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石梓塘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9154461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石梓塘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永州市石梓塘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石梓塘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石梓塘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永州市石梓塘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共2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8-10题。(共8分)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

2、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

3、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8.第段文字描绘出一幅微雨寒村图,作者以怎样的心情写出了江南的迷人冬景?(2分) 9.段中,“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说说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简析其作用。(3分) 10.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8. 悠闲 (1分)9. 运用了反问和引用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江南冬景的迷人之处,强化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写出一种修辞即可得1分,作用1分,本题共2分)10.

4、(1)避实就虚,巧借诗句,依次写出江南傍晚、夜里、早晨的雪景。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2)借诗的意境来写江南雪景,增加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写出写法特点1分,写出作用1分,本题共2分)略2.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19题。(18分)怀念鲁迅先生 (巴金)四十五年了,一个声音始终留在我的耳边:“忘记我。”声音那样温和,那样恳切,那样熟悉,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我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我决不忘记先生。”可是四十五年中间我究竟记住一些什么事情?四十五年前一个秋天的夜晚和一个秋天的清晨,在万国殡仪馆的灵堂里我静静地站在先生灵柩前,透过半截玻璃棺盖,望着先生的慈祥的

5、面颜,紧闭的双眼,浓黑的唇髭,先生好像在安睡。四周都是用鲜花扎的花圈和花篮,没有一点干扰,先生睡在香花丛中。两次我都注视了四五分钟,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仿佛看见先生在微笑。我想,要是先生睁开眼睛坐起来又怎么样呢?我多么希望先生活起来啊!四十五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不管我忘记还是不忘记,我总觉得先生一直睁着眼睛在望我。我还记得在乌云盖天的日子,在人兽不分的日子,有人把鲁迅先生奉为神明,有人把他的片语只字当成符咒;他的著作被人断章取义、用来打人,他的名字给新出现的“战友”、“知己”们作为装饰品。在香火烧得很旺、咒语念得很响的时候,我早已被打成“反动权威”,做了先生的“死敌”,连纪念先生的权利也

6、给剥夺了。可是我会想到我所接触过的鲁迅先生。在那个秋天的下午我向他告了别。我同七八千群众伴送他到墓地。在暮色苍茫中我看见覆盖着“民族魂”旗子的棺木下沉到墓穴里。在“牛棚”的一个角落,我又看见了他,他并没有改变,还是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一个没有派头、没有架子、没有官气的普通人。我想的还是从前的事情,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我当时不过是一个青年作家。我第一次编辑一套文学丛刊,见到先生向他约稿,他一口答应,过两天就叫人带来口信,让我把他正在写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编收进去。丛刊第一集编成,出版社刊登广告介绍内容,最后附带一句:全书在春节前出齐。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来了,他对人说:他们要赶时间,我不能

7、耽误他们(大意)。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拿起笔并不感到它有多么重,我写只是为了倾吐个人的爱憎。可是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我才逐渐明白:用笔作战不是简单的事情。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在他,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他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他一生探索真理,追求进步。他勇于解剖社会,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认错误,更不怕改正错误。他的每篇文章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他的确是把心交给读者的。我第一次看见他,并不感觉到拘束,他的眼光,他的微笑都叫我放心。“忘记我!”这个熟悉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来,它有时温和有时严厉。我又想起四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和那个

8、清晨,还有自己说了多少遍的表示决心的一句话。说是“决不忘记”,事实上我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了。但在静寂的灵堂上对着先生的遗体表示的决心却是抹不掉的。我有时感觉到声音温和,仿佛自己受到了鼓励,我有时又感觉到声音严厉,那就是我借用先生的解剖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了。二十五年前在上海迁葬先生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秋夜的梦,梦景至今十分鲜明:我又回到了万国殡仪馆的灵堂。虽然胶州路上殡仪馆已经不存在,但玻璃棺盖下面慈祥的面颜还很鲜明地现在我的眼前,印在我的心上。我看见先生的燃烧的心,我听见火热的语言: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16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我究竟记住哪些事情?(4分)_17 .结合文

