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供应室操作规程(00001)终稿

小了****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07KB
约7页
文档ID:249039608
供应室操作规程(00001)终稿_第1页
1/7

标准规范 | 精品资料消毒供应中心操作规程一、常规流程操作规程 (一)下收操作规程 准备 1.操作者:穿外出工作服, 戴圆帽、口罩, 佩戴胸卡2.用物:回收车, 密封箱, 清洁手套, 快速手消毒剂, 笔、本、记录单, 操作规程1.推车至使用部门处置门口, 取出清洁密封箱, 放于处置室固定位置, 戴手套, 把装有污染物品密封箱放入回收车内, 关闭车门, 脱掉手套, 进行消毒后记录数量, 推车到下个科室回收2.下收过程中严禁用污染的手接触门把手, 推车把手, 电梯按钮等部位 3.下收完毕后, 返回CSSD 4.将回收污染器物交予去污区人员进行清点分类 5.清洗消毒回收车密闭及密闭箱, 固定位置保存, 标识清晰 6.按照规范卫生洗手, 进行手消毒, 更换清洁工作服 7.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污染的诊疗器物, 使用后及时用双层医用垃圾袋封闭包装, 并追溯感染疾病名称, 下收工作人员单独回收处理 8.使用科室应做好器械、器具、物品的初步处理, 采取保湿密闭的方法防止污物干涸, 保证上的、消毒效果 9.下收人员与使用部门加强沟通, 建立诚实互信的工作关系 (二)回收操作规程准备 1.操作者:穿外出工作服, 戴圆帽、口罩。

2.用物:回收车、回收箱、快速手消海剂、手套、笔及记录单操作规程 1.按指定路线推回收车到各临床科室, 严禁用污染的手按电梯开关 2.在科室回收污染器械, 应戴手套, 将科室污染物品回收箱放在回收车内, 然后脱手套进行手消毒后, 离开科室回收时, 应洁、污概念明确, 注意轻拿轻放, 避免发生器械物品的损坏, 及增加噪声3.回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 应戴手套后, 将污染物品与清洗人员交接清洗人员按科室清点器械数量并记录, 回收人员复核回收人员操作完毕, 脱手套、洗手4.操作过程中要避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或自身的职业暴露, 保持回收箱及车的密闭性如使用开放式的手推车, 要保持推车扶手的清洁 三、回收箱及回收车的处理 1.每天工作完毕, 应彻底清洗回收容器, 可用自来水及清洁剂清洗回收箱及回收车的各表面, 干燥存放;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和浸泡刷干净后, 干燥 2.操作时, 工作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 穿高帮橡胶鞋, 穿抗湿罩袍, 戴防护面具戴手套使用洗车设备时要避免水滴飞溅, 以免产生气溶胶和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3.保持污车清洗间整洁、干燥, 回收箱摆放在储物架上备用, 回收车归位。

(三)器械、物品分类操作规程 准备 操作者:穿隔离衣, 戴双层手套、面罩、圆帽、防水鞋 用物:各种篮筐 操作规程 1.根据器物的名称、材质, 形状, 精密程度, 耐湿热情况程度等分类放置, 轴节器械、卡锁器械完全打开, 摆放在消毒篮筐中, 管腔类利用压力水枪冲洗, 可拆卸器械尽量拆开, 单独放置 2.污染严重的器械分类放置, 先手工初步处理再进一步处理, 精密器械及贵重应放置于精密器械筐中, 锐利器械分类时做到轻拿轻放, 避免人为造成器械损伤 3.分类过程中, 发现器物功能损坏, 数量不符的情况及时向回收人员咨询, 追溯查找, 履行丢失或更换手续, 再次检查清点器物功能和数量 4.合理分类后的器物, 要选择适宜的清洗消毒方法 5.工作结束后, 整理用物, 物品摆放整齐, 清洁消毒环境, 规范洗手, 更衣更鞋, 离开去污区四)清洗操作规程 1).手工清洗操作规程准备操作者:抗湿罩袍或围裙, 戴圆帽、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橡胶手套或防刺穿乳胶手套用物:清洗网篮、各种清洗剂, 棉签、纤维布、清洗刷、高压水枪、推车、干燥柜。

