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蓝溪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8342460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蓝溪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蓝溪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蓝溪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蓝溪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蓝溪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最重视家世门第,世族为防止家世血统混淆,为防止庶族假冒士族,世家大族便编写家谱,C项正确。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与材料不符,排除A。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与材料不符,排除B。科举制是指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

2、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与材料不符,排除D。2. 古罗马的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一切人中的、永恒不变的、与天性相一致的正常理智。”鲜明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习惯法 B公民法 C十二铜表法 D万民法参考答案:D3. 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洋务企业外商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参考答案:C4.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

3、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A.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妇女在农家亦有其必要的工作,“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在农隙举行,不至妨及农事,所以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故A正确;“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但并非全部都在秋收之后举行婚礼,表述过于绝对,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妇女地位提高的结论,故C排除;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与史实不符,故D排除。5.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

4、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铸田器,教垦辟,田畴开广,百姓生活才充给,故B项正确;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选项C、D与材料不符,故C、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6. 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

5、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随意性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此题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取信息“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可以看出其措施具有绝对性。故B项正确;其他措施均不符合题意。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7. 某国庆节前夕,一中学高一学生制定了一份有关共和国历史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如果你收到这份问卷并填写此项内容时,不能选择A根本

6、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实行资产阶级两党政治参考答案:D8.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可以知道农夫通过耕种土地即可养活家人,这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即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

7、业收益的增加,C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且牛耕出现于春秋晚期,故C项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故D项错误。9. 近代以来华南虎濒临灭绝,但学者研究指出:长江以南地区,宋代以后虎患渐趋频繁,至明清尤盛,且较集中发生在闽、赣、粤等省交界处的山区。明清时期,上述地区虎患盛行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迁导致老虎出山觅食 B以虎骨等入药的风气渐盛 C人口增加导致山区过度开发 D国内旅游的风气逐渐形成参考答案:C考察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人口激增,大量荒地、荒山、森林被开垦,华南虎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故出现材料中所描述的现象。故应选C。10.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

8、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体现了 A最高法院司法裁定权B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C最高法院拥有立法权D总统最后当选与选民无关参考答案:A11. 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参考答案:A12. 2010年6月23日

9、,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称总统“胆小懦弱”,最终被奥巴马解职。由此表明美国A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极力维护区域和平参考答案:B13. 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从“走日本人的路”“走美国人的路”“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其中,“走美国人的路”主要体现在A在美国支持下建立中华民国B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C效仿美国实行联邦制D临时约法实行总统制参考答案:B考查近代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依据所学可知,“走日本人的路”应该是指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其代表是戊戌变法;所谓“走美国人的路”是指走民主共和的道路,其代表是辛亥革

10、命,最终辛亥革命因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而宣告失败;“走俄国人的路”,是指俄国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走自己的路”指由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应选B。14. 考工记中,有关于不同青铜器使用不同金(即铜)锡配方的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反映先秦时期手工业A.标准化生产的趋势B.工艺分工日益精细C.实行工商食官制度D.生产规模化的特点参考答案:A【详解】不同青铜器使用不同金(即铜)锡配方,体现的是生产的标准化趋势,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分工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

11、有涉及到管理制度,排除C;材料强调生产的标准化,而不是生产规模化,排除D项。1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A.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B.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C.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D.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参考答案:B社会矛盾激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题干所给材料中“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表明,高福利政策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故选B;福利制度的前提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

12、有涉及,排除C;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而福利政策并没有改变这一点,排除D。16. 为近代中国化学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謇 B、范旭东 C、荣宗敬 D、荣德生参考答案:B17. 右图是14世纪欧洲画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而创作的中国杭州市景图。对此画的评论较为合理的是A是反映14世纪杭州市景的一手史料B是反映当时欧洲人中国观的一手史料C是反映当时欧洲城市景观的一手史料D就史料意义而言,无任何可利用价值参考答案:B18. 对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的“三民主义”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B反映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发生了伟大

13、的转变C其矛头直指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D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参考答案:A19.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D.文学革命的影响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机关报成了新闻传媒的主体,报纸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故A项错误;它

14、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故B、C两项错误。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显然这与19001911年的题干时间不相符合,故D项正确。20. 德意志帝国根据宪法规定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开始于( ) A1689年 B1870年 C1871年 D1875年 参考答案:C21.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参考答案:B22. 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面临的国内形势是( )A百团大战胜利,振奋全国人民精神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D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