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分解过氧化氢法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47077858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2分解过氧化氢法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3.2分解过氧化氢法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3.2分解过氧化氢法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3.2分解过氧化氢法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3.2分解过氧化氢法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2分解过氧化氢法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2分解过氧化氢法同步分层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3.2分解过氧化氢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作业(人教版)一、单选题1用酒精灯加热下列物质,没有氧气放出的是A氯酸钾B高锰酸钾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D二氧化锰2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A产生更多的氧气B使氯酸钾分散而使受热均匀C防止试管炸裂D改变氯酸钾的分解速率3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4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以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都需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都需要加热都是利用含氧物质分解制取氧气实验所需仪器都相同ABCD5

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过氧化氢水+氧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铝 + 氧气氧化铝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6下列方法都可用于制取氧气,但其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B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7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无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B反应前后性质不变C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使用催化剂可以得到更多的生成物8常温下在试管中放入碘和铝粉没有什么变化,滴入几滴水后,观察到发生剧烈反应,还能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铝+碘 碘化铝”,则水的作用是()A氧化作用B提供热量C催化作用D分解作用9小华采用

3、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等量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D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二、填空题10反应原理:_。11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_,而本身的_和_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_。12分解反应:由_物质生成_或_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13特点:_。14原理:利用液态空气中液氮(-196)和液氧(-183)_的不同,采用_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开来。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提

4、示:分液漏斗可以防止气体外逸)(1)写出图中标号d的仪器名称_。(2)a中的药品是_;(3)请说明如何改正装置中的两处错误_、_。三、推断题16某黑色固体A和白色固体B共热生成C和D,而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将黄色固体粉末E加热后放在D物质里能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试判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E_F_四、实验题17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收集、检验的多功能装置。(1)图中甲装置常用于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2)若在乙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从_端(填字母

5、“a”或“b”)通入。(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原因可能是_(答一条即可)。18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_,_。(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_(填编号)。(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填编号)。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4)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19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

6、、的名称:_ ,_ 。(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 _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 (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_ 。(4)实验室也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装置中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 ,若选用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的优点是 _ 。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的导管口处,用来 _ 。参考答案1D【详解】A、加热氯酸钾能生成氧气、氯化钾,不符合题意;B、加热高锰酸钾能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能生成氧气、氯化

7、钾,不符合题意;D、使用酒精灯加热二氧化锰不能获得氧气,符合题意。故选D。2D【详解】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使氯酸钾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快速的分解生成氧气,并不是使氯酸钾分散而使受热均匀,选项说法不正确;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不能防止试管炸裂,选项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快速的分解生成氧气,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3B【详解】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完全反应后高锰酸钾和氯酸钾都没有剩余,所以反应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有锰酸钾

8、、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三种物质。故选B。4A【详解】过氧化氢制氧气需要二氧化锰催化,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氯酸钾制氧气需要二氧化锰催化,且需要加热,氯酸钾中也含有氧元素;过氧化氢制氧气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氯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实验所需仪器不相同;所以正确。故选A。5A【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6A【详解】A、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

9、将空气中成分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A。7A【分析】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详解】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催

10、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可能是加快,也可能是减慢,选项说法不正确;D、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8C【详解】由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看出水不是反应物,并且水能加快铝与碘的反应速率,故水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故选C。9C【详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单纯加热氯酸钾相比,质量增加,选项A错误;B、高锰酸钾分解可生成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单纯加热氯酸钾相比,质量要增加,选项B错误;C、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

11、速率,所以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选项C正确;D、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选项D错误;故选C。10过氧化氢水+氧气【详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11化学反应速率 质量 化学性质 催化作用 【详解】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12一种 两种 两种 【详解】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3一变多【详解】略14沸点 蒸发 【

12、详解】略15(1)集气瓶(2)过氧化氢溶液(3) 装置c中的左边导管插入液面下(或“装置c中的进气导管插到液面下”)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分析】(1)仪器d的名称是集气瓶;(2)该装置不加热制氧气,分液漏斗中是液体药品,所以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a中放过氧化氢溶液;(3)装置c中是用来干燥氧气,所以左边导管要插入液面以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点睛】16MnO2 KClO3 KCl O2 S SO2 【分析】根据氧气的制备和性质以及催化剂的概念分析。【详解】A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A是催化剂,黑色粉末A与白色粉末B共热生成白色

13、固体C和无色无味的气体D,D具有助燃性,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二氧化锰,B是氯酸钾,C是氯化钾,D是氧气,黄色的E在氧气中,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产生,所以E是硫,F是二氧化硫,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A是MnO2,B是KClO3,C是KCl,D是O2,E是S,F是SO2。17(1)过氧化氢水+氧气(2)b(3)收集的时刻过早或集气瓶没有装满水【分析】(1)甲装置适合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氧气,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2)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若在乙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从b端通入,故填:b;(3)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时刻过早,因为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中混有空气,收集到的气体不纯或集气瓶没有装满水,留有气泡,故填:收集的时刻过早或集气瓶没有装满水。18(1) 试管 锥形瓶 (2)C(3)bac(4)b【分析】(1)由图可知,仪器的名称为试管,仪器的名称为锥形瓶,故填:试管;锥形瓶;(2)装置C中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漏斗能通过活塞控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