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精美教案

专业****件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1.91KB
约8页
文档ID:247655606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精美教案_第1页
1/8

语文园地三课题语文园地三课型语文园地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积累节气谚语教学重点1.积累节气谚语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教学难点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叶圣陶经过细致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有句俗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想体验一下吗?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新课教学(   )分钟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交流平台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完成填空)《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建造住宅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来描写,如:扒、搬、踏、推、铺作者进行了 的观察,才能写得这么准确?(出示课件2)《爬山虎的脚》中表示时间的词:不过几天、后来,说明作者不但细致观察,还 观察了一段时间,把爬山虎的脚写的这么详细。

出示课件3)“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 到的,“安静”是作者用 到的,“弹琴”是作者用 到的出示课件4)(板书设计:细致 连续 眼睛看 耳朵听 心想)片段一:灰鹤在沼泽地上开舞会,它们围成一圈,起初用两条长腿蹦高,后来越跳越上劲:索性大跳特跳起来了那奇形怪状的花步子,真能把人笑死!转圈呀,蹿跳呀,打矮步呀——活像踩着高跷跳俄罗斯舞!片段二:街上出现了一些大苍蝇,他们身上蓝里透绿、闪着金光.它们跟秋天一样,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它们还不会飞,只能勉勉强强用它们的细腿在墙壁上爬摇摇晃晃的片段三:叩头虫在表演它那晕头转向的把戏——把它仰面朝天放着,它就把头吧嗒一点,蹦个高儿,在空中翻个跟头,一直落在地上,站的好好的以上片段均选自法布尔的《森林报》这都是作者认真观察才写出来的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首先,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准确必须进行认真观察;接着,要想写出事物的变化,还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后知道了观察时要动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舌头长和用心想等。

2.词句段运用 (1)把下面的字组词,体会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出示课件5)A.大声朗词语狗窝 鸟窝 鸟巢 猪圈 猪棚 马厩 马棚鱼塘 B.思考并说一说它们的用法相同吗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如:“马圈”“马棚”一个词还有另一种说法我们写作时要注意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6)A.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B.理解加上“逐渐”“最多”的不同含义师:一个句子加上不同的词含义含义也不相同逐渐:在第二句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使句子更加具体最多:表示程度,在第二句中写出了蟋蟀住宅的深度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一些句子加上某些限定的词语更加准确表达意思板书:有些词语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3.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1)朗读谚语2)解释谚语的含义3)学生读读背背(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谚语板书设计:表示节气的谚语)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了解观察的作用的大概方法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意思会更具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语表达更加准确、具体,还学习了一些谚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内容 完成填空语文园地 细致 连续 眼睛看 耳朵听 心想 有些词语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 表示节气的谚语教学反思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如在“交流平台”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完成填空,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知识2. 美中不足的是,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学生对这谚语很陌生,但我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备课素材【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气象谚语1.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大雨不久就来到2.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3.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4.谷雨不雨,交回田主5.泥鳅跳,风雨到6.东虹日头,西虹雨7.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8.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9.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10.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语文园地三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引导学生交流、总结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从而明确只有细致、连续、调动多感官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写得准确形象。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区分动物住所的不同名称,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丰富性,引导学生积累并在生活中运用二是通过比较,体会表达的准确性,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日积月累”是一组气象谚语意在引导学生学习先民智慧的结晶,积累谚语, 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四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和难点进入了对文本的理解这是一个艰难的瓶颈期,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抓中心句、中心词、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等深层理解文本的能力都将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这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对文章进行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领孩子逐步体会理解文章的方法交流平台”这一板块的内容是要学生养成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孩子慢慢领悟消化词句段运用”主要是抓住一些描写准确生动的语句,让学生在品读感悟中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要重点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具体,为习作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3.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4.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过程与方法】先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采用集中讨论的形式梳理总结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再联系生活,体会关于动物住所的不同名称,抓住一些句子在对比中仔细品味,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长期观察的习惯,以及对自然生物的热爱之情重点1.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2.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难点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2.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2课时第一课时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2.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重点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2.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难点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一、交流平台1.回顾课文,说说本单元课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表达准确生动的语句2.出示“交流平台”的三个例句,先朗读,再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蟋蟀及它的住址写得那么细致、具体?3.结合阅读泡泡中的提示,小组讨论、交流4.教师小结:细致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的细节,持续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调动多感官留心观察才能察觉易被忽略之处。

二、词句段运用1.出示教材中上下两组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厩”的读音2.根据示例,学生初步感知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表达3.连一连1)教师出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知“圈、厩、棚”等动物的住所2)学生尝试连线3)教师订正4.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更多类似的词语三、布置作业预习“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和“日积月累”部分交流平台  连续细致地观察词句段运用 “家”的不同说法第二课时1.通过比较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2.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重点1.比较不同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2.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难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事物写清楚、具体一、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连续细致地观察的好处,了解了动物们的“家”的不同说法,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词句段运用,比较一些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二、词句段运用1.出示句子,学生自主朗读,初步感知每组句子意思有所不同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2)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2.小组讨论交流:(1)教师引导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逐渐: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一点一点儿变灰的最多:点明了蟋蟀的住宅最深的范围,不超过九寸2)学生说说每组两个句子意思的不同3.在充分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整体朗读,进一步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1)读“逐渐”时,可以通过拉长语音,感受时间推移的过程2)读“最多”时,可以加重语气,体会对蟋蟀住宅描写的精准4.教师小结:这两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5.请学生说说类似的例子三、日积月累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材中的语句,要求读正确2.指名学生读语句,纠正字音3.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4.交流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立了秋,把扇丢:指立秋后,天气转凉,不再需要用扇子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天气冷热多变,人们穿衣服没有一定之规,有的人捂得严实,有的人则穿着轻薄夏雨少,秋霜早: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就要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下了多场秋雨后天气就冷得该穿棉袄了。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八九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天气还温暖如春,俗称“小阳春”5.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谚语词句段运用 表达准确日积月累 气象谚语教学中只要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