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转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7112836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转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转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转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转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转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微时代”,读什么? 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随之一起入侵人们生活的,是基于这一平台的公共账号,据推测,其数量已经超过250万个。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让“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

2、,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甚至原地踏步。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

3、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有人说,世界上种种变动中的关系,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而让人欣慰的是,这两种循环是可以转化的。在微信阅读可能出现的循环状态中,只要有一方愿意迈出一步,就会改变其发展的走向。对于读者,或许是走出心灵之宅,克服懒惰或是畏难,努力寻找“高一层次”的阅读,去理解那些你或许不同意的观点、去欣赏那些你或许不喜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发现那一片“林中空地”。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需要

4、的则是保持恒定的审美和价值,在分析与把握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 希望那些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以及那些不远的未来将会发生的更多阅读变革,在改变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注】红楼梦第九回:回目为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微信阅读人数众多,多到可用亿计,已经成为被很多人认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B读者订阅的都是其感兴趣的,特别喜欢的内容,这决定了其阅读必然是极其舒服的阅读。C读者的口味被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他们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

5、阅读偏好。D微信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但问题多多,需要正视并将其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2)下列对现阶段“微信阅读”的危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信阅读很可能令读者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固化,使一些读者获得的精神享受是肤浅的。B对看不懂、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订阅、不看,长此以往,读者自然难以拥有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C微信阅读给读者提供了“揭秘”“爆料”“有染”等饭局上的谈资,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D微信阅读多涉及没有多少营养的劝诫、感悟等,读的时间久了,会让读者患上精神营养不良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的微信阅读提供的产品虽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为读者健康成

6、长着想的产品不多。B作为读者,如果能够主动去欣赏那些自己或许并不喜欢的表述,那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C微信阅读的提供者,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实际上就是一味迎合读者阅读趣味的表现。D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必定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参考答案:答案:(1)D(2)C(3)D【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解答】(1)A是就微信阅读人数和其

7、地位而言的,B项是就读者订阅的内容而言的,C项是就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努力迎合读者偏好而言,此三项都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而不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故选D(2)C“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全团结”无中生有。(3)D“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错,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植物也反恐进入一个危险地方,带一只专门嗅炸弹的警犬,还不如带片叶子更好使。因为研究发现,目前植物对炸药的探测能力与狗相当,甚至更好。植物在整个生物界中是最基础的一类生物,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装点并美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发现了

8、植物的新用途,把植物的基因改造后用来反恐,可以发现那些隐蔽的炸弹。培育出反恐植物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女生物学家居恩?梅德福特等人,她利用植物的自卫反应机制找到了探测炸弹的新方法。梅德福特表示:“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因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而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人类也因此失去了对环境的敏感性,不能预测来自周边环境的危险。为此,人们不得不借助一些外界的力量,比如器械和其他生物。”虽然植物没有像动物一样的感觉器官,也不能像动物一样四处奔跑,但是它们也能感知环境,并能趋利避害,人们可以用植物的这种特性来监测环境。研究人员还通过基因工程改变了植物的自然示警程序,使植物在发现空气中或土壤中有特定化学

9、物质时,能以叶子变色的方式向人们报警。梅德福特表示:“植物不会主动躲避威胁,它们只能发展出复杂的系统,探测和回应四周的环境。”梅德福特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令植物能探测到人们指定的物质,并以人人都看得见的方式回应。在植物DNA中有一种受体蛋白,在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刺激物时,就能释放萜烯类化合物,使叶子的表皮增厚,叶片的颜色也随之改变。目前,梅德福特培育出一批能反恐的拟芥兰,可检测由黄色炸药制成的炸弹。经过测试,这些植物在检测到空气中哪怕一丁点的黄色炸药时,就会出现变色反应,大部分拟芥兰的叶片变黄。也有少部分拟芥兰的叶片变成白色,这是梅德福特认为的最佳变色效果。在测试中,当炸弹拆除之后,植物又会由

10、白色变为绿色。研究人员利用电脑软件重新设计植物的受体蛋白质基因使其能对特定的污染物或炸弹做出反应。一旦植物发现危险物后,内部信号就会促使叶子转变为白色。反恐植物并不需要特定的植物,通过基因改造后的植物都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能同时探测多种化学物质。尽管反恐植物目前对于周围环境中的炸弹需要几个小时才有反应,但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完善对反恐植物的基因设计,希望能使反应时间减少到几分钟。梅德福特的研究成果吸引了军方和环境等多部门的关注,军方希望用反恐植物来探测炸弹,而环境部门则希望用反恐植物来监控环境污染目前,美国军方为这个项目增加拨款,希望研究人员缩短植物对炸弹的响应时间,并让更多的反恐植物变白而不是变

11、黄。将来,人们进入危险区域,只要带株反恐植物,就可以预知来自炸弹的威胁。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官员表示,这项新技术几年后可能就会应用于各大机场。美国海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则表示:“设计用于检测炸药的植物哨兵,最终可能会帮助军队免受简易爆炸装置袭击。”8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反恐植物变色原理”的一项( ) A基因工程改变了植物自然示警程序,使得植物接触化学物质时,改变了叶子的颜色,向人示警。 B因为植物不会跑,无法躲避威胁,就进化出非常复杂的系统以探测和回应周围的环境。 C植物DNA中的受体蛋白,在感受到威胁性的刺激物时而释放萜烯化合物,从而使叶子表皮增厚,叶色改变。 D反恐植物对特定污染物或炸弹将会作出

12、反应,一旦发现危险,内部信号就会使叶子转变颜色。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因为人类既失去了对环境的敏感性,也不能预测来自周边的危险,也就迫使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壮大。 B梅德福特认为拟芥兰叶片变成白色比变成黄色的效果要好,主要的原因是白色比黄色更耀眼。 C无论是何种植物,只要通过基因改造,都能够在一些地方,例如在反恐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D利用植物特性进行反恐这项技术将在几年后应用于各大机场,届时,机场的安检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高。10根据文意,分条概述 “反恐植物”为何会受到人们的青睐。(3分) 参考答案:8. B(详解:反恐植物变色原理是人类改变植物的基因,使其对特定的

13、物质做出反应,并且用醒目的变化发出警示。B因果关系不成立,并且B项更多的是在讲一般植物的特性,而文中是说的是反恐植物-在人类干预下的植物。)9. C(详解:据原文“反恐植物并不需要特定的植物,通过基因改造后的植物都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能同时探测多种化学物质”判断正确。A项因果颠倒了;B项无有生有,主要原因是植物本身有黄色叶片;D项文中这项新技术几年后可能就会应用于各大机场,应用是一种可能而非肯定。)10. 探测能力强应用范围广使用携带方便(分析:与“探测能力强”相对应的段落是第一段“植物对炸药的探测能力与狗相当,甚至更好”与第七段“能同时探测多种化学物质”;而“应用范围广”是从第八段“引起多部

14、门的关注及军方、环境等部门的希望”与最后一段“应用于机场”概括出来的;“使用携带方便”是从最后一段“人们进入危险区域,只要带株反恐植物,就可以预知来自炸弹的威胁”和“最终可能会帮助军队免受简易爆炸装置袭击”总结出的。)3.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朱竞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

15、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和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作家王蒙也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实。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