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生物多样性 第4课 多种多样的动物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247076934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生物多样性 第4课 多种多样的动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生物多样性 第4课 多种多样的动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生物多样性 第4课 多种多样的动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生物多样性 第4课 多种多样的动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生物多样性 第4课 多种多样的动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生物多样性 第4课 多种多样的动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生物多样性 第4课 多种多样的动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多种多样的动物(教材P2931)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多种多样的动物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动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知道遗传变异使得动物多种多样。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狗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更多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科学态度目标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动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动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并描述狗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难点:通过对比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理解遗传变异是动物多种多样的基础。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狗的亲

2、代与后代的照片、其他动物亲代与后代的照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动物视频集锦、其他动物亲代与后代的图片及相关视频资料。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那么动物世界又是怎样的呢?(教学提示:播放动物视频集锦。)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动物?(预设:豹、鸵鸟、蛙、猴、绿鬣()蜥、蛇、企鹅、狮、乌贼)2.谈话:短短一分多钟的视频就展示了数十种不同的动物,它们的形态特征都大不相同。自然界中已知的动物多达150多万种,还有一些未探知的、未命名的动物。3.提问:上节课我们比较了植物后代和亲代的异同,大家还记得后代和亲代之间相似与不同的现象分别叫什么吗?(预设:

3、遗传和变异。)4.揭题:(教学提示:出示本课首页动物亲子图片。)那么动物之间又是怎样的呢?动物宝宝和它们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种多样的动物”。(板书:多种多样的动物)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1.提问:(教学提示:提前安排学生拍下自家宠物狗的照片,并用课件出示。)这些是我们班同学家里养的小狗,看完这些照片,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狗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狗形态特征不同;同一种狗也有不同的特征。)2.追问:这些小狗和它们的爸爸妈妈之间有哪些异同?(预设:毛色、体型不同;相同的是都有毛发、尾巴、四肢等。)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设

4、计意图】展示学生课前拍摄的家庭宠物狗的图片,迅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提前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比较,从而发现狗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使学生加深了对动物遗传变异现象的认识,并初步感知动物的多种多样。探索二:其他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1.过渡:我们通过观察小狗,发现了小狗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在毛色、耳朵形状等形态特征方面存在的异同,那么其他动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又有怎样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呢?2.布置任务:出示更多动物亲代与后代的图片或播放视频,指导学生交流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并尝试解释谚语描述的现象。探索与研讨3.研讨交流。4.小结:动物世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而一个动物种群中的

5、个体往往也存在着差异。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不仅仅表现在外部形态上,还表现在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正是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动物。探索三:动物的分类1.过渡:自然界的动物种类繁多,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与区分它们呢?(预设:给它们分类。)个体:一个生命体。行为方式: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按表现方式可分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等,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探索与研讨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8张动物图片。)这8种动物可以按照哪些标准分类?(预设:根据体温是否相对稳定可以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根据生活环境可以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根据繁殖方式可以分为胎

6、生动物和卵生动物;根据食物类型可以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腐食动物;)3.讲解:大家的回答都很正确,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为了方便研究和检索动物,科学家们按照一定标准对动物进行了分类,比如将之分为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等。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拓展与小结1.小结:遗传和变异是动物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保证了物种的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产生多样性。正是因为遗传和变异,自然界的生物才会多种多样。2.拓展:选择一种动物,观察动物宝宝与它们的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以“宝宝和它的妈妈(爸爸

7、)”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探索一,通过对小狗的观察,从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毛色入手,再拓展到动物形态特征的其他方面,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遗传变异现象对狗的毛色、花纹的不同做出合理推测,深化对遗传与变异的理解。探索二,交流其他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将学生的视野由一种动物拓展到更多的动物,由动物的形态特征拓展到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动物世界普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探索三,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从生活环境、繁殖方式、形态特征等方面感知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22第一、二题。一、填空题。2.动物

8、的遗传与变异现象表现在_、行为方式、_等方面,正是因为_,自然界才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动物。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_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_现象。4.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_;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_;终生在水中生活,用_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分为_三部分,有_对足的动物是昆虫。二、判断题。1.农民圈()养的鸡、鸭、鹅不能飞上高空,所以不是鸟类。()2.所有金钱豹亲代和后代身上的毛发颜色、斑纹都是完全相同的。()3.袋鼠宝宝和袋鼠妈妈的运动方式相同,这是一种遗传现象。()4.蜗牛和蚂蚁都属于昆虫,因为它们都有触角。()参考答案一、2.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遗传和变异3.遗传变异4.鸟类哺乳动物鳃头、胸、腹三二、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