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1.1《蜡烛的变化》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247077188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PPTX 页数:12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1.1《蜡烛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1.1《蜡烛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1.1《蜡烛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1.1《蜡烛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1.1《蜡烛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1.1《蜡烛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1.1《蜡烛的变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蜡烛的变化第一单元做一支蜡烛。1.将蜡块切成碎屑。 2.加热蜡屑成蜡油。3.在模子里放入一根棉芯,将蜡油倒入模子里。4.等蜡油凝固,蜡烛就制成了。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蜡块发生了哪些变化?始终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什么? 蜡块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始终是蜡这种物质。做下面的实验,观察蜡烛和纸点燃后发生的变化。点燃蜡烛,观察燃烧后的现象。 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情况。 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 将一只白瓷碗放在火焰上方烧一会儿,现察它的底部有什么。实验现象:(1)干燥的烧杯里起雾了。杯壁蒙上了一层小水滴。(2)烧杯壁上的石灰

2、水变浑浊了。(3)白瓷碗的底部有黑色物质生成。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点燃一小张纸,观察纸的变化。 纸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纸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纤维燃烧不充分,会产生炭黑,剩下的灰烬大多是植物纤维中的无机盐。燃烧时注意安全! 也可以用观察蜡烛燃烧的方法,了解纸燃烧后的部分生成物。蜡烛燃烧后产生了什么?纸燃烧后变成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纸燃烧后变成了灰烬,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

3、现象,如蜡烛的燃烧。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理由是什么?盐溶解于水烟花绽放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盐溶解在水里,只是形态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烟花绽放时有气体、粉尘产生,伴有发光发热现象。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成钢锭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形态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铁水变成钢锭,铁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形态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火柴燃烧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火柴燃烧产生灰烬,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石灰石遇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关好门窗、关闭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