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9138385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林掌柜贾大山林掌柜的“义和鞋庄”不大,只有两间作坊,两间门市。门市柜台上,除了放着算盘、笔砚、账簿,还放着一把特制的小巧玲珑的铡刀。据说,只要顾客问一声:“掌柜的,鞋底里面,垫的是纸是布呀?”林掌柜便微微一笑,一手接过鞋,一手抬起小铡刀,咔嚓一声,把鞋铡作两截,送到顾客眼皮底下看林掌柜又叫“铡刀林”。可是,在我的记忆里,那把小铡刀从来没有用过,只是那么放着,并且总是擦得明晃晃的。一天,我正骑着石头狮子玩耍,杨跛子过来了,一跛一跛地走到林掌柜的柜台前面,说:“买鞋!”那天顾

2、客不少,林掌柜见他来了,赶忙拿出几双鞋,让他挑选。他拿起一双鞋,朝柜台上一扔:“铡一双看看!”林掌柜望着他,笑而不语。“不敢铡?”“敢铡。”“不敢铡就不是好货!”“这么着吧,爷们儿!”林掌柜拿起那双鞋,一面用纸包着,一面笑着说:“这双鞋,拿去穿,钱,不忙给;鞋底磨通了,鞋帮穿烂了,好货赖货一看便知。”话儿也柔和,手儿也利落,话说完了,鞋也包好了,朝他怀里轻轻一扔,“别客气爷们儿,拿着,穿坏了再来拿!”杨跛子真的不客气,白白拿走一双鞋!顾客们都很气愤,林掌柜却依然笑着,说:“只当铡了一双。”父亲和林掌柜是至交。遇到下雪下雨的天气,或是生意不忙的时候,林掌柜便来我家杂货铺子里闲坐。两人到了一起,就

3、要喝一点酒,“老哥,喝点儿?”“喝点儿,老哥。”他们到里间屋里,在炕上放个小桌,对面坐了,慢慢地喝。我家卖酒,也卖松花、咸蒜、豆瓣酱。每次分别的时候,两人总要互相奉承一句:“我最馋你的豆瓣酱。”“我最服你的小铡刀。”我也深深喜爱林掌柜的小铡刀。有一次,他们喝着酒,我问:“林大叔,你那小铡刀快不快呀?”“快呀,飞快飞快。”“一年铡多少鞋?”“早先铡一些,后来就不铡了。”“既然不铡了,要它干什么?”“放着。”父亲说,“世界上有些东西,一定得有,用到不用的时候,便是用好了。”林掌柜乐了,举起酒杯说:“知我者,老哥也!”他们每次喝酒,总是这么快活。那年腊月的一天,天很晚了,父亲站在货架子前面,正自盘算

4、什么,林掌柜把门一推,头上顶着几片雪花进来了。父亲说:“你也没睡?”“睡了,又起来了。”林掌柜结着扣子说,“我想喝两盅。”林掌柜自己下手,弄了一碟韭菜花儿,弄了一碟豆瓣酱,然后从酒坛里舀了一小壶酒,说是一醉方休林掌柜心地坦和,总是那么快乐。可是,他刚抿了一口酒,突然皱起眉头:“酒里掺水了?”“没有。”父亲一愣。他又抿了一口,红着脸嚷起来:“掺水了,肯定是掺水了!”父亲尝了一口,脸也红了,急得拍着桌子说:“咦,这就奇了!老地方进的酒呀!”“最近,谁来打过酒?”“昨天,前天杨跛子!”“披一件破大袄?”“披一件破大袄!”“要赊账?”“要赊账!三斤的瓶子灌满了,提下柜台,才说要赊账。我说不赊账,他就不

