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桃源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9138381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张家界市桃源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桃源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张家界市桃源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张家界市桃源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张家界市桃源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常温下,AgCl、AgBr、AgI的溶液积常数(Ksp)依次为1.81010、5.01013、8.3101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在水中溶解能力AgClAgBrAgIB在AgCl饱和液中加入足量浓NaBr溶液有AgBr沉淀生成C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Cl溶液不可能有AgCl沉淀生成D在AgI饱和液中加入NaI固体有AgI沉淀析出参考答案:C略2. 原电池的应用极为广泛。利用如下图所示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2

2、的含量,其中电解质是Ag+可以自由移动的固体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电流经外电路从Ag流向Pt电极B.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增多C. 正极反应:Cl2+2e=2ClD. 空气中c(Cl2)越大,Ag极消耗速率越快参考答案:D3. 某温度下,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g氯化钠和6.5g水,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30% B C26.5% D 参考答案:C略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个甘氨酸分子中存在9对共用电子BPCl3和了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

3、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参考答案:D略5. 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4.94g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C氧化性ClOClO3DClO3的生成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参考答案:BD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由CH2CHCOOCH3合成的聚合物为CH2CHCOOCH3nC淀粉、蛋白质和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棉花、蚕丝、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

4、都是纤维素参考答案:C略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 Ca(OH)2- +2 H+ = Ca2+ + 2H2O B钠与水的反应: Na + 2H2O = Na+ + 2OH + H2C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SiO32-+CO2+H2O =H2SiO3+CO32-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参考答案:D略8. 下列各组稀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能鉴别的是 AAl2(SO4)3和NaHCO3 BNa2CO3和HC1 CNaOH和AlCl3 DNaAlO2和NaHSO4参考答案:A略9.

5、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3;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原子半径: C电负性: D最高正化合价:参考答案:A略10. 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A.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镍铬丝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D.用碱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参考答案:B 略11.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参考答案:A12. (08惠州调研)既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气体的单质是()ANaHCO3 BNH4Cl CNH4HCO3 DAl

6、参考答案:答案:D13. 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一定量的A、B、C物质,分别在不同温度或压强条件下发生反应:aA(g) + bB(g)xC(g),建立的化学平衡符合下图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x BT1T2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P1P2参考答案:略14. (双选题)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单质与氢气反应较Z剧烈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比Z强CX单质氧化性强于Y单质DX与W的原子核外电子数

7、相差9参考答案:AB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则Z的第一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Z应为S,结合位置可知,Y为O元素、X为N元素,W为Cl元素,并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则Z的第一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Z应为S,结合位置可知,Y为O元素、X为N元素,W为Cl元素,A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YZ,则Y单质与氢气反应较Z剧烈,故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

8、酸性越强,非金属性:WZ,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比Z强,故B正确;CX为N元素、Y为O元素,氮气的氧化性小于氧气,故C错误;DX为,N元素、W为Cl元素,二者原子序数相差:177=10,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各元素名称为解答关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15.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时,需经过NaOH溶液的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图A所示的方法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B用图B所示的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2C2O4

9、2H2O固体C用图C所示的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D用图D所示的装置,用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用玻璃棒引流,故A错误;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故B错误;用图C所示的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故C正确;NaOH待测液要装在碱式滴定管中,故D错误。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08上海卢湾区期末)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欲制备10.7gNH4Cl,理论上需 NaCl g。(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

10、有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是 。(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答案:(1)11.7(2分) (2)蒸发皿(1分) (3)35(3340均可得分)(2分) (4)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2分) (5)重结晶(1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科学家指出,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

11、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 D+5价砷转化为+3价砷时,失去电子参考答案: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压轴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5价砷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则+5价砷类物质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而这一转化是维生素C参加反应的导致的,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解答:解:A、+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B、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发生还原反应,故

12、B正确;C、反应中含化合价降低元素的物质为氧化剂,则+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故C正确;D、化合价降低,元素得到电子,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信息的利用及元素化合价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相关概念来解答18. CH4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1)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反应如下:CH4(g)2NO2(g)N2(g)CO2(g)2H2O(g)。在130和180时,分别将0.50 mol CH4和a mol NO2充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温度时间/min物质的量010204050

13、1130n(CH4)/mol0.500.350.250.100.102180n(CH4)/mol0.500.300.18x0.15(1)130时,达到平衡状态时CH4的转化率为 。当温度为180、反应到40 min时,该反应 (填“是”或“否”)达到平衡,推断的依据是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反应的H 0(填“=”、“”或“”),130和180平衡常数的关系:K(130) K(180)(填“=”、“”或“”)。(3)如下图所示,装置为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通过装置实现铁棒上镀铜。a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 。电镀结束后,装置中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完全反应后,装置中Cu极质量减少128 g,则装置中理论上消耗甲烷 L(标准状况下)。(4)用甲烷制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