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平顶山鲁山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spr****hai 文档编号:247214507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月下旬平顶山鲁山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月下旬平顶山鲁山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月下旬平顶山鲁山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月下旬平顶山鲁山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月下旬平顶山鲁山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月下旬平顶山鲁山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月下旬平顶山鲁山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测试卷(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月下旬平顶山鲁山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A、直接感知事物B、间接经验C、学生的实践活动D、交往【参考答案】B【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书本或者前人既有的经验进行。受制于时间和精力,学生大多时候通过间接经验认识世界。2、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先升后降趋势D、先降后升趋势【参考答案】A【解析】: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

2、出上升趋势,因为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3、教学从本质上讲是()A、一种认识活动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的教学活动D、智育活动【参考答案】B4、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参考答案】D【解析】: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中的巩固性原则。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读、写、唱唱、跑、跳读、跑、跳读、写、算【参考答案】D6、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

3、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规律为其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的总称。7、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制约的标志。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C、文化传统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参考答案】C8、最早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D【解析】: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实在论哲学、观念心理学和五种道德伦理观的基础上的。9、中国

4、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参考答案】C【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10、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参考答案】B【解析】: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1、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A、政治立场和观点B、政治思想品质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D、品德【参考答案】D【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

5、、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12、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参考答案】D【解析】: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1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洁性D、交往性【参考答案】B14、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参考答案】C15、“授人以台仅供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6、说明教学中应重视()。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参考答案】B【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1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

7、。故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17、我国古代众派学说中,主派“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的主派。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参考答案】C18、学记提出了“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观点,下面哪一条原则体现了这观点()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参考答案】D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乍主张()。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教育万能论【参考答案】B【解析】: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20、课程评价中,目标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布鲁纳C、布鲁姆D、泰勒【参考答案】D21、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是重要的

8、,形象是高大的,这充分体现了家庭教育具有()。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参考答案】C【解析】: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22、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参考答案】B23、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参考答案】A【解析】: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24、我国小学德育

9、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劳动D、少先队活动【参考答案】A2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参考答案】B【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6、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C、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D、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参考答案】D27、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称()。A、讲授法B、实验法C、参观法

10、D、演示法【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演示法的含义,即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28、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参考答案】C【解析】: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29、依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A、探究性活动B、发现性活动C、训练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参考答案】C30、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内容B、学生C、教育目的D、各种标准【参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群众性活动B、以人为核心C

11、、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E、班级授课制【参考答案】A,C,D课外活动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2、家庭环境的效应表现在()。A、家长的职业类别B、家长的期望水平C、家长的文化程度D、家庭的自然结构E、家庭的气氛【参考答案】A,B,C,D,E3、新课程以()为理论基础。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B、多元智能理论C、自然主义理论D、实践主义理论【参考答案】A,B4、班集体的特征有()。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D、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参考答案】A,B,C,DABCD四项均为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5、联合国儿童权

12、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参考答案】A,C,D,E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6、小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的发展水平。A我国的国情B社会政治C经济D文化【参考答案】B,C,D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7、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有()。A、布鲁纳B、

13、施瓦布C、卢梭D、布莱梅尔德E、弗莱雷【参考答案】D,E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E、个别差异性【参考答案】A,B,C,D,E9、人的身心发展包括哪两个方面?()A、生理的发展B、心理的发展C、情商的发展D、道德的发展【参考答案】A,B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10、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D、提早自立原则E、无歧视原则【参考答案】A,B,C,E联合国提出的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三

14、、填空题1、美国的2061计划主张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只学十几门精选课程,这反映出国外课程改革的课程内容 _ 趋势。【参考答案】综合化2、从全体被研究对象中,按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资料推论总体状况的调查方式是_。【参考答案】抽样调查3、教师的劳动特点包括( )、( )、( )、长期性。【参考答案】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4、_的_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看做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参考答案】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5、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学生和_是最基本的要素。【参考答案】教师6、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德育方法是_法。【参考答案】锻炼7、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在_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_活动。【参考答案】课堂教学正规教育8、_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参考答案】教学目标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