理由,与其同学进行评价。 (2)分一分,说一说。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学生商量完成。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发觉了什么。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沟通。教师巡察指导。 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5、全课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学问?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还

5、有哪些时候能用到分类的学问吗?” 培育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学问的意识。 6、课外活动 回家关心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 培育学生喜爱劳动和关爱长辈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学问。 注重评价方式敏捷化、过程化。 教学后记: 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比较。 2、经受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初步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3、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看、分析、比较的能力。 4、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

6、生活中发觉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洁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沟通自己的想法。 教学预备:多媒体主题图、 教学重点:重点是学习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读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难点是能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洁数学学问。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 师:同学们,告知你们一个好消息,小明最近搬新家了。小明邀请大家到他家去做客,你们想到他家去参观吗?(出示放大的主题图) 师:瞧,这就是小明的家。谁能说说小明家都有什么 利用小明搬家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习数学的愿望。 二、学习比较、分类: 1、 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课件出示例题图片。 教师引导: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他是怎么

7、知道的? 学生分组商量,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巡察、指导学生活动。 教师小结:“因为妈妈的衣服最厚所以小明知道妈妈的衣服最多。那么除了可以比较谁的衣服最多,还可以比较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比较: 、谁的衣服最长?谁的衣服最短?; 、妈妈和小明谁高谁矮?; 、哪边的马大?哪边的马小?; 、哪个水晶球大?哪个水晶球小?; 2、师:小明搬家之后,除了帮妈妈整理衣服,他还能帮妈妈做什么? 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假如可以运用分类的学问,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 、关心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 、关心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 、关心妈妈整理劳开工具; 教师

8、小结:“看,生活中到处都能 用到数学学问。其实,分类的学问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很多用途呢!” 3、解决问题 、哪本书最多?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索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理由,与其同学进行评价。 、比一比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学生商量完成。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发觉了什么。 、哪团线长?你还能比较什么?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沟通。教师巡察指导。 、在适当的内画对勾。 、谁拿最合适? 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练习时,组织课堂上的实践活动,由教师、大同学、小同学进行比较。在两两比较的基础上,最终通过推理得出谁的手最长。 对物体的比较,有直接比较,还有借助生活阅历进行推理比较。 4、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学问?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用到分类的学问吗?”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培育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学问的意识 5、课外活动 培育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学问的意识回家关心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 培育学生喜爱劳动和关爱长辈的情感。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学问。 注重评价方式敏捷化、过程化。 【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