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第十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8349294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第十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第十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第十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第十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第十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定量分析中可用AgNO3溶液滴定Cl溶液,加入K2CrO4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体积为50mL,c(Cl) = 105 molL1,AgNO3与CrO42 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已知Ksp(AgCl) = 1.771010, Ksp(AgI) = 8.511017,Ksp(Ag2CrO4) = 1.121012,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A

2、gCl沉淀的量不变B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rO42的浓度约为3.6103 molL1C向0.1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35滴0.1moL/L NaCl溶液生成AgCl沉淀,再滴加KI溶液,生成AgI沉淀,能够说明Ksp(AgI) Ksp(AgCl)D可用0.1 molL1的KI溶液代替K2CrO4做指示剂参考答案:B略2. 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已知在25、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1)H2(g)+O2(g)=H2O(g)H1=a kJ?mol1(2)H2O(l)=H2(g)+O2(g)H2

3、=b kJ?mol1(3)2H2(g)+O2(g)=2H2O(l)H3=c kJ?mol1A2b=c Bb=285.8 Ca=b D氢气的燃烧热为a kJ?mol1参考答案:B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H2O(l)=H2(g)+O2(g)的化学计量数乘以2的逆反应为2H2(g)+O2(g)=2H2O(l),因此2b=c;B、25、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则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应为2H2(g)+O2(g)2H2O(1)H=571.6 kJ?mol1,带入b=计算;C、(1)和(

4、2)水的状态不同,因此ab;D、氢气的燃烧热对应的产物水应为液态,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为b kJ?mol1或 kJ?mol1解答:解:A、H2O(l)=H2(g)+O2(g)的化学计量数乘以2的逆反应为2H2(g)+O2(g)=2H2O(l),因此2b=c,故A错误;B、25、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kJ,则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应为2H2(g)+O2(g)2H2O(1)H=571.6 kJ?mol1,则b=571.6=285.8,故B正确;C、(1)和(2)水的状态不同,因此ab,故C错误;D、氢气的燃烧热对应的产物水应

5、为液态,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为b kJ?mol1或 kJ?mol1,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难度中等,注意焓变的正负和物质的状态3.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g聚乙烯中所含原子数为3NAB48g 甲硫醇(CH4S)中含有CH键数目为4NAC标准状况下,11.2 L氯仿所含分子数为0.5 NAD0.1mol苯乙烯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4NA参考答案: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聚乙烯的最简式为CH2;B、求出甲硫醇(CH4S)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甲硫醇(CH4S)的结构简式为CH3SH来分析;C、标况下,氯仿为

6、液体;D、苯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解答:解:A、聚乙烯的最简式为CH2,故14g聚乙烯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含有3NA个原子,故A正确;B、48g甲硫醇(CH4S)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甲硫醇(CH4S)的结构简式为CH3SH,故1mol甲硫醇中含3molCH键即3NA条,故B错误;C、标况下,氯仿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D、苯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苯乙烯中含1条碳碳双键,故0.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个数为0.1NA,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4

7、.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小C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降低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参考答案:A略5. 已知丁基共有4种,不必试写,立即可断定分子式为C4H10O的醇应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参考答案:B略6. 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A.醋酸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醋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C.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相比较,醋酸溶液的浓度大D.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可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参考答案:C略7. 下列关于晶体说法的正确组

8、合是(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上图所示)每个Ti4和12个O2紧邻60gSi0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124 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A BC D参考答案:D略8. 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呈紫色,且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B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C1

9、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和7mol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参考答案:D略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碱工业中,阴极区只需加入水B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取金属铝C电镀时,用镀层金属作阳极D将钢闸门与外电源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腐蚀参考答案:C考点:电解原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分析:A、电解食盐水溶液,在阴极区是氢离子失电子,在该极区域生成氢氧化钠;B、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无自由移动的离子;C、电镀池中,镀层金属阳极,镀件是阴极,据此回答;D、在电解池中,阳极材料易被腐蚀解答:解:A、电解食盐水溶液,在阴极区是氢

10、离子失电子,在该极区域生成氢氧化钠,阴极区需加强电解质氢氧化钠溶液,故A错误;B、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无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氧化铝可以得到金属铝,故B错误;C、电镀池中,镀层金属阳极,镀件是阴极,故C正确;D、将钢闸门与外电源正极相连,金属铁是阳极,阳极材料易被腐蚀,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关键,难度中等10.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它属于( )。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金属晶体 D、原子晶体参考答案:D略11. 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为1:3,若两种

11、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可能是a=b+3;a+b=8;a+b=30;a=b+8A B C D参考答案:B0.1 mol.L-1下列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A. KCl B. CH3COONa C. Na2CO3 D. MgSO4 参考答案:C略13. 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四种物质,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A甲酸、乙醛、甲酸钠溶液、乙酸乙酯 B乙烯、乙烷、乙炔、丙烯C苯酚、乙醇、苯、四氯化碳 D苯乙烯、苯酚、乙苯、甲苯参考答案:C14. 下列关于pH试纸的使用方法合理的是A用pH试纸检验NH3的性质时,必须先将试纸润湿B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KOH溶液时,结果偏大 C用pH试纸测

12、量某溶液时,其读数为5.3D用pH试纸测量某溶液时,可将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参考答案:A略15.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电镀时,要在铁上镀银,则正极为银,电极反应式为:Ag+ + e-AgB.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 + e-Na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2e-Fe2+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过程如下:实验:如右图装置,电源接通后,与电池负极相连的铜丝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与电池正

13、极相连的铜丝由粗变细。电解开始30 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然后开始出现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随着沉淀量的逐渐增加,橙黄色沉淀慢慢聚集在试管底部,但溶液始终未出现蓝色。实验:将实验中试管底部的橙黄色沉淀取出,分装在两支小试管中,沉淀很快转变为砖红色,后续的操作及现象如下:序号操作现象滴入稀硝酸砖红色沉淀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最终得到蓝色溶液滴入稀硫酸砖红色沉淀转变为紫红色不溶物,溶液呈蓝色已知常见铜的化合物颜色如下:物质颜色物质颜色氯化铜固体呈棕色,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氢氧化亚铜(不稳定)橙黄色碱式氯化铜绿色氢氧化铜蓝色氧化亚铜砖红色氯化亚铜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铜的常见化合价为 、 ;聚集在试管底部的橙黄色沉淀的化学式为。(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写出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参考答案: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1. RCH=CHR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RCOOH和RCOOH,2. RCH2OH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RCOOH。其中R和R为烷基)。回答下列问题:(1)直链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A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 0.814,其余为氧元素,则A的分子式为_;(2)已知B与NaHCO3溶液完全反应,其物质的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