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乐县浅山沿山区工程造林中几种适宜的树种配置模式设计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22KB
约5页
文档ID:249201777
民乐县浅山沿山区工程造林中几种适宜的树种配置模式设计_第1页
1/5

    民乐县浅山沿山区工程造林中几种适宜的树种配置模式设计    梁志锦【摘 要】 本文从民乐县浅山沿山区历年各项工程造林配置模式中选择出四类典型设计加以研究推广,解决了民乐县浅山沿山区历年造林树种单一,配置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关键词】 工程造林 树种配置模式 设计1 工程区概况该区土地总面积为62754.40hm2,其中林地面积为9928hm2主要涉及南古镇、新天镇、丰乐乡、顺化乡、民联乡的上半乡及永固镇、南丰乡本区域土壤为栗钙土和黑钙土,土层深度1-3m,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积累和钙化过程,有机质含量高,质地较好植被少、覆盖率低,植被类型是温凉半湿润草原植被现有林草植被质量低、结构不合理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的实施,总结出了几种适宜的树种配置模式加以推广,解决历年各项林业工程造林科技含量低,技术缺乏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建设质量2 造林典型设计2.1 白榆、柠条、禾本科草混交模式(见图1)造林方式:白榆、柠条乔灌混交,禾本科草播种造林密度:株行距均为1.5×2m每亩白榆111株,柠条111株,禾本科草每亩1.5kg整地方式:水平沟整地混交方式:行间混交,即1行白榆,1行柠条,行间播种禾本科草。

种植:品字形配置春季造林,根部蘸泥浆,栽植时分层埋土踏实,埋土超过原土印,栽后覆盖抚育管理:造林1~3年内,每年适时松土、除草、培土,并做好病虫害防治等2.2 新疆杨、花棒(柠条)混交模式(见图2)造林方式:新疆杨、花棒(柠条)乔灌混交造林密度:株行距均为1×2m每亩334株,即新疆杨167株,花棒(柠条)167株整地方式:穴状整地混交方式:株间混交,隔株栽植,即每行1株新疆杨,1株花棒(柠条)种植:品字形配置春季造林,根部蘸泥浆,栽植时分层埋土踏实,埋土超过原土印,栽后覆盖抚育管理:造林1~3年内,每年适时松土、除草、培土,并做好病虫害防治等2.3 柠条、梭梭、禾本科牧草混交模式(见图3)造林方式:营造柠条、梭梭混交林,混交类型为灌木与灌木混交,禾本科牧草(披碱草、老芒麦)播种造林密度:株行距1.3×3m初植密度每亩170丛(每穴3株)整地方式:穴状整地混交方式:行间混交,采用行间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为柠条、梭梭2∶1,行间播种禾本科牧草种植:品字形配置春季造林,根部蘸泥浆,栽植时分层埋土踏实,埋土超过原土印,栽后覆盖抚育管理:造林1~3年内,每年适时松土、除草、培土,并做好病虫害防治等。

2.4 新疆杨、白榆、刺槐、禾本科牧草混交模式(见图4)造林方式:新疆杨、白榆、刺槐乔木混交,带间撒播禾本科牧草(披碱草、老芒麦等)造林密度:新疆杨株行距为1×1m、白榆株距4 m、刺槐株距4m带间距4m整地方式:水平沟带状整地混交方式:带间混交,即新疆杨2行,白榆1行,刺槐1行种植:品字形配置春季造林,根部蘸泥浆,栽植时分层埋土踏实,埋土超过原土印,栽后覆盖抚育管理:造林1~3年内,每年适时松土、除草、培土,并做好病虫害防治等3 结语总结推广民乐县浅山沿山区工程造林树种配置的模式,采用多树种配置,多模式布局、乔灌混交、针阔混交等方法,达到景观异质、林分稳定的效果,切实解决工程造林中存在的缺乏复合经营模式等实际问题,提高工程科技含量,为今后各项工程造林提供适宜乔灌草种、优化配置模式,对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及长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民乐县林业局.黑河流域上游三北四期工程生态造林优化模式及技术示范应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甘肃,2004.[2]民乐县历年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3]民乐县历年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