5、打了”“酒呢?”“我又倒回去了!”“坏了!”林掌柜仰起脖子,咯咯咯地笑起来,笑得没了声音没了眼睛。他说,杨跛子打酒,惯用此法:他的破大袄里另外藏着一只瓶子,里面装满凉水父亲听了,也被气笑了:“你说,这半坛酒”“洒了!”“洒了?”“再卖倒字号。”“半坛酒,总有七八斤呀”“不喝了,睡觉!”林掌柜好像生气了,起身要走,父亲赶忙拦住他:“怎么了,老哥?”“人也有字号!”我赶紧开开门,抱起酒坛子,把“酒”洒到街里去了。林掌柜拍着我的头顶笑了笑,说:“这小子长大了做买卖能发财。”我要去给他们打好酒,他说不用了,父亲也说不用了,催我去睡觉。我不想睡觉,看他们喝酒,听他们说话。鸡叫头遍了,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

6、最后三举杯:头杯酒,三十年打早抹黑,苦巴苦干,两家都有吃有穿,没饿着没冻着,喝了;二杯酒,两家相识相知,老不哄少不欺,谁也没有做过亏心的买卖,喝了;最后一杯没有喝,他们把酒洒在地上,敬了天地财神,算盘和秤,还有那把小铡刀。(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以契合人物职业身份的“鞋”和“酒”为道具来串连情节,并由此构设画面感极强的送鞋和喝酒场面,构思巧妙,文脉清晰。B. “世界上有些东西,一定得有,用到不用的时候,便是用好了”,这是父亲对“我”的教育,也是父亲对与林掌柜深厚情谊的肯定。C. 小说结尾聚焦于父亲与林掌柜的三举杯,这一情景极具仪式感,既是

7、雪夜酒叙情节的收束,也是全文的升华,带给读者无限遐思。D. 小说多用简短而又鲜活的人物对话,“赖货”“打早抹黑”“苦巴苦干”等方言词语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整体语言风格质朴自然。5. “小铡刀”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我”和杨跛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同有异,请结合作品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B 5. 小铡刀多次出现,使情节更加曲折,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小铡刀体现了林掌柜对鞋子质量的严格要求,代表着他的坚守与追求,有助于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小铡刀象征着保证质量、诚信经营的营商理念,有助于突显小说主题。 6. 同:都是次要人物,都推动了情节发展,有利

8、于展现小说主题。异:“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事件的参与者,诚信经商的理念在“我”身上延续,拓展了小说主题。杨跛子是反面角色,其讹鞋和骗酒的行为有助于塑造林掌柜和父亲形象,从而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也是父亲对与林掌柜深厚情谊的肯定”不正确。不是“父亲对与林掌柜深厚情谊的肯定”,而是对小铡刀作用的肯定。故选B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分析“小铡

9、刀”在文中的作用,考查鉴赏作品形象和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本题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找到文中关于“小铡刀”的描写,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中,“小铡刀”分别出现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交代小铡刀的作用,中间杨跛子要用小铡刀铡鞋,林掌柜与父亲谈话揭示小铡刀的意义,结尾用酒敬小铡刀,从情节发展来看,小铡刀多次出现起到了使情节曲折、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从塑造人物的角度来看,林掌柜用小铡刀来证明鞋子的质量,表明自己坚守信誉和质量的态度,所以写“小铡刀”起到了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从表达主题来看,“小铡刀”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保证质量、诚信经商的理念,因此写“小铡刀”起到了突出

10、主题的作用。【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分析“我和杨跛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的异同,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时要通读全文,筛选出与“我”和杨跛子有关的情节,从主要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情节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是故事的叙述者,“我”洒掉掺水的酒的行为,又表明“我”还是事件的参与者,而且继承了诚信经商的理念,所以“我”不仅起到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而且拓展了小说的主题。杨跛子在文中也是次要人物,他用耍无赖的手段从林掌柜那里讹走了鞋,又用欺骗的手段从父亲那里骗了酒,林掌柜不与他计较,让他把鞋拿走,表现出林掌柜的大度和宽容,父亲舍不得倒掉被掺了酒的水,

11、反映出父亲的动摇,所以杨跛子这个形象除了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还起到了突出主要人物和主题的作用。综合上述分析,考生可总结出本题答案。【点睛】第3题考查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作用。(2)同主要人物一同起揭示或凸显或丰富主旨的作用。(3)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中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使小说更具真实感,结构更加严谨。(4)引出主要人物。(5)对情节起作用: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发展,造成情节陡转。(6)构成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7)增加文章生动性、丰富性。2.

