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角 摘要:时代在变化、教育在变化、人才标准也在变化,这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以变应万变”,要通过教学创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新型思政教育管理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崭新视角,将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开展变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柔性管理概念及特点,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探析具体推进柔性管理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对策原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倾向于“刚性管理”,虽然从相对直接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心理、道德、行为等多方导向,但也存在重重问题,促使思政教育工作者展开新思考柔性管理就是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新型管理模式,它与原有的刚性管理有所不同,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视角那究竟什么是柔性化管理呢?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柔性化内涵及特点1. 柔性管理内涵所谓柔性管理相对于刚性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方法它避免了原本刚性管理的粗暴性、强制性与约束性,更适用于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有研究者这样界定柔性管理,将其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是指 相关管理人员在大学生心理及行为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激励、引导、暗示等非硬性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中产生说服力,并有效调动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动性,自觉认可自身外部规范化的约束条例,从而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柔性化”管理方式”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柔性管理特点柔性管理特点鲜明,主要如下:第一,柔性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柔性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柔性管理注重使用情感手段,它强调运用情感、文化以及精神引导等多种教育手段代替原本的强制管理;第三,柔性管理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它关注不同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思政教育需要,改变了原本的制度规范管理;第四,柔性管理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它能够从长期影响的角度润物细无声的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内化学生的心灵和行为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原因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并不乐观,思政教育工作强制性色彩严重,柔性色彩较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浮于表面,思政教育发展趋于形式化,有效性不高之所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存在如上问题,是因为: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认知单一,没有认识到柔性管理的重要性。
在推进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过分注重强制与约束,没有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无法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巧妙结合,弱化了整个思政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导致思政教育工作存在上述问题;其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形式较为单一,从其思政教育的工作内容、工作场所、工作方法、工作过程而言,都不具备多元性特征且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个人情况做到密切联动,导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效果不高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柔性管理必要性1. 适应大学生特点,符合大学生需要处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具有明显且独特的自我特点,柔性管理恰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它的有效落实能够让大学生更好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够引导大学生有效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同时它能够满足大学生渴望成才和“自我设计”的愿望,能够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才它还能够满足学生自我立意的需求,必要的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获得学生群体,促进学生发展2. 弥补刚性教育缺陷,推动教育柔性发展柔性教育的出现有效的弥补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问题,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软”性教育,利用柔性管理能够更多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以及情感性,能够避免上述提到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刚性管理而存在的重重问题,进而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基础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开展。
3. 符合教育改革需要,促进现代教育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柔性化管理实际上是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教育工作改革他符合现代教育发展下“以生为本”的教育新要求,具有改革创新意义,能够从侧面做好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从而以身为范的推动现代教育发展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柔性管理有效对策正是因为上述所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才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采取有效对策,开展柔性管理,具体可以从如下八个方面入手,做好八个结合,实现柔性管理1. 内在外在结合——润物无声,以德服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外乎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外在教育,即利用学校内的校规校级等对学生进行直接约束,实现校内秩序的维护第二种则是内在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利用说服、感情投入等多种方式,实现以德服人为了落实开展柔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有效对策推进内在教育和外在教育结合,同时要做好适当的变通首先,要弱化原本外在教育的强制性,要为学校内部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级增加一些“人情味”要设定一定的“拉伸范畴”,根据事情实际情况考虑法律法规、校规校级的落实,这样能够让外在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能够从外在教育处罚完善柔性管理机制的建立。
