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王河高级职业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7113011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王河高级职业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王河高级职业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王河高级职业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王河高级职业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王河高级职业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Na)r(Al)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C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D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参考答案:C略2. 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

2、法正确的是(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参考答案:答案:C 考点:化学用语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解析:由题上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气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放出的热量为270kJ,而从气体的氟化氢转化为液态的氟化氢还要放出热量,所以热量应大于270kJ,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

3、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相关知识点归纳: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描述、等质量的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多,H越小;、等质量的气态硫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时放出的热量比固态硫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时放出的热量多,H越小;、等质量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多,H越小;、都生成气态水或都生成液态水的前提下:同一含氢燃料(N2H4 、CH4 、C3H8)完全燃烧,燃料的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H越小;、都生成气态水或都生成液态水的前提下:同一含氢燃料(N2H4 、CH4 、C3H8

4、)完全燃烧的比不完全燃烧的放出的热量多,H越小。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可能存在其它化学键B在氧族元素(O、S、Se、Te)的氢化物中,水的沸点最低CNaHSO4、Na2O2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晶体的熔点:金刚石碳化硅单晶硅参考答案:D略4. 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B C . D参考答案:C略5. 参考答案:D6. 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镁电池成为人们研制的绿色原电池,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式为:xMgMo3S4放电充电MgxMo3S4,在镁原电池充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Mo3S4发生还原反应B阴极反应式为:xMg22xe=xMgCMg发生氧化反应D阳极反应式为:Mo3S42xe=Mo3S参考答案:B略7. 根据相关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A22D = 2AD2 则氧化性:D2 A2 B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C若某非金属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则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若弱酸HA的酸性强于弱酸 HB,则相同条件下,相同浓度钠盐溶液的碱性:NaA NaB参考答案:答案:D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B同一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C在CCl4、PCl3、HCl中各原

6、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D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是反应物分子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参考答案:答案:D9. 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H2(g)Cl2(g)=2HCl(g)HQ1H2(g)Br2(g)=2HBr(g)HQ2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Q1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1 mol 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D1 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HBr(l)具有的能量参考答案:AD略10. 下列冠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有三中同分异构体C

7、氨基酸、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参考答案:DA项: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错误;B项:C4H10只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一种是正丁烷,一种是异丁烷,错误;C项: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正确。11.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图用于稀释浓硫酸C装置可用于分馏石油 D装置可用于收集氢气参考答案:D略1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SO2气体通入溴水中使溴水褪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证

8、明葡萄糖有还原性 CBrCl与Br2、Cl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BrCl+H2O=HBr+HClO D在Al(OH)3胶体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衔有沉淀后沉淀溶解参考答案:答案:C13. 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ClO I2SO42 B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D次氯酸钠可以与亚硫酸钠共存参考答案:答案:D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B用稀双氧水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

9、毒C碳酸氢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D为减弱温室效应,除了减少CO2排放外,还可将CO2转化成其它可燃物质 参考答案:A15. 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200mL 1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得到的铁的质量为 ( ) A11.2g B5.6g C2.8g D22.4g参考答案: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5分)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

10、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c将NaClO3氧化成ClO2 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 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

11、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 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选填序号)。aNa2O2 bNa2S cFeCl2 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参考答案:(15分) 4mol/L(2分) b(1分) 2NaOH+2ClO2+H2O2 2 NaClO2+2H2O+O2(2分);防止H2O2分解(2分) 连续测定吸收塔内溶液的pH(3分) a (1分) b、e、d(2

12、分),重结晶(2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1分)已知:某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的平衡常数。(1)现有总压1atm下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同状态下H2密度的34.5倍,求平衡常数KP。(2)如将这些气体全部用水吸收转变为HNO3,需用同压下几倍体积的O2?(3)如将这些氧气预先和NO2、N2O4相混合(设O2和NO2、N2O4不反应),总压仍为1atm,其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为同状态下H2的多少倍?参考答案:(11分) (1)(3分) 混合气体分子量为:34.5269 (1分) 即 (1分) KP0.5 (2)(3分) 设有1molNO2,1molN2O4,共可折合为3molNO2 (1分)需O2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