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范文集锦10篇例文3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248000358 上传时间:2022-01-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方案范文集锦10篇例文3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工作方案范文集锦10篇例文3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工作方案范文集锦10篇例文3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工作方案范文集锦10篇例文3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工作方案范文集锦10篇例文3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方案范文集锦10篇例文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方案范文集锦10篇例文3(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方案范文集锦10篇工作方案范文集锦10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当、圆满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行少的,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详细、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安排。方案应当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工作方案10篇,欢迎大家共享。工作方案 篇1各学院:依据省教化厅关于开展20xx年学生资助宣扬系列活动的通知(x教助函20xxx号)以及我校实际,为切实关切和帮扶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资助育人,将开展20xx年学生资助“百千万”走访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领导各学院成立由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为成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户走访工作组,详细负责本院家庭经济困难

2、学生的走访工作。二、走访对象我校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以及20xx年已被我校录用并经媒体报道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重点走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特殊是20xx-20xx学年未被认定为困难生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特困的学生、特别群体学生(单亲家庭、孤残家庭、学业困难、心理问题等学生)、家庭发生重大突发变故申请临时困难补助的学生等。各学院走访人数不少于本院家庭经济困难过助学生总数的%(详细名额安排见附1),其中实地走访各学院不少于人。三、走访形式(一)实地走访学院要结合校领导慰问暑期社会实践队、招生宣扬以及就业市场拓展等活动统筹支配,确定走访路途。依据走访对象分布状况,学院之间可

3、以联合组队,可以选择到受助学生家中及所在地的基层组织(乡镇、居委会、村委会)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受助及建档立卡学生等状况。(二)召开座谈会暑假前、开学初,各学院可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参与座谈会学生要涵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及享受各类资助的学生。参会人数不低于本学院受助学生总数的%;(三)受助回访依据学生家庭实际状况,本着便利、快捷、好用的原则,可通过电话、信函等传统方式和微信、QQ等新媒体方式回访学生家长,表达关切和问候,回访人数不少于本学院受助学生总数的2%。四、走访任务(一)宣扬国家、学校资助政策;(二)调研对我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看法和建议;(三)驾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地方

4、政府对该家庭的帮扶状况;(四)反馈当前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五)资助走访对象及家庭。五、走访经费(一)学校慰问金按各学院认定的困难生总人数%比例乘以每人400元标准进行下拨,此项经费主要用于实地走访慰问;(二)各学院可依据走访学生的困难程度和学生家庭实际确定慰问标准。六、走访支配(一)制定走访方案(6月0日前):学院探讨、制定走访方案,确定走访对象,并于6月0日(周五)17:00前将走访支配表(附2)(电子版、纸质版各一份)报送至学生资助中心;(二)组织实施走访(9月0日前):各学院利用暑假时间开展实地入户走访,在放假前或开学初可以辅以开展座谈会、信函、电话等形式的回访;(三)撰写回访总

5、结(10月1日前):各学院要对回访工作刚好进行总结,并于10月1日(周五)17:00前将活动总结(纸质和电子版各一份)报送至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中心;以上材料电子版发至xszzgz校内邮箱,纸质版(学院盖)送至秀校区高校生活动中心07室。七、走访要求(一)细心支配。各学院要高度重视,仔细制定走访方案,细心设计入户走访路途,留意走访中的交通平安和人身平安。(二)肃穆纪律。各学院在组织走访中要做到节俭务实,作风正派,清正廉洁,严格遵守中心八项规定,严禁借机走访景点,坚决杜绝接受家长宴请、接受家长以任何形式赐予的实物或托付家长办事、向家长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任何承诺等。(三)务求实效。各学院要对走访学生

6、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深化了解,确保精准资助。同时,还要将走访工作与学生资助、学生心理健康教化、学风建设、诚信教化等工作紧密结合。各种形式的走访及补助经费的发放原则上要在九月底前落实到位。(四)考核表彰。各学院要仔细开展走访活动,走访工作将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学校将对考核优秀者进行表彰。联系人:x联系电话:x校内邮箱:xx学生工作部(处)20xx年6月26日工作方案 篇2一、评审小组1.领导小组成员为:zz职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z。评定小组成员为:zz二、评审程序公开述职、材料打分、公开展示教化教学和教科研成果、民主测评、择优举荐、公示等程序三、评分细则(一)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它工作

7、方面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 (15分) 其他工作 (10分)年度考核 (10分) 综合表彰(任现职以来) (5分) 教龄 进档 学历 农村任教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6分。年度考核优秀每次2分。表彰、嘉奖、记功,镇校级每次1分,市(区)级每次2分,z市级每次4分,省级及以上每次5分(其中镇校级累计不超过2分)各类与教化教学工作及申报人员岗位职责有关的单项表彰。市(区)级每次1分,z市级每次2分,省级及以上每次4分。从事教化教学工作至今每年0.5分。任现职至今,进档职龄每年0.5分。作为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另加1分。探讨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3分,博士学位4分。从教以来在农村任教满三年的加1

8、分、满5年的2分,满8年的加3分。市(区)内支教1年1分,跨市(区)支教1年2分,跨省支教1年3分(二)教学工作项目 累计分值 细则循环教学 6 任现职以来有过两次循环或教过两次初、高三以上的6分;有过1次循环教学的4分;无循环教学或未教过高、初三的2分。高初三不开设的课程按最高学段任教3年以上的6分,不足的每少一年减1.5分。只有初三开设的学科任教5年以上的6分,不足的每少一年减1分。教学效果 5 任现职以来,同类班级四个班以上的,期中、期末考试3次以上第一名或1次第一6次其次的或2次第一3次其次的5分,次数不足相应减0.5分次; 从未获得过第一其次的最高不超过3分;中途接班且进步明显的加1

