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9301324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cn) 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bi) 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

2、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大,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

3、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3、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cn) 头 (bi) 进 14、填空。(8分,每空1分) 引文中用的最多的论证方法是 。“大宅子”比喻 ,“鱼翅”比喻 ,“烟枪、烟灯”比喻 ,“姨太太”比喻 。 “(cn)头”采取的态度是 ,“昏蛋” 采取的态度是 ,“废物” 采取的态度是 。 参考答案:13、孱 蹩 14、 比喻论证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有害的反面教材) 文化遗产的糟粕部分 不敢接触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2. 文学类文本阅读讲 究孙春平大学新生入学,302室住进八位女

4、生。当晚,各位报了生日,便有了从大姐到八妹的排序,尽管都是同庚。不久,大姐王玲的老爸来看女儿,搬进来一个水果箱。打开,便有16个硕大红艳的苹果摆在了桌面上,每个足有半斤重,且个头儿极整齐。王玲抢着把苹果一字摆开,再让大家看,众姐妹更奇得闭不上眼了。原来每个苹果上还有一个字,合起来是:“八人团结紧紧的,试看天下能怎的!”之后便笑,一幢楼都能听到八姐妹的笑声。王玲得意地告诉大家,说家里承包了果园,入夏时她父亲就让果农选出16个苹果并在每个苹果的阳面贴上一个字或标点符号,秋阳照,霜露打,便有了这般效果。这是老爸早就备下的对女儿考上大学的贺礼。五妹张燕是辽宁铁岭来的,跟赵本山是老乡。她故意学着那个笑星

5、的语气对王玲老爸说:“哎哟妈呀王叔,您老可真讲究啊!”众人再大笑,“讲究”从此便成了302室的专用词语,整天挂在八姐妹的嘴上。年底的时候,二姐李韵的家里来了“钦差”,是爸爸单位的秘书。他坐着小轿车,送给大家的礼物是每人一个皮挎包。挎包款式新颖,做工选料都极精致,每只挎包盖面上都压印了一朵花,或腊梅或秋菊等,八花绽放,各不相同。李韵故作不屑,说一定又是年底开什么会了,哼,我爸就会假公济私。每有家长来,并带来讲究的食品或礼物的时候,默不作声静坐一旁的是七妹赵小穗。别人喊着笑着接礼物,她则总是往后躲,直到最后才羞涩一笑,走上前去。大家知道她的家在山区乡下,穷,没手机,连电话也很少往家打,便没把她那一

6、份“讲究”挂在心上。一学期很快过去了,放了寒假,众姐妹兴高采烈再聚一起的时候,已有了春天的气息。那一晚,赵小穗打开旅行袋,在每人床头放了一小塑料袋葵花子,说:“大家尝尝我们家乡的东西,是我妈我爸自己种的,没用一点儿农药和化肥,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葵花子平常,可赵小穗送给大家的就不平常了,是剥了皮的仁儿。一颗颗那么饱满,那么均匀,熟得正是火候又没一颗裂碎,满屋里立时溢满别样的焦香。李韵拈起一颗在眼前看,说:“葵花子嘛,要的就是磕时那份情趣,怎么还剥了?是机器剥的吧?”赵小穗说:“我爸说,大家功课都挺忙,磕完还要打扫瓜子皮,就一颗颗替大家剥了。不过请放心,每次剥之前,我爸都仔细洗过手,比闹非典时

7、洗手过程都规范严格呢。”王玲先发出惊叹:“我的天!每人一袋,足有一斤多,八个人就是十来斤。这可都是仁儿呀,那得剥多少?你爸不干别的活儿啦?”赵小穗的目光暗下来,低声说:“前年,为采石场排哑炮时,我爸被炸伤了。他出不了屋子了,地里的活儿都是我妈干”吴霞问:“大叔伤在哪儿?”赵小穗说:“两条腿都被炸没了,胳膊也只剩了一条。”寝室里一下静下来,姐妹们眼里都噙了泪花。一条胳膊一只手的人啊,蜷在炕上,而且那不是剥,而是捏,一颗,一颗,又一颗张燕也没了笑星般的渊默,她哑着嗓子说:“小穗,你不应该让大叔这么讲究”赵小穗喃喃地说:“我给家里写信,讲了咱们寝室的故事。我爸说,别人家的姑娘是爸妈的心肝儿,我家的闺

