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常丰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9132962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常丰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常德市常丰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常丰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常丰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常德市常丰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

2、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训子、 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

3、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 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

4、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尊者、长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摘自胡申生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

5、)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B. 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一段记载。C.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差不多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D. 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2.

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列举中国家训文化的三方面指向,论证了中国家训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B. 文章从中国家训的源头谈起,论述了中国家训的丰富形式和中国家训的内容指向,重点论述了后一个方面。C. 文章采用的是“总一分一总”式的论证结构,论述了中国家训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D. 周公戒伯禽的训词,是论证“家训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观点的典型例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必须接受社会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控制,这样家庭就能稳定并得以延续。B. 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

7、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C. 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D. 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确立良好的家风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参考答案:1. D 2. B 3. B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原文是“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从口头到书面,多种形式并存,并不

8、是除旧布新的“更替”和“演变”。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A项,“论证了中国家训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少了“几乎”。C项,“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有误。D项,“家训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少了“最早”二字。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说法太过绝对。C项,强加因果。钱氏家训的制定与传承并非钱氏家族

9、后代人才辈出的充分条件。D项,应为“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2. 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文学的泛化文学是一门艺术,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但近些年来,我们却惊奇地发现文学的身影已出现在摄影、网络、手机短信之中。摄影文学、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等的出现,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学借助现代科技媒介走向了泛化。文学的泛化一般是指文学借助其它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对于文学的泛化,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大力进行围追堵截;有人视之为畏途,犹豫徘徊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便可看到,文学的泛化是

10、文学发展中的常见现象。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从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寻找、发现和捕捉新的审美对象。由于旧的文学形式会滞后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这就需要新的文学形式与之相适应。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任何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向被传统的审美观念视为非审美领域的开拓,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其为文学。因此,我们还得把文学的泛化与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区别开来。就像那些所谓的广告文学,它们虽然有时也有曲折的情节,而且悬念丰富引人入胜,但它们是不能称之为文学的。文学中的审美

11、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过程中,都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但所谓的广告文学不是这样,它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其所有的叙述和描写都是为了宣传和推销其产品,文学在这儿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广告利用文学的想象和描写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它本质上是对文学的去审美属性化,利用的不过是文学的外壳。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之为文学泛化之列的。相反,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含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无论时代怎样变,无论文学借以栖身的媒介怎样变,文学总有一点不会变,那

12、就是它的审美内核不会变。(选自2006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5从全文看,填入文章结尾画线处恰当的一句是 (3分)A拥抱了文学,那才是真正拥抱了审美B拥抱了审美,那才是真正拥抱了文学16结合本文第段和第段的内容,解释一下“短信文学”产生的原因。(3分)17下面三则材料中,哪则材料的内容属于“文学的泛化”?依据本文作者在第段阐述的主要观点,作出判断并阐明理由。(5分)材料一“天苍苍,野茫茫,有个人儿在远方。秋风吹,稻花香,中秋可否回故乡?”(中秋节手机短信)材料二“祝中秋节全家快乐!”(中秋节手机短信)材料三“此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全聚德烤鸭广告)参考答案:15B(3分)16

13、参考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短信成为一种新的交流形式。为了在传达情感和表达问候时,让人们获得审美体验,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短信文学产生了。17参考答案:材料一的内容属于“文学的泛化”。因为它具有文学的审美属性,借助手机短信的形式,化用敕勒歌形象地表达了中秋佳节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5分。判断正确,1分;阐明理由,3分;语言表述,1分)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歌在人民最需要时出现谢冕诗歌总在人民最需要时出现。或是因为召唤,或是因为期待,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悲哀。人民需要诗歌宣泄苦难,人民更需要诗歌安慰心灵。记得那年,那个寒雪凝冰的冬天,人民的心头压抑了过多的悲愤和苦难,

14、终于找到了诗歌这个喷火口,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悲壮的抗议。那次诗歌集会,因为促使并最终宣告了一个动乱时代的终结,从而成为20世纪中国不泯的记忆。这次则是由于一场千年不遇的空前的灾难。人们永远记住那个可怕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突然的天崩地裂,造成了波及川、渝、陕、甘、滇几个省区数十万人伤亡、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的大惨剧。一时间举世悲痛,哀歌动地!诗歌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了,它在第一时间里传达了旷世的悲情。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我们在一起”以及为数众多的、以汶川大地震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和诗集。地震发生之初,当时的焦点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灾区,并在废墟中抢救生命。人们的心头只有一句话

15、:“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而这就是那首瞬间传遍中国的生死不离中的动人的诗句。与此同时,一首题为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诗歌,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也在亿万人群中流传,人们泪眼模糊地互相传递着那令人悲痛的母子对话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陪你走。妈妈,你别哭,泪光照不了我们的路,让我们自己慢慢走。即使是此刻,当我在复述这些诗句时,我还是忍不住哀伤的泪水。我们流泪,是因为这些诗句表达了我们内心的痛楚和悲情。我们感动,是因为这些诗歌重新走向了广大的人群,走向了人们共有的关怀、友爱和同情。灾难使诗歌重温了人性与亲情这些永恒的话题,当然也有政治,而政治正是由于完整而鲜明地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关怀而显得崇高了。灾难也唤起了人们对已经变得陌生了的诗歌使命的记忆:传单,号角,警世钟,甚至止疼药。诗人说,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一己的悲欢变得虚弱而且渺小了。诗人还说,以往我们太注意怎么写,而不太注意写什么了。当然,怎么写是诗学的,而写什么是伦理的,但要是写什么出了误差,怎么写最后也要失去意义。这话看来有些陈旧,而陈旧未必就错。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的苦难为诗人提供了调整写作姿态和重新体认诗歌使命的契机,于是,在地震的废墟上绽开了感天动地的诗之花。诗歌总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这给我们以极大的欣慰。(选自新民晚报)1下列对“诗歌总在人民最需要时出现”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