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鲢鳙水花养殖

上传人:张** 文档编号:247034190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鲢鳙水花养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鲢鳙水花养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鲢鳙水花养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鲢鳙水花养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鲢鳙水花养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鲢鳙水花养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鲢鳙水花养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鲢鳙水花养殖大家知道,花白鲢水花生命力相当脆弱,要养好花白鲢水花,必须精心饲养,严格把好每一关,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将近两年的所学与几年的实践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共勉。1、 水花发塘前的准备作为饲养花白鲢水花的池塘,必须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是清塘消毒。根据不同的水源水质条件和池塘因素,我们所采取的消毒方法也有所不同。(1) 、对于PH值过低的池塘,水体呈酸性,在清塘时可用生石灰,以利于提高水体PH值,每亩水面平均1米水深用100150公斤。(2) 、对于PH值过高的池塘,清塘时就不要使用生石灰,而用漂白粉,以降低水体的PH 值,用量为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3040公斤。清整、消毒可采取退水

2、清塘和干塘后施药的方式,但在施药时一定要做到洒药均匀。在施药后需晾晒45天即可注水(也就是水花发塘前的67天)。在水花发塘的56天,可向饲养池适当施肥作为基肥,切不可多施,因为在水花发塘时水体不宜过肥,可以减少气泡病的几率,有利于提高水花的成活率。尤其在饲养早期,水温还比较低,饲养池中的水位不宜过深,尽量控制在4050厘米,因为浅水发塘有利于饲养池水温升高,更能促使水体中浮游生物繁殖加快,浮游生物越多,有利于水花摄食和生长。在水花发塘前的23天对池塘水质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问题及时做适当调整。2、 水花发塘过程中 水花发塘时间应掌握在饲养池施肥后的56天为宜,因为此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繁生正达

3、到高峰时期。但水花发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水花发塘时尽量避开阴雨天气,阴雨天气发塘容易使水花染病;(2) 、在水花发塘时要尽量避开高温,高温时发塘易使水花发生窒息;(3) 、水花发塘时温差不能过大,应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如果水花是塑料袋装的,在发塘之前须将塑料袋放入池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让袋内的水温与饲养池水温相符;(4) 、水花发塘时必须轻拿轻放,塑料袋口和底应与水面基本相平,让水花和水从塑料袋中缓缓流出,切不可将塑料袋底部提起直接让水花和水冲向饲养池的底部;(5) 、花鲢和白鲢水花应分开饲养,不可将其投在一个饲养池中混养(达到乌仔后可混养),这样有利于提高花鲢水花的成活率。3、

4、水花发塘后的投喂水花发塘后的第一次投喂时间应从水花入池时算起,两小时后即可喂食豆浆。豆浆的制作应是干黄豆浸泡后,再用机器尽量打碎,倒入锅中煮熟,用布筛过,只用浆不用渣,避免豆渣进入池中影响水质。把豆浆装入喷雾器喷雾投喂。煮熟的豆浆易浮于水表面(未煮过的豆浆会直接下沉于池的底部),鲢生活于水的上层,便于摄食,并且用喷雾投喂会更均匀。 投喂量按亩有效水面每天用干黄豆34公斤,并按1公斤黄豆制成15公斤豆浆的剂量为宜。对上午发塘的池塘当天应投喂23次,下午发塘的池塘应投喂12次,此后每天喂3次,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8:009:00时、中午12:1:00时、下午(气温低)4:005:00时,(气温高)

5、5:006:00时。3天后视池水的肥瘦,浮游生物的多少,鱼苗的长势情况等,适当调整日投喂量,如果饲养池水质已经转肥,可适当减少日投喂量或将日投喂次数减少为2次,时间安排在上午9:0010:00时、下午(气温低)4:005:00时,(气温高)5:006:00时。随着施肥和投饵,饲养池的水质逐渐转肥,加之鱼苗个体日渐长大,饲养池的鱼苗需要扩大活动空间,需要调节水深。因此饲养池必须加注新水。每次加注新水的时间间隔通常情况下应掌握在34天,工作中要看水、看鱼、看天、看氧,每次加注新水的深度应视水源水质的好坏而定,一般 在815厘米为宜。水花放入池中经过1015天的投喂管理,鱼体全长长至912毫米的乌仔