8、女也是爹娘的宝贝”那一夜,爱说爱笑的姐妹们都不再说话,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直到夜很深的时候,王玲才在黑暗中说:“我是大姐,我提个建议,往后,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行吗?”(节选自小小说选刊)16.文中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分)17文末“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一句,反映了这几位大学生一种怎样的人生嬗变?(4分)18作品末尾写道:“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16语言描写、神态描写(2分)17考查对语句丰富含义的品味赏析。对父母沉重的关爱与期盼的理解,对过分“讲究”的人生态度的否定。4分。“对父母的理解

9、”分,“对讲究的否定”2分。18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有二:一是通过“寝室里静静”的环境描写,反映寝室里几位大学生不平静的内心活动。 二是通过寝室里“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的描写,象征赵小穗父亲的礼物的珍贵,以及这一珍贵礼物给她们带来的人生嬗变。5分。“寝室里静静”的环境描写,分,“反映不平静的内心活动”1分;“葵花子的焦香”象征,分,“礼物珍贵”或“人生嬗变”1分。全对给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署的具体的工作或任务;“功夫在令外”意思是说上级部门或领导的工作成效不决定于“令箭”本身如何,是因人而异的。(或:“令箭”是否具有权威性和号召性,不决定于“令箭”本身如何,是否科学,是

10、否实际,而是决定于发号施令者本身形象如何,是不是实事求是的践行者,是不是艰苦奋斗的表率,是不是执行纪律的模范,等等。)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他还煞有介事地告诉欧洲老乡,“在中国最终实现这一原则的制度叫做科举制。” 但这样一种被利玛窦赞美的科举制,却在1905年废止,从而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其划时代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辛亥革命;就其现实的和象征性的意义

11、而言,科举革废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这种转折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 废科举后才四个月,深谙社会进化和世事变迁的严复,便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的演说中说:“结果如何,非吾辈浅学微识者所敢妄道。”科举制才废除五年,曾以废除它而自豪的梁启超就后悔了,转而称赞“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发明”,说废除科举是因噎废食、大错特错的一件事。他甚至主张恢复科举:“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国学大师钱穆也认为废科举是件昏头大错事。1955年,他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过一千年以上

12、根柢的,一口气吐弃了,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那直是一件可诧怪的事。” 自隋朝开始,经过整个唐朝的补充和完善,中国建立了一个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科举制度的创建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平民社会向豪门社会争取平等权利的成功实践。隋唐科举的创新意义和价值,是可以与西方的汉穆拉比法典、英国的大宪章、欧洲文艺复兴比肩的伟大创造。 “科举政治”造就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独特的人格特点。他们把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看作个人的使命和责任,并以“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崇高目标。从而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心忧天下、以天下己任的历史使命感。中华民族得以

13、延续的“秘密武器”之一正是遴选人才的国家考试制度。“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的时代与科举制度一起消亡了。有论者认为,只有把旧制度的魂招回来,我们才知道我们的祖上并不是那么的落后,才知道我们的历史并不是那么一文不值,才知道我们也可以为人类新时代的制度建设做出相当贡献。其实,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五分之三和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据考证,在漫长的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都有过科举生涯,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

14、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等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现在关键是,1905年废除了科举以后,我们举了什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革废代表着中国已经与过去一刀两断,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B1905年以前中国的科举制大致相当于1861年前沙俄的农奴制和1868年前日本的藩国制 C在形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优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的过程中。科举制功不可没。 D作为遴选人才的国家考试制度,中国的科举制为人类新时代的制度建设做出过相当贡献。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15、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废除科举引起了很多学者不满,后来严复、梁启超、钱穆等都对废除科举的一事进行了批评。 B被利玛窦赞美的科举制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 C科举制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其意义和价值可比肩汉穆拉比法典、英国的大宪章和欧洲文艺复兴。 D科举制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它成功地使平民社会有了向豪门社会争取平等权利的机会和实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身贫寒的欧阳修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并成为文坛领袖,说明科举在人才选拔上确实是公平、有效的。 B中国古代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 C大批中华民族的英才们通过科举考试被选拔了出来,从而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D科举制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和价值不应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