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四官营子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9302281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四官营子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四官营子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四官营子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四官营子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四官营子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下列哪项不是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区别( )A. 兴奋传导的方式是局部电流,但兴奋传递的方式是神经递质B. 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只能单向传递C. 兴奋的传导不需要突触,但兴奋的传递需要突触D. 兴奋的传导需要ATP,但兴奋的传递不需要ATP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局部电流),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神经递质),A正确;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2、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C、兴奋的传导发生在神经纤维上,不需要突触,而兴奋的传递发生在神经元之间,必需要突触,C正确;D、兴奋的传导不需要ATP,但兴奋的传递需要ATP,D错误故选:D2. 噬菌体内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细菌内蛋白质含32S,DNA含31P,用一个上述噬菌体去侵染上述细菌后,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噬菌体中S和P的分布规律是( )A外壳有35S和32S,核心只含有32P B外壳只有32S,核心只含有32PC外壳有35S和32S,核心含有32P和31PD外壳只有32S,核心都含有31P参考答案:D3. 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

3、的是( )A.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会导致生物活性改变,这种改变是可逆的B. 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出现盐析现象,其生物活性未丧失C. 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关,与氨基酸种类无关D.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也相同参考答案:B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会导致生物活性改变,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A项错误;盐析为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所以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出现盐析现象,但其生物活性的没有丧失,B项正确;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均有关,C项错误;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D项错误。【点睛

4、】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掌握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 人体红细胞的产生ATP部位、能量来源、细胞呼吸类型分别是 A线粒体;葡萄糖;需氧呼吸 B细胞溶胶;葡萄糖;厌氧呼吸C线粒体;乳酸;需氧呼吸 D细胞溶胶;乳酸;厌氧呼吸参考答案:B5. 关于神经体液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 人类大脑言语区W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C. 促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提高代谢速率D. 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产热增加,机体散热量小于产热量参考答案:A【分析】1

5、.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W)中枢(能听、说、读,不能写)谈话(S)中枢(能听、读、写,不能说)听觉(H)性语言中枢(能说、写、读,不能听懂)视觉(V)性语言中枢(能听、说、写,不能读懂 )【详解】在反射弧中,刺激在感受器上,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人类大脑言语区W区受损,能看懂文字,听懂谈话,也会讲话,但不能写字,B错误;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和分泌,C错误; 在寒冷环境中,

6、人体与环境的温差大,通过辐射、对流方式向外散热的速度加快。可通过收缩皮肤血管,减少散热;通过战栗和增强新陈代谢,增加产热,使得机体散热量等于产热量,维持人体体温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1、当刺激在神经纤维上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刺激在感受器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只要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机体散热量均等于产热量。6. 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 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 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 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

7、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是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菌的操作,根据选项涉及的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分析判断解:A、为防止土壤浸出液浓度过高,不能获得单菌落,要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C、可以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C正确;D、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D错误故选:D考点: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7. 己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

8、溶液、排出鱼鳔内的扎紧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A. A B. B C. C D. D参考答案:B鱼鳔内盛有20%的蔗糖溶液,而鱼鳔外是10%的蔗糖溶液,依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子总的渗透方向表现为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则从鳔外向鳔内,从而导致鳔外烧杯内蔗糖溶液的浓度升高,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名师点睛】20%蔗糖溶液高于10%蔗糖溶液,故10%蔗糖溶液水分会流向20%蔗糖溶液多,导致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高,而鱼鳔内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低,当二者浓度达到相等时,水分出入达到平衡,二者浓度不再变化8.

9、 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种群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参考答案:C9. 豌豆黄色(Y)圆粒(R)对绿色(y)皱粒(r)为显性。黄圆豌豆与某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豌豆分别占3/8、3/8、1/8、1/8,则某亲本为 A. yyRr B. YyRr C. Yyrr D. yyrr参考答案:C 10.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进行降解的过程。右图中A、B、C分别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细胞通过C方式减少有害蛋白在细胞

10、内的积累,从而达到延长细胞的寿命图中能体现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有:自吞小泡与溶酶体融合、蛋白质与膜蛋白结合若人工破坏溶酶体膜可阻断细胞自噬进程,受损的物质和细胞器会在细胞中积累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全过程。A B C D 参考答案:B1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ABCD参考答案:A 12. 关于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同一种物质 不同种物质 形态相同 形态不同 同时出现在同一细胞中 出现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

11、期A B C D参考答案:C13.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B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参考答案:D略14.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海蜇细胞内两种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下列属于两者共同点的是A模板及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相同 B参与催化的酶及反应场所相同C均需要消耗能量 D均具有半保留、多起点复制的特点参考答案:C15. 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其主要原因是( )A、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12、 B、入侵地生态污染严重C、破坏了入侵地的非生物因子 D、使入侵地食物链被破坏参考答案:D16.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保护作用D胞吞和胞吐参考答案:D【考点】34: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2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特点,应从细胞膜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切入本题【解答】解:A、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点,A错误;B、主动运输是物质运输的方式,需要载体和能量,载体的运动也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但和D相比,不是最能体现的,B错误;C、保护作用是细胞膜的功能,未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错误;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

13、有一定的流动性,而胞吞和胞吐则体现了这一点,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膜结构特点的内容17.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B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C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是无法弥补的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造成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参考答案:C18. 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 ( )A.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

14、存和复制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只要结构完整,细胞代谢就不会停止参考答案:A19.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能使机体适应各种多变的外界环境B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维持稳定有利于酶促反应的顺利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参考答案:C【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