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六安市顺河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7080431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安徽省六安市顺河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安徽省六安市顺河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安徽省六安市顺河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安徽省六安市顺河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安徽省六安市顺河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中写到: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足够到他和他的家人用锄头能够耕种得过来),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中国农民)几乎会无法养家糊口。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对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认可 个体家庭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 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 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A B C D参考答案:B2. 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

2、评价时,发生了分歧: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参考答

3、案:B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成几个相对封闭的地区参考答案:C4.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A.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 B.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C.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D.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参考

4、答案:B5.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繁荣。南翔镇是著名棉布贸易中心,“地不产米,仰食外郡”。盛泽镇“四乡农民,重织轻耕”,盛泽丝绸畅销海内外。这些现象表明该地区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出现早期工业化特点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农民已率先成为市民参考答案:B材料表明南翔镇和盛泽镇手工业发展,纺织业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体现了早期工业化城镇的特点,B符合题意;A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C不正确;D与材料信息无关。6.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此语主要是针对()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C中央

5、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参考答案:C7. 贝多芬崇拜拿破仑为英雄,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把英雄交响曲的题词改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由此可知贝多芬A.反抗法国侵略的民族意识 B.对自然与人类心灵的描绘C.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 D.对社会黑暗与丑恶的揭露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根据材料,贝多芬反对“拿破仑称帝”,故A项错误;英雄表达了对拿破仑的“崇拜”,故B项错误;贝多芬反对“拿破仑称帝”,表明他向往自由、民主、平等,故C项正确;该作品表达了对心目中的英雄的歌颂,故D项错误。8. 1911年6月,梁启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出:“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革命论,诚不能自完

6、其说;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非革命论,其不能自完其说抑更甚。政府日日以制造革命党为事,日日供给革命党发荣滋长之资料,则导全国人心理尽趋于革命亦宜。”材料反映了A.清政府倒行逆施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B.梁启超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宪政转型C.梁启超主张由改良转向革命D.民主共和国思想广泛推动革命进入高潮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材料中“1911年6月”即辛亥革命前夕;梁启超在反对革命思想的同时,指出“政府日日以制造革命党为事,日日供给革命党发荣滋长之资料,则导全国人心理尽趋于革命亦宜”,即清政府倒行逆施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和平宪政”的主张,故B项错误; C项所述与

7、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9. 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的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C.经济转型加速思想近代化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反映了在明末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市民阶层的基本认识,故B项正确;世俗化不是明末儒学的主流,明末儒学的主流应是理学思想,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思想

8、变化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出思想的近代化,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学思想而不是市民文学,故D项排除。10.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首先应该进行的是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维新变法参考答案:C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军事和近代科学技术;第二阶段: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第三阶段:学习西方启蒙思想及文化。而作者认为变革应从思想开始,因此选C。11. 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

9、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参考答案:A12. 20世纪,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制裁了日本对中国东北三省的侵略行径B.联合国安理会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C.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美苏两国妥协的产物D.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维护了欧洲和平参考答案:B13. “天文分野”就是将周天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自史记天官书将二十八宿分别对应汉武帝十二州地理系统之后,中国就形成了“分野止系中国”“而

10、环海四夷概不与焉”的文化地理观念。明清时期却将台湾、西藏、新疆也纳入中国传统分野体系中。这反映A.中国天文地理学研究有新的发现B.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天文地理学研究C.“分野止系中国”传统天下观被冲破D.中国的国家疆域与政治主权的延伸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将台湾、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纳入中国传统分野体系是国家疆域扩大的体现,也是国家政治主权向以中原为中心的周边扩展的体现,故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无法体现天文地理学研究的新发现,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天文地理学研究,排除。C项,“分野止系中国”“而环海四夷概不与焉”的文化地理观念正反映了以中国为中

11、心的传统天下观,排除。14. 中国古代的文官凭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结成小集团,有学者概括称之为“姻谊”、“乡谊”、“年谊”等。例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中有:“你我年谊世好,就如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其中的“年谊”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参考答案:B略15. 西汉以前中国都城布局坐西朝东,东汉以后都城布局改为坐北朝南。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制度演进 B主流思想变化C商品经济发展 D气候条件改变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西汉以前沿袭宗法制的礼制以东向为尊,都城坐西朝东,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为推崇皇权,规定皇帝在都城的南郊进行祭天大典,汉代后

12、都城布局为坐北朝南,影响城市布局变化的是政治制度的演进,故A项正确;从西汉武帝开始,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没有大的改变,故B项错误;汉代经济发展但不是影响城市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气候条件改变不是影响城市布局改变的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16. 中国古代的某类绘画不与中国画的三门之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笔、写意有所区分。它是中国绘画范围中山水、花鸟、人物画的交集。陈衡恪认为其创作须具备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以下画作与此吻合的是A.B.C.D.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画艺术。题干所述为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其通常取材于山水、

13、花鸟、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结合。A项为人物画,C项为宫廷画,D项为风俗画。B项画作体现了文人情趣,符合题意。17. 陈启沅于1873年创办一家机器缫丝厂。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厂房占地约为144公顷,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有1500多工人,95%都是女工。由此可知A.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诞生B.当地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C.当地自然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D.西方民主思想在华广泛传播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修建厂房占用土地,以及附

14、近大量农民成为工厂的工人来看,“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给当地自然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故答案为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在外商企业诞生,排除A项;“继昌隆”缫丝厂是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不是手工工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思想”,排除D项。18. 晚清政府尽管在经济改革上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激进和开放,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则犹豫摇摆和缺乏远见。下列议论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B“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C“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D“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参考答案:D试

15、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涉及到得是“经济改革上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激进和开放,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则犹豫摇摆和缺乏远见”可知是指晚清政府在经济改革中取得一定成就,政治改革却徘徊不前,这和洋务运动时期经济上采用大机器生产,但是政治上坚持“中体西用”观点相似,正确的答案是D项,A项侧重优先发展政治改革,排除,BC项中没有涉及到政治改革,排除。19. “火烧阿房宫”的真假在历史上素有争论,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阿房宫未成”,杜牧阿房宫赋则写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得出结论是“阿房宫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并不存在”,据此下列理解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