9、-3分;不参与考试的学科按平常上课表现及与本组其他老师比较给分。工作量 6 任现职以来,每学年每周标准课时(不含年级系数)超12节的6分,10-11节的5分,8-9节4分,6-8节的3分,6节以下的2分,教学工作量不足12节有其他协助工作量累加的最高不超过5分。(有部分学年工作量达不到以上标准的计算均值)劳动纪律 3 任现职以来,无病事假的抽查全到的3分;有过请假自己支配好课务的的减0.1分天,学校支配课务的减0.2分天;抽点未到减0.2分次.;有过上课迟到或早退的减0.5分次;有过旷课或旷职的减1分次.。教案 2 教学工作检查教学案上二次备课充分,教学反思全2分;其余1分老师基本功竞赛 3

10、任现职以来,参与课堂教学和老师基本功竞赛获奖。课堂教学省级及以上3分;大市级2分次;市区级1分次,校级0.5分次;基本功竞赛省级及以上1.5分次,市级1分次,区级0.5分次,校级0.25分次。学生满足度 2 任现职以来,学年度课堂测评学生满足率均为95以上2分; 94-90的1.5分,89-85的1分,85以下0分。其他 2 编写校本教材的主要编者,完成任务得到学校确认的2分;任教其次选修课,有地点有学生有教案有成果评定2分;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参与探讨性学习课程指导,校“三进”工作有方案有过程有成果展示有总结的2分;(三)教科研方面1.公开课教学(6分)省级以上公开课(5分/次)地市级公开课(

11、4分/次)县市级(市直)公开课(2分/次)校级公开课(1分/次)(不超过3分)总分(累计不超过6分)注:1.申报时须供应活动通知、活动支配方案、公开课教案以及评课议课记录等详实的佐证材料原件,并经组织单位确认或市(区)以上教科研部门认可。2.同一课例以最高级别计分。2.发表获奖论文或参编教参(10分)核心刊物(8分/篇)参与z市级及以上编写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5分)省级以上公开发表(5分、篇)、获奖或专题研讨沟通作品(3分/篇)市级公开发表(3分/篇)、市级获奖或专题研讨沟通作品(2分/篇)总分(累计不超过10分)注:1.同一篇论文以发表或获奖级别最高的计算一次,不重复计分。2.获奖论文必需

12、是由教化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教研室、教科所、电教馆以及教化学会组织评奖并发文公布的。3.教学改革及课题探讨工作(10分)(1)教改:参与教改试验取得肯定效果,教化教学阅历在县级及以上范围沟通推广的5分;国家级阅历沟通(5分/篇)省级阅历沟通(3分/篇)大市级阅历沟通(2分/篇)市直学校级培训、阅历沟通(1分/篇)校级阅历沟通(0.5分/篇)(不超过2分)总分(累计不超过5分)(2)课题探讨。参与课题探讨,并取得肯定成果的5分。国家级课题(5分/篇)省级课题或国家子课题探讨(4分/篇)市级课题探讨(3分/篇)市直学校课题探讨(2分/篇)总分(累计不超过5分)主持人5分主持人4分主持人3分主持人2

13、分一般参加4分一般参加3分一般参加2分一般参加1分课题探讨开题的1/3单项分值、中期得2/3单项分值、结题得5分。说明:1.教科研课题要求为市(区)级以上教化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审批立项的课题。参与课题探讨的需供应课题名称和相关佐证材料;且必需有课题探讨报告。2.论文、教改、课题探讨、讲座及阅历沟通不得重复计分。3.所报课题以自己认为可得最高分的课题为依据得分。(四) 教化工作1.教化管理从教以来,担当班主任3年(一级)、6年(高级)以上、(任现职2年)满分6分。班主任年限不足者,以0.5分/年计入。从教以来,担当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教研组长以上干部等教化管理4年(一级)、7年(高级)以

14、上(现职3年)满分得6分。指导学生社团、课外活动小组,4年(一级)、7年(高级)以上(现职3年)满分得4分。年限不足,以0.5分/年计任现职以来担当前二项工作2年以上每加1年加0.5分现职以来担当备课组长0.5分年,累计不超过2分现职以来担当团委委员、工会委员、学生会干部0.5分年,累计不超过2分现职以来,参与宿舍值班管理1分年(累计不超过2分)现职以来帮助政教处组织综合活动05分次(累计不超过2分)总分(累计不超过10分)2.教化实绩(所带班级、团委、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活动小组及本人)获国家级表彰5分次获省级表彰4分次获地市级表彰3分次获县市级表彰2分次获校级表彰1分次(累计不超过4分)开设校级及以上班会观摩课或班主任培训讲座15分次。任高、初三毕业班班主任,且完成学校工作目标,1分届。总分(累计不超过7分)注:同年度获集体和个人表彰不重复计分,按得分高的计。3.学生获奖(任现职以来辅导学生参与各级教化主管部门或学校组织的非学科类竞赛获奖。)省级以上1.5分人次(一等奖加0.5分人次)地市级1分人次(一等奖加0.5分人次)县市0.5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