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莆田市莆阳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9300340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福建省莆田市莆阳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福建省莆田市莆阳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福建省莆田市莆阳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福建省莆田市莆阳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福建省莆田市莆阳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参考答案:A2.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说明:允许个体

2、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通过这些规定可以看到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已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被打破参考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国家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表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被打破。D项符合题意。我国目前的经济所有制仍以公有制为主体,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21世纪初,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C项错误。故选:D思路点拨: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特点的准确把握。3. 在伊拉克问题从危机向战争

3、的演变过程中,欧盟国家法国和德国都是反对美国单方面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主要力量。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法国和德国都强调要加强联合国的作用。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的结论是A.欧盟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在联合国和热点地区,欧盟作为独立的力量发挥着独特作用C.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D.当今世界,欧盟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参考答案:A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由材料“欧盟国家法国和德国都是反对美国单方面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主要力量。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法国和德国都强调要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可见,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联合国和热点地区,

4、欧盟作为独立的力量发挥着独特作用,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故排查BCD。材料无法体现“开始”,故选A。4. 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参考答案:考点:F7: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能力解答:A最早出现在1949年,故排除B属于经济建设方面的内容,故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C正确D

5、出现在1998年故排除故选C5. 法国总统的产生方式与美国不同,主要表现在 A他是由选民直接选出 B他是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C他是由参议院推举 D他是由众议院推举参考答案:B6. 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力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参考答案:B7. 如下图所示,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B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C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D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参考答案:考点:4E:十

6、二铜表法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影响和实质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以及对十二铜表法的影响和实质的识记解答:依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实际上仍然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均符合罗马法的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D8. 1878年12月14日申报记载: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此材料可印证A.近代国人创办工业企业的起点B.近代民族企业的兴起C.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D.中国传统经济的强盛参考答案:B【详解】从题干“购来磨

7、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可知是民族资本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机器磨面厂的事情,这反映了民族企业的兴起,故答案为B。材料无法确定是首个近代国人创办的工业企业,排除A。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均由官商合办或官督商办,不符合题干“宁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排除C。传统经济在近代走向衰落,排除D。【点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的含义是采用机器化生产方式。产生途径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建立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9.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

8、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的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说明了 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A B C D 参考答案:A10. 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下列最贴切的论题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B.试析南京条约的严重危害C.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D.中国

9、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初探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可推知是鸦片走私,马克思的话更进一步印证了鸦片走私对中国人的危害,故C项符合题意。从时间上看,19世纪初指的是19世纪前30年(18001839),而A、B、D三项均发生在1840年以后,且相关内容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11. 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这一规定出自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

10、”可知这反映了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内容,故B项正确。南京条约未涉及公使问题,故A项排除。马关条约重点在割地设厂,也没有公使驻京,故C项排除。辛丑条约也没有相关条款,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名师点睛】鸦片战争包括两次:第一次鸦片战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其影响是1、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开始。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3、战后的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巨大破坏。中国的司法、关税、海关等主权遭到巨大破坏。4、开创了通过不平等条约侵略中国的先例。天津条约为第

11、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2. 五四运动中的直接斗争目标基本实现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内除国贼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参考答案:C1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仅对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判了死刑,而且通过根本法的形式把封建专制制度给废除掉了,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给确立了下来。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直接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C.保证共和政体的长久运行D.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参考答案:B根据“通过根本法的形式把封建专制制度给废除掉了,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给确立了下来”,体现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

12、阶级民主宪法,B正确;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A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得到长久运行,共和政体也是有名无实,C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第一部宪法”,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通过根本法的形式把封建专制制度给废除掉了,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给确立了下来”,结合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分析解答。14.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参考答案:B考点

13、: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A项正确;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D项正确;宋初,设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C项正确;B中书省是元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了相权。故选B。15.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

14、历史现象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D.家庭手工业产生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从材料“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可以看出小农经济已经出现,并且促进了生产力的的发展。所以答案选C。井田制开始瓦解于春秋时期,魏国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排除A;商品经济发展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家庭手工业产生和材料无关,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小农经济16. 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这反映了秦代A.劳动力极其缺乏B.社会等级森严C.徭役比较繁重D.厉行抑商政策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逃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表明秦代实行了严格的抑商政策,故D正确;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并没有体现秦代劳动力缺乏,故A错误;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无法体现秦代社会等级森严,故B错误;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将商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逃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无法体现徭役比较繁重,排除C。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在A瓦窑堡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