操作规程 1.分类:按器械的材质、形状、器械特殊性或专科器械、单个器械包进行分类, 再评估器械物品污染种类及程度以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2.清洗:分类后的器械进入清洗阶段清洗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及终末漂洗四个步骤清洗的水温为15~30℃其中洗涤应使用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擦洗 ①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 初步去除污染物 ②洗涤:有油迹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用碱性清洗剂浸泡后再刷洗或擦洗;干涸污渍先用含酶清洁剂浸泡后再刷洗或擦洗;锈迹用除锈剂局部除锈后立即冲掉除锈剂;水垢用酸性洗涤剂除垢;精密、复杂器械及管腔类器械先行超声清洗, 再手工刷洗, 管腔类器械还需用高压水枪冲洗;穿刺针类需用棉签擦洗针栓;可拆卸器械应拆开后清洗 ③漂洗:洗涤后, 再使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④终末漂洗: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消毒: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消毒处理消毒首选机械热力消毒或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剂进行消毒选用湿热消毒法消毒应遵循的原则为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A0值应≥3000, 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AO值应≥600 干燥 器械消毒后, 使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再次进行漂洗, 漂洗后的器械放人清洁网篮内, 送干燥柜烘干;管腔类器械用高压气枪吹干。

器械刷洗时, 一定要在水面下操作, 避免气溶胶的产生和水滴飞溅, 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清洗器械时一定要轻拿轻放, 防止损坏精细、贵重器械与普通器械分开放置;各类器械应放置标示牌, 以防混乱 (2)超声波清洗机操作规程 准备 1.操作者:抗湿罩袍或围裙, 戴圆帽、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橡胶手套或防刺穿乳胶手套 2.用物:各种清洗剂、超声波清洗机 操作规程 1.确保没有异物落到超声波清洗机腔体底部, 如有必须清除 2.配置清洗液:在清洗槽内按比例加水和清洗剂 3.打开电源开关, 机器进行自检检 4.打开除气开关排除气体 5.设置溶液温度, 加热清洗液, 加热设置温度不能超过45度 6.流动水下冲洗器械后, 将器械放人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网篮内, 必须使用清洗网篮装载直接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腔体底部清洗器械必须充分打开, 可拆开的器械分离各组件, 吸管等细长中空器械开口朝下倾斜放置, 确使腔内注满溶液, 清洗液液面浸过器械2—4CM 7.盖好超声波清洗机的盖子, 设置清洗时间, 开始超声清洗超声清洗时间在3-5分钟。

不宜超过10min 8.器械超声清洗后继续后续的清洗, 漂洗, 终末漂洗及消毒处理超声清洗后排出超声清洗机内液体 (3)清洗消毒器清洗操作规程 备物:检查机器、清洗容器及工具 1.检查清洗架清洁度, 无杂物, 清洗臂转动须平衡 2.按器械的数量备器械清洗篮筐 3.检查手套有无穿孔, 分类台备快速消毒剂 4.备好除锈、浸泡等容器, 接受不上机洗涤的器械物品 分类:评估器械种类、污染种类及程度、对不能直接机械清洗的用品, 放置入相应容器;其他器械摆放到器械清洗篮 1.评估结构复杂的器械:可拆卸的器械如骨钻、狮牙钳, 先拧开螺丝, 放入带盖的清洗网筐, 进行超声清洗;不可拆卸的器械如钳类、锉类、带管腔的器械直接超声清洗 2.评估污染种类:锈迹用除锈剂浸泡、水垢斑用草酸去垢、油迹用清洗精初步清洗 3.评估污染程度:血迹干涸用酶浸泡或者人工刷洗, 钳类关节、缝隙处须撑开进行反复清洗 4.手工处理完毕后, 再进入清洁消毒器内清洗 装载:将同一种手术包的规则器械如止血钳、布巾钳、剪刀放人同一清洗篮, 不规则的器械如骨刀、骨凿、骨锉等放人另一器械筐, 并放人标识牌, 以示区别。

