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园《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翻译赏析 飞飞的 《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为宋朝诗人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前言】 《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为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景词上片写初春月夜景色,动静结合,意境清幽;又以美景衬托美人,更觉撩人下片写美人摘花回户,遮窗御寒,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十分生动形象 【解释】 ①减字浣溪沙:词牌名 ②暗栖鸦:乌鸦暗栖于嫩黄的杨柳之中 ③“玉人”:像美玉一样美丽标致的人,既可指男子,又可喻女性和月:趁着皎洁的月色 ④捻:摘取粉香:代指梅花 ⑤夜来:昨天 【翻译】 楼角上刚消散一抹晚霞,淡黄色柳枝上暗栖着乌鸦,美人正乘着明月采摘梅花她笑捻着梅花回到闺房,又放下帘幕遮护窗纱,夜风劲吹寒意有些增加 【赏析】 此词写一位纯静高洁、貌美如玉的年轻女子从黄昏到夜间的一些活动,充满了词人倾慕和爱恋的情感。
上片写户外,前两句专力写景楼角初销一缕霞”,首先出如今画上的是一座佳人居住的红楼,但词人并不描绘楼的全貌,而只勾画出它的一角时间是太阳落山的一瞬起初,残阳斜射,楼角镕金,色彩极其艳丽;继而,阳光快速消失,楼角变得暗淡,朦胧,以至被夜幕挂上了面纱淡黄杨柳暗栖鸦”,接着写红楼附近杨柳,这杨柳是“淡黄”色,说明抽叶不久,时间应是初春在这嫩绿柳树的枝叶间,栖卧着归林的乌鸦,在“栖鸦”前加一“暗”字,既显此处人静,又显此时夜深,“栖鸦”与“淡黄杨柳”已经融为一体了通过时间的推移,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幽静、朦胧的夜景,为下边人物的活动设置了一个适合的环境 “玉人和月摘梅花”,“玉人”,像美玉一样美丽标致的人,既可指男子,又可喻女性此词所写,应是一位年轻的姑娘这如花似玉的佳人,披着银白似水的月光,采摘“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梅花,月、花、人三美相映,意境灵动,画面幽洁,令人拍案叫绝 在上片景物描写中,还充分显示了色彩的多姿和变化,红楼、金霞、淡黄杨柳,黑色乌鸦,银白月光,嫣红的梅花,织成了一幅斑烂绚丽的图画人物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活动,犹如仙境一般 下片写室内,“笑捻粉香归洞户”,写女子由院子回到了室内。
年轻的佳人采罢梅花,她面含微笑,手指轻轻拈动花枝,迈动款款碎步,她要回房去了粉香”即指梅花,是以色彩和气味代指物体,这种借代手法,出自人们的体味和感受,很有点感情色彩洞户”,本是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这里作洞房用,即姑娘所居深邃的内室这一句写得逼真细致,活敏捷现,使人读之如见如闻 “更垂帘幕护窗纱”,“更”即“又”,佳人入室之后,马上就把帘幕垂挂下来,用一“又”字,说明天天如此,已成生活定例帘幕护住窗纱,严严实实,既遮挡风雨侵袭,又使人无缝窥伺,佳人很擅长自我爱护,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慎独高雅,孤芳不群 “东风寒似夜来些”,“些”是宋、元时期语尾助词,读sā音这句是说,虽然佳人刚刚放下帘幕,入夜不久,由于是初春季节,东风一吹,仍觉寒气浸浸,犹如深夜一般不过佳人已“躲进小楼成一统”,自然便不“管他冬夏与春秋”了 唐圭璋先生评这首词说:“此首全篇写景,无句不美从字面上看,此评当然精当,但词人写景的目的在于颂人,歌颂那位高洁秀丽的少女,她超凡脱俗,一尘不染,独来独往,不受任何羁绊贺铸的好友,另一有名词人张耒为《东山词》写的序中曾说贺词“幽洁如屈、宋”,有人认为这样评价过高,不过屈原那种美人香草的手法,他还是学来了,最为脍炙人口的《青玉案》,外表看虽是一首艳词,实则那位“凌波佳人”不仅有美艳绝伦的姿质,而且带着孤芳自赏,孤独幽独的气息,从她身上曲折地表现了感伤身世、理想失落的悲观心情。
这首《减字浣溪沙》中的佳人,也不妨把她看成即是贺铸理想和愿望的象征,或者说就是词人的自况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