12、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一个人的仪式夏立君返回山东的路上,我特意绕道上海,去拜谒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和陈子龙墓。多年了,明清易代之际的陈子龙和夏氏父子,尤其是少年夏完淳最令我难以释怀。知道这三个人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去拜谒他们墓地的计划,干脆不跟任何人提及,起码能免掉解释的麻烦。来到佘山镇广富林村,陈子龙墓就在湿地中间一块略高的台地上。一圈围墙围成一个墓园,园内生满翠竹绿树,坟丘很低,几与地平,几块石碑立在周围。这是隔着高高的栅栏门看到的景象。我进不去墓园,门上挂着锁。不能到墓前凭吊一下,不能读一读那些碑文,心有不甘。村干部安慰我说:隔着门看看就行了,

13、进去看也就是那个样。独立栅栏门外。我望了望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陈子龙啊,你虽是大英雄,却不能为当代人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注定要寂寞了。我打量着这道门,然后手脚并用,翻过了栅栏。这一回把该看清的都看清了。绕坟一周,揣摩碑文,拍照,默哀,原路退出。离开佘山镇,来到了小昆山镇荡湾村。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村北开阔的田野中,守墓人打开门后就走了。墓丘上遍覆翠竹,墓前有九株合抱粗的香樟树,枝繁叶茂,颇有蓊郁之像。父子俩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年了。1645年(清顺治2年)9月17日,夏允彝抗清失败后在家乡投水殉国。1647年9月19日,夏完淳在南京遇难。行刑方式是斩首,夏完淳拒绝下跪,刽子手只好从颔下以刀抹其喉。父

14、殉国时虚岁50,子就义时虚岁17,他们以近似宗教的虔诚先后献出自己的生命,生命成了他们向故国山河所能奉献的唯一祭品。有人拿后来的民族融合的事实来否定他们这类人的伟大,这是极麻木极浅薄极无聊的实用主义。我盘桓良久,不忍离去。这里和陈子龙墓园一样,一片寂静,在我到来和离去的全过程中再没见到一个人。在碑前站好,垂手,阖眼,默哀,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仪式。翠竹无声,香樟无语,它们似乎在和我这个远道之人一起默哀。默哀进行了多长时间,我不知。一阵风来,似从空中压到脚底,香樟树叶竹叶及墓园内所有植物的叶子飒然作声,仿佛三百年前的凄风苦雨骤然而至。我忽然悲从中来,禁不住张开喉咙,放声大哭,热泪长流。整个清代,对

15、夏氏父子墓一直是保护的。乾隆时,还对这些抗清义士予以表彰。满清统治者没有让自己陷于麻木状态。后来,极麻木的事竟让新时代的汉人做了。1955年4月,荡湾村民盗掘夏墓,打开夏允彝棺椁,掘出墓志铭一方、印章二枚、松江布数匹,还有折扇、扇坠等物,大多被村民分抢。极为宝贵的手稿一卷、线装书十余册,当场损毁!又回到小昆山镇驻地。忽见一个路标,指明前方是“二陆读书台遗址”。二陆是谁?晋代才子陆机、陆云兄弟?经询问,果然是。二陆是小昆山人,当地与他们有关的景点有多处,都是热闹的地方。才子到底比英雄可爱。我是奔英雄而来的,就不到才子那里凑热闹了。忽然又想到夏氏墓园里的那些鸡鸭。守墓人在墓园里养了不少鸡鸭,它们在坟茔背面的丛林里组成一个鸡鸭帝国。我的突然而至的哭声,那些鸡鸭该听得最为真切,不知吓着了它们没有?我痛哭的时侯,忘了天地宇宙,也忘了这个鸡鸭帝国。对英雄来讲,它们倒的确是麻木的。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1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12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默哀时的场景,请简析其表现特色。(4分)13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指出其中的三处。(4分)14本文以“一个人的仪式”为题,请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6分)参考答案: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