其次,要变化内在教育的方式,增加内在教育的落实度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心理咨询室,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在与学生沟通之中选择配套典型案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与学生互动这样才能够将柔性管理落实到位,实现内在教育与外在教育的紧密结合2. 直接间接结合——宣传教育,间接引导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更为直接的角度获取思政教育认识,同时从间接的角度和层面时时刻刻影响学生,形成舆论,优化思政教育工作,增加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深入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就要采取对策有效推进思政教育直接与见解相结合,实现直接的宣传与间接的引导直接教育,要求思政教师可以关注学生本身,把握学生特点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直接的沟通或者直接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触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够从直接的角度获得准确且详实的信息见解教育,则要求思政教师能够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和新媒体,时时刻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无声无息的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不自觉之中形成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修正意识,从而从教师主动和学生被动两个角度推进直接与见解相结合3. 心理物理结合——优化环境,触动心灵在过去思政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更多地倾向于“物理”教育,忽略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这导致思政教与有效性不高,心理教育的柔性价值发挥不到位。
实际上,物理教育本身也具有柔性化色彩,教师要把握其物理的特殊内涵它不单纯的指的是可观的物质条件,也包括用于支撑学生学习成长的环境,用于激励学生行动的奖励当整个思政教育能够放在相对合适的物质基础上,不仅能够使得受教育者感到庆幸与愉快,也能够从侧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的将心理教育与物理教育相结合,借助物理教育推进开展心理教育,实现心灵“互动”就实际而言,心理和物理两大因素本身就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它体现着无形与有形两大力量的一体两面关系,这也从侧面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这从这一角度推进开展柔性教育4. 个体群体结合——因材施教,团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针对学生实际即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效把握柔性的内涵,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注个体发展,落实团队工作在推进开展个体教育时,一切教育措施必须放在学生本身教师要对学生做到全面了解,把握学生学习成长的特点同时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做好“学生档案”,要将学生的学习、行动、成长,以及各种针对性的问题、管理策略、管理效果等记录在档,这样有助于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保证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且更有力度。
在推进开展团队教育时,则要落实到群体教育层面可以通过集中授课、集中活动等方式推动整个班级学生形成和谐关系,进而通过集中班级学生这些优秀个体,形成优秀群体在利用优秀群体开展团队工作反作用于学生个体,实现有效思政教育,这符合柔性管理的要求和理念5. 肯定否定结合——多元鼓励,适当点拨大学生虽然学习成长已经趋于成熟,年龄段有所发展,但仍然具备矛盾斗争,其心理、身体发展具有特殊性他们希望外界的肯定、外界的支持,也希望自身能够获得成功感,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上的满足柔性管理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肯定的层面认可学生和鼓励学生,要在日常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给学生必要的鼓励、肯定的支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挖掘学生的优点,并且要不吝啬的给予学生多个维度的夸奖,包括物质夸奖、精神夸奖等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也不能完全的都考虑到夸奖层面,尤其是面对某些学生的问题行为,教师过分的夸奖反而无效果思政教育工作这需要在柔性夸奖的基础上对该类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可以采用“下毛毛雨”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能够实现肯定和否定相结合,进而实现柔性管理6. 务实务虚结合——关注实际,工作落实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难发现,影响大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往往是一些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恋爱、社交、工作等,如果不能够有效解决这类问题,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用性不高。
为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要做到务实务虚结合,既要关注到学生实际,又要聪柔性管理的角度推进工作落实第一步,要“务虚”要对学生现实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汇总各类思政教育问题,进行集中探索和讨论,针对问题设定对应的思政教育方案第二步,要“务实”要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助到实践中,落实方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在“务实”的过程中要做到以情教人、从细微处入手,要真正能够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实现柔性管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7. 执教执纪结合——集中教学,纪律约束执教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基本工作,执纪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约束工作二者巧妙结合,能够从教与育的方面实现柔性管理在开展执教工作时,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柔性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优化要变化思政教育内容,增加其内容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生活性以及创造性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变化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微课引入、情境创设等多种方式,目的是借助多种多样的思政教育方法弱化原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强制性,增加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体验同时,在执纪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这要擅于运用纪律,将遵守纪律作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恰到好处的利用纪律来维系集体,这样才能实现执教执纪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柔性管理。
8. 身教言教结合——以身作则,言语引导教育工作者本身不仅是言语引导者、行为约束者,本身也是思政教育开展的有力载体从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而言,身教的作用甚至高于言传为此,在推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思政教育工作这不仅要积极发展自身的教育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同时还要约束自我言行、举止,要避免各项错误行为的出现必要时要采取艺术的沟通形势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言语引导,做学生道德的榜样,从自身出发落实柔性管理,在言传身教相结合的基础上提高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结束语:新一代的大学生,他们思想观念相对活跃,个性突出,且追求多元化,更追求自我这决定了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要把握柔性管理的内涵及特点,以发现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开展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