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

上传人:鑫** 文档编号:249032452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 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务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解并描述,从古到今,中国有不少敢于正面抗击邪恶,及英勇献身,无私忘我而令人钦佩和感动的英雄人物故事。那么大家都听过哪些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呢?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欢迎查阅。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1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始终是爱国军人引以骄傲的志向。特殊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英勇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剧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

2、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斗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假如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急,我就和它同沉大海!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攻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担当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马上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起先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终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严,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这时,一发炮弹

3、不幸击中“致远”舰的鱼雷放射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太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珍贵的生命,享年45岁。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振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行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

4、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卫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101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仰慕。1101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2 张自忠,山东临清市唐元村人,字草忱。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堂。1914年,他投笔从戎,官至师长,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北平市市长。抗日斗争暴发后,他率部南下,任第59军军长。1938年3月,日军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台儿庄进发。张自忠率部在临沂阻击,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歼敌4

5、千余人。几天后日军再犯,张自忠率部奋力拼杀,日军受到重创,其向台儿庄增援的企图被彻底粉碎。此战成名后被任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40年5月,日军为限制长江水上交通线,调集15万精锐发起枣宜会战。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旁边坚韧抗击日军,截断其后方补给线。在被日军重兵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以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终身中7弹,拔剑自戕,一代名将壮烈殉国,终年50岁。1940年,同志亲笔为张自忠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联。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3 霍去病,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奴婢之私生子。他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骑马、射箭

6、、击刺等各种武艺。公元前123年,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带领八百骑兵,长途奔袭,斩敌二千余人。武帝大喜过望,封他为勇冠三军的“冠军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19岁的霍去病只带着数名亲兵冲进匈奴营中,如同天神下凡一般,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霍去病由此名震朝野,成了当时少男少女心目中的顶极偶像。公元前119年夏,率5万骑深化大漠2千余里,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歼7万余人,在封狼居胥祭天地之后,接着追击匈奴,始终打到今俄罗斯贝尔

7、加湖,方才回兵。汉武帝奖给他豪宅,他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公元前117年,一代天骄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4 戚继光,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戚继光出身将门,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刻苦学文习武,17岁袭登州卫指挥佥事。1555年任都司参将,在龙山、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迫倭寇遁逃入海。1558年在浙江义乌,精选4千名农夫和矿工,训练成劲旅“戚家军”,独创“鸳鸯阵”,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沿海九战九捷,擒斩倭寇1400余,焚死、溺死倭寇4千余,史称“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次年夏

8、,南下福建,荡平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1563年取得平海卫大捷,斩倭2200余。1564年联合俞大猷水兵于南澳剿平广东倭寇,从今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1568镇守蓟州,加固长城,在北方戍边16年,53岁时独创地雷(当时叫做“自犯钢轮火”),比欧洲人大约要早300年左右。1587年死于肺炎复发,享年61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5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绽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港

9、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统帅蒋介石委员长确定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方圆不过几十公里,日军先后增援三十万兵力,双方三个月的血战,死伤超过五十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 斗争相持至十月底,日军登陆杭州湾,大上海全部陷于敌火包围之中,中国统帅部以拖延时间之战略目的已达,为从长远计,决作战略上之转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万国军退出上海战场。谢晋元团长奉命守闸北接着作战,负起掩护大军撤退的艰难任务。 谢晋元,广东蕉岭县人,黄埔军校四期学生,他临危受命,率兵转守苏州河北岸,并选定四行仓库为据点,单线作战,带领八

10、百名官兵誓死奋守,孤军为了表明决心,大家都预立遗嘱,交人带出,以明心志。四行仓库实际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联合栈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仓库楼高六层,建筑坚实,为闸北一带、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早晨,日军发觉我军全线撤退,马上跟踪追击。日军在闸北正向前搜寻之际,不料忽被四行仓库屋顶之弹雨扫射,日军一时人仰马翻,乱成一片,此时日军尚不知弹雨从何而来。之后发觉四行仓库内留有国军,于是对仓库实行三面夹攻,双方冲锋肉搏,战况激烈。谢晋元团长亲率下属于四行仓库外布阵迎战,痛歼日军,杀敌多数。 一时全闸北各地之敌军,分路向四行仓库集中围攻,其中有敌军二十余人,在苏州河畔夹攻,这时有一位在六