9、章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他的名字给新出现的“战友”、“知己”们作为装饰品。(2分) (2)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2分) 18. 文章反复出现四十五年前送别先生的情形,有什么作用?(6分)_19.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求后人忘记自己?(4分)参考答案:16 (1)万国殡仪馆为先生送行的情形。(2)、文革中先生被利用 (3)、自己初次向先生约稿先生对自己的支持(4)、走上工作岗位,先生及其作品对自己的影响 (4分)17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文革中(乌云盖天的日子,人兽不分的日子里), 鲁迅的名字或文章

10、被居心险恶的人利用来打击报复他人。 (2分) (2)鲁迅先生的文章都充满了真诚、满含对他人、对民族深沉的爱,给人以指引的作用。(符合大意即可)(2分) 18 (1)、贯穿全文,是文章的写作线索。(2分)(2)、反复渲染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悼念之情。(2分)(3)、突出了先生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影响。(2分)19 先生一辈子反对神化,反对奴才,反对奴性,他不愿意把自己塑造成神,成为后人膜拜的对象,那只会培养出新的奴才,所以先生要求后人忘记自己。(结合选文,言之有理即可)(4分)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7题。(19分)想念一位老头儿2009年11月底的几天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一位95岁老先生的逝

11、世。他名字的前面有许多光环,令人目眩。而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头儿,一位永远也看不到底的爱玩又有风骨的老头儿,一位生活极其细腻甚至是敏感的老头儿,一位学识极其渊博又仿佛平常得跟老街坊一样的老头儿,一位永远令我思念的大我65岁的美极了的老头儿。这个我称为“老头儿”的人就是王世襄王老。在王老最后的几年,我经常去他家。在社会上热议国花的那一段时间,他问我是选牡丹还是选梅花,我说我都选。他摇摇头,说应该选梅花,因为梅花有傲骨,梅花不低头。他爱吃,爱到令人发笑的地步。我单位食堂的小蛋糕做得不错,有一次我买了一袋顺道去他家,寒暄之后说让他尝几个,老人脸皮儿薄,开始没要,我也就没再坚持。不想临到我

12、要走时,他一边和我说话,一边不住地看那个蛋糕袋儿,终于忍不住说:“要不您留一个我尝尝!”说着就拿起了他的筷子。时隔不久,王老就拿一罐上好的宁波望海茶给我,我推辞不要。他这次堵着我了:“那您不还给我尝蛋糕了吗?这您得拿着。”还有一件事令我时常想起:南河沿街边有个西餐馆“起士林”,王老数次提出要去那里吃饭,只是由于门口有较高的一段台阶,他年纪大了,上台阶困难,所以一直没有成行。后来他自己琢磨了一个办法,就是别人上去吃饭,他一人留在车里,把菜叫下来,坐在车里大吃一顿。我听着忍俊不禁。一位九十多岁的老饕!这真是应了那句话:“是真名士自风流。”2003年王老的老伴病逝。在他家公寓楼下的花园中有几株金银花

13、,因为离自己的楼门口远,他就请我帮他移一株到自家的楼门口。我不知道金银花对于这位老人的意义,但从那一年起,只要是金银花盛开的季节,老伴像前的那个唐代的小花瓶中总会有几枝金银花安静地在那里盛放,让人时不时地能闻到一股幽香。告荃猷第一首曾经写到一个提筐,我在王家府上从来没有看到过,但我和老人聊天时曾提起这个提筐。他说:“你不知道,那筐特别方便,要是买个菜、带点儿书,用着特顺手儿。”现在提着筐的老头儿也走远了,那个被人们交口称道的提筐还是没有在我的眼前一展真容,它是属于王老和袁先生的! 王老94岁那年,我发现老头儿真是老了,他自己也总是念叨:“老态老态。”从那时起,我隐隐地感觉到,我和老头儿玩的日子可能不多了。穿衣时我帮他一下,他就急说几句“不敢当”。我想起交往的六年中,除了聊得兴起时他会以“你”称呼我之外,几乎每每都会用“您”。他的客气令我惶恐不安,他大我65岁啊,学问大得惊人,一位大家。我呢?因为爱玩而与他走到一起的一个“小孩儿”,他何须如此呢!只是后来,他受病重的老同学的情形影响,身体急转直下以至于不得不住院治疗。有一次我去看他,看到他鼻凹处油脂较多,就拿棉签蘸水给他擦一擦。他嘿嘿一乐,说:“我这儿勾脸呢。”这是他最后一次把我逗笑了的话,自那以后的老头儿就再也让我笑不出来了。 2009年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