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6876959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a为“某地海陆水循环示意图”,b为“该地甲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冰川侵蚀作用强 夏季降水多河流含沙量大A B C D6若甲山森林急剧减少,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将主要有坡面汇流速度加快水汽输送量减少蒸腾、蒸发量加大地下径流减少A B C D参考答案:5.C 6.D2.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

2、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回答“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光照 B光照、水C水、地形 D地形、土壤参考答案:D3. 下面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1)”和“劳动力迁移图(图2)”。读图回答 图1 图2若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为 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参考答案:A4. 为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广大农村需要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优化产业结构 改善气候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生产链 加快农业用地的开发A. B. C. D. 参考答案:D5. 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3、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方言区 参考答案:D6. 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形成A、B两处气压状况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副极地低压控制,海陆差异和副高影响B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和海陆差异C冬季,A处受西风影响,B处降温快,形成冷高压D夏季,A处受副极地低压控制,B处升温快,形成热高压参考答案:A7.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A. 78 B. 23 C. 87 D. 17参考答案:D三角形统计图有三个坐标轴,从图中可以读出三个数值。8. 读“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图”,完成 图中、代表的

4、气候类型正确的是A是热带沙漠气候 B是热带雨林气候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是热带草原气候参考答案:B9. 图1为某地实景图。形成此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气象异常 D搬运作用 参考答案:C10. 读右图,A、B位于晨线,A是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A的纬度为70S,回答68题。6关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的地方时相同 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C两地同时日出且同时日落 DB地日落的时间比A地早7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长江流量处于一年中最高的季节 B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地区夜幕降临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北京正处于上班高峰期 8A地上空一架飞

5、机向南极长城科考站(6213S ,5858W)飞行,其最短距离的飞行方向是( )A一直往东北方向 B一直向西南方向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参考答案:D C C11. 图7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 AB直线距离为地球半径,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请回答12-13题: 12非阴影部分为1月7日,阴影部分为1月8日,则北京时间为 A7日0时 B7日16时 C8日16时 D8日8时13此时,一艘由上海驶往欧洲的海轮正途径北印度洋海区,下列船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天正午,海轮的桅杆影子朝向正南方 B这一天,船员经历的昼长于夜C这一天,船在行驶过程中逆风逆水D这

6、一天,日出时间比上海早参考答案:C D12. 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时20分。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时间为 ()A5日5时20分 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 D5日6时20分4、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悉尼 B上海 C雅加达 D莫斯科参考答案:3.B 4.D13. 潮汐现象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下产生的,一般具有周期性变化,读地球表面某地潮汐的变化周期示意图,回答问题。20如果图示潮汐变化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测( )A.A至B的时间间隔为6小时 B.B至C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 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D.A至D的时间

7、间隔为24小时50分21如果图示潮汐变化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可以推测( )A.产生B、D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B.产生A、C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C.产生A、C现象时,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是完全一致的D.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参考答案:20.C 21.D解析:2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潮汐变化周期月球周日运动的周期为24小时50分钟,也是海洋潮汐的日变化周期。图中A至C或B至D都表示潮汐的日变化周期,因此A至B、B至C、C至D都是半个日变化周期,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故C正确。2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潮汐变化与日月地的关系当日月地

8、在一条直线上,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产生A、C现象;当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时,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产生B、D现象,故D正确,A、B错误。日月地在一条线上时,可以月球在日地之间,也可以地球在日月之间,故C错误。14. 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12-13题。12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A B C D 13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参考答案:A C15. 昼夜

9、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D、黄赤交角的存在参考答案:A16.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618题。16.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A. 1004 1006 B. 1006 1008 C. 1008 1010 D. 1004 100817.6日20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风向是ks5uA. 偏东风 B. 偏西风 C. 偏南风 D. 偏北风18.在图示6个小时过程中,风力明显减弱的是A. 渤海 B. 黄海 C. 珠江口 D. 北部湾参考答案:16.B 17.C 18.A17.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

10、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 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910 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水位(m)42.141.941.741.54142.145464442.942.542.2TSS(106kg)-200-150-100-60-4020013002350820-300-360-3109下列对该湖泊 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湖畔土壤肥力下降湖泊航运条件变差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 10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平原长江中游平原珠江三角

11、洲四川盆地参考答案:9.D 10.A9.本题借助悬浮质变化旨在考查湖泊淤积所带来的影响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从表中TSS数量变化可知,悬浮质流入多,流出的少,湖泊淤积,导致湖泊调蓄功能减弱,湖泊航运条件变差,对周围局部气候调用作用减弱,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选D选项。10.本题借助水位高低及悬浮质变化旨在考查河流补给及雨带的推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该地区为季风气候区,河流的补给来源是以雨水为主,从表中可以看出6月湖泊水位升高,TSS为流入,10月份,TSS为流出,所以该区域降水

12、开始较晚,结束较早,故最可能为我国华北平原。18.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经过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面)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读五大湖积雪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6. 关于图中两地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bB. abC. abD. 无法确定7. 符合a地河流流量变化的曲线为( )A. B. C. D. 参考答案:6. B 7. C6.由图可知,a地位于五大湖的南岸,从图中等值线可知湖泊南部的等值线多自南向北,距湖越近,积雪厚度越大,因此a地受大湖效应影响显著,故其积雪厚度应大于b地。故选B。7.a地位于纬度较高温带地区,冬季寒冷,有积雪,所以河流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夏季受来自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影响,形成夏汛,且夏季流量大于春季。故选C。19.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 为“胡焕庸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