6、时便可投喂精料。刚开始因为鱼苗较小一般亩有效水面日投喂45公斤,具体投喂的方法是用簸箕之类的搭成饲料台,沉入水中一定深度,以亩搭3个饲料台即可,将饲料团投在饲料台上喂养,初期可以在饲料台上方水面撒上粉状饲料,以诱鱼苗摄食时找到饲料台的位置。47天后鱼苗便会找到饲料台觅食,这样喂养的鱼苗大小均匀,体格健壮,且不会浪费饲料和破坏水质,还便于调整日投喂量。4、 水花发塘后的水质管理在水产养殖中,水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90%的水产病害是由水质问题引起的。渔谚有句话说得好“养好一池鱼虾蟹,先要管好一池水”,可见水质管理的重要性。优良的水色具有“肥、活、嫩、爽”四

7、个特点:肥就是浮游生物多,易消化种类多;活就是水色不死滞,随光照和时间不同而常有变化,是浮游生物处于繁殖盛期的表现;嫩就是水色鲜嫩不老,易消化浮游生物多,细胞未衰老;爽就是水质清爽,水面无浮膜,浑浊度小,透明度一般大于2025厘米,水中含氧量高。(1) 、通过饲养池的水色我们可以鉴别水质的肥瘦:1、 水质清爽,透明度大于6070厘米以上,多生有丝状藻或水生维管束植物,为瘦水。2、 较肥的水:一般呈草绿色,浑浊度较大。3、 肥水:黄褐色或油绿色,浑浊度较小,透明度为2540厘米。(2) 、常见的池塘水质问题有:1、 PH值过高或过低(1) 、PH值过低可使鱼苗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

8、成生理缺氧症,尽管水中不缺氧,但仍可使鱼苗浮头,由于耗氧降低,代谢下降,尽管食物丰富,但鱼苗仍处于饥饿状态。对于PH值过低,水体呈酸性的池塘应定期泼洒石灰水,每次每亩水面用量1020公斤。(2) 、PH值过高的水,腐蚀腮组织,引起鱼苗大量死亡。PH值较高的池塘不要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用量为每亩水面1米深用漂白粉34公斤,或加注新水以降低水体的PH值。 对于PH值过高或过低的水体要定期检测PH值,及时采取措施。2、 氨氮引起的水质问题氨氮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肥料、被微生物分解的饲料、粪便及动植物尸体。水体中的氨氮偏高会使鱼中毒,严重时发生死亡。这样的水体可以进行增氧,或使用氧化剂,或泼洒沸

9、石、活性炭,或使用微生物制剂。3、 亚硝酸盐引起的水质问题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的中间产物,主要由于残存在池底的饵料、粪便、死藻等物质分解而成。可以对水体进行增氧;合理放养密度和投饵计划,提高消化水平,减少饲料残渣的剩余和粪便的过多排泄;适时换水;使用水质改良剂等措施解决。4、 硫化氢引起的水质问题硫化氢产生的原因是局部环境严重缺氧,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所致。这种水体可以采取加注新水,使池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降低;控制PH值,PH值越低发生硫化氢中毒的机会越大;充分增氧,高溶氧可氧化消耗硫化氢;合理投饵,尽量减少池内残饵量等方法解决。5、 搞好巡塘工作水花发塘后每天必须坚持早、中、晚3次巡塘(特别

10、是水花发塘后的17天,气温较高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发生气泡病,如果有应及时用石灰水或食盐水泼洒,按每亩1米深用生石灰1520公斤,食盐用34公斤。),观察池鱼活动、密度及生长情况、水位是否适宜、池塘有无破损漏水现象、水质有无变化、鱼苗有无浮头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检查有无死鱼,发现死鱼立即捞起,并检查死因,采取防治措施;以及及时清除岸边及池内杂草,清理敌害生物及池中污物,保持饲养池的环境卫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浮头之前开、连绵阴雨半夜开、鱼苗主要生长季节天天开,以保证鱼苗生长良好。达到一定密度和规格后及时组织销售。销售前鱼苗必须进行拉网练习至少两次,销售时每个饲养池每天最多拉网一次,以避免鱼苗受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