摆好器械后将清洗筐放人清洗架各层, 所有器械需复核并记录: 放置要求: 1.轴节和有齿器械充分打开或用专用器械架撑开, 血管钳齿部向上 2.精洗、贵重器械放人带盖小筐 3.扁平、单体器械排列放置—层, 镊子人字形或纵队排列一层, 不能重叠放置 进机:l.再次检查器械摆放正确2.清洗架进入清洗消毒器内, 关闭清洗机门 1.器械摆放完成后, 用手工转动清洗机臂, 观察能否正确定位及转动是否平衡, 再推人机内 2.检查清洁剂是否足量, 选择剂量是否正确 3.清洗架浸入清洗机后检查器械放置是否移位4.进机装载质量评价:器械装载位置不影响清洗臂有自由旋转, 喷嘴无阻 清洗:选择器械清洗程序并按“开始”, 进人预洗、主洗、消毒、冲洗程序 检查:检查运行情况 按“开始”键前, 再次检查选择程序是否正确 检查清洗剂管路是否畅通和清洗剂是否足量 洗涤程序质量评价:清洗臂旋转正常、水流正常 检查显示板温度、时间、程序参数是否正常 消毒程序质量评价:湿热消毒须达到Ao=3000, 对应温度90C, 时间5min 卸载: 1.程序结束后, 器械在包装区取出、检查、记录, 卸载完成后将器械清洗架推人机腔内后关门; 2.卸载前洗手, 注意防止烫伤, 器械直接放到包装台或指定的工作台面, 减少重复搬动 3.检查机内、腔底有无散落器械, 特别要注意窥器螺丝有无脱落等 4.清洗质量评价:目测器械无肉眼可见的污垢、锈迹, 器械无水珠, 确认器械物品清洁干燥 5.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器械, 及时由传递窗退回去污区重新处理 (五)消毒操作规程 准备 1.操作者:规范着装, 戴橡胶手套, 防护面罩护目镜。

2.用物:消毒剂、清洗刷、清洗盆、清洗消毒器、清洗架 操作规程 1.根据物品的不同性质, 清洗方法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 2.耐高温、湿热的器械宜采用湿热消毒,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物湿热消诲温度≥90℃, 时间≥5min, 或Ao值≥3000.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湿热消毒温度应≥90℃, 时间≥Imin, Ao值≥600 3.手工刷洗时可用煮沸消毒,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可实现自动程序化消毒 4.不耐高温、湿热的物品宜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消毒剂应现配现用, 监测有效浓度, 掌握准备消毒时间, 浸泡消毒后的器物必须进行充分的漂洗, 取出残留的消毒剂 (六)器械、物品干燥操作规程 准备 1.操作者:戴圆帽, 穿专用工作服, 专用鞋 2.用物:压力气枪, 90%乙醇, 专用擦布, 干燥柜 操作规程 1.根据清洗方法和物品性质采取不同的干燥方法 2.手工清洗的器物, 采用干燥柜干燥时应选择适宜的温度和事件3.穿刺针类, 手术吸引头等管腔类器械应采用压力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 g 4.不耐热器物可使用消毒的低棉絮擦布擦拭或95%乙醇干燥。

5.工作结束后, 关闭电源, 每日清洁干燥柜 (七)器械检查保养操作规程 目测和放大镜检查 1.检测时机和频率:重复使用器械清洗后灭菌前每一批次清洗好器材中, 随机抽取20进行目测或放大镜下检测 2.器材准备:带光源放大镜 3.检测办法:抽查到的或可疑的器械, 直接用肉眼观察或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4.结果判断:目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