11、楼守望的壮士望见,马上全身缚满手榴弹,突由六楼平台对准敌人跃下,一个大炸弹自天而降轰然爆炸,烟硝飞扬中,二十余敌兵化为泥灰肉酱,而我壮士亦血肉横飞,忠勇殉国。隔岸民众看到这一幕,一方面当然鼓掌称快,但也为这个英勇壮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在苏州河畔眼见对岸日旗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便决心要将青天白日旗送进四行仓库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晓,谢晋元团长率领所属肃立天台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烟尘火海中,争睹巨幅青天白日国旗,迎风招展,无不喜极而泣,感奋万状。当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报,都报道四行孤军奋斗和女童子军杨惠敏代表全体市民,冒险潜入仓库向孤军献旗种.种细微环节。 自四行仓库屋顶悬挂

12、国旗后,全国人心激昂,并且轰动世界。日军见全球舆论赞扬国军,痛愤之极,所以向公共租界提出严峻威哧,要求迫令孤军倒戈,或撤入租界缴械。一方面对孤军发动猛攻,自早到晚,连续四次进攻,但均遭孤军击退,敌人伤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敌军又大举进攻,用小钢炮及机关枪向四行仓库密集射击。并有敌机数架在上空助战。孤军镇静应战,逐一歼灭。上海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少将,因见我军英勇作战,深受感动,除了购赠粮食送给八百壮士充饥外,他更亲自进入四行仓库拜会谢晋元,建议孤军自租界撤出,英国驻上海领事愿赐予帮助,但谢团长答道:我们军人以听从吩咐为天职,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们蒋委员长的吩咐,否则我们宁愿战死。 后来,各国使节团

13、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以免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国侨民。中国一再考虑,以八百壮士已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任务,确定电令仓库守军撤出并转进租界,四行仓库守军只得听从吩咐,挥泪撤离。 三十一日凌晨,谢晋元率部冒死突围,日军水陆射击,八百壮士且战且走,英军司令在桥头接应,数万市民隔岸声援,心情沸腾,幸而谢团长沈着应变,于密集炮火中快速抢越桥头,虽有伤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军们胜利奋守四行仓库,完成了掩护五十万国军撤退的任务。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谢晋元在上海租界军营内,突遭四名汉奸持刀刺杀,当场倒地殉国。一代民族英雄与世长辞,但他与八百壮士死守

14、四行仓库的光荣战绩,震惊中外,名垂不朽。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6 岳飞是古代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头。当时北方的金国出兵攻打宋朝,烧杀抢掠,遭到宋朝的抗拒。从小就立志报国的岳飞从军入伍,决心反击侵略,收复被金国夺占的土地。他训练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岳家军,在和入侵者的斗争中,屡建战功。 有一年,岳飞率军与金军在长江一带交战,打得敌人望风而逃,收复了江南重镇建康(今南京)。不久,他又率军收复了湖北河南一部分失地,大大鼓舞了宋朝军民。可是皇帝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一心想求和,竟答应向金国称儿称臣,每年进贡,换取可怜的“和平”。岳飞坚决反对,上书皇帝说:和议不行靠,金人不行信,我恳求率

15、军北伐,收复失地。 不久,金国果真撕毁和议,再次南侵。岳飞率领岳家军进行反击,直入中原。在郾城一战中,击垮了金国的主力军,又穷追不舍,到达了离故都汴京(今开封)不远的朱仙镇。金军统帅兀术(wzh)哀叹说,这是开仗以来,最惨的败仗啊。他只好率部下渡过黄河,往北逃走了。岳飞也打算渡河北上,彻底战胜敌人,收复北方。不料宋高宗听了秦桧的话,连下12道金牌吩咐岳飞撤军,不准再打。后来秦桧又诬告岳飞谋反,害死了这位大英雄。岳飞抗金虽然没有最终胜利,可他的斗争业绩将永载史册,受到人民的怀念。 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初一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