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樟林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6659021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樟林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樟林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樟林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樟林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樟林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9分,每小题3分)谈吟诵 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

2、。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爱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

3、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注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 古人把作诗称之为

4、“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 (选自2012329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1.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 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 D台湾“吟唱

5、”的“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2.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B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C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人人心。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C今人学吟诵

6、,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D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参考答案:1D2A3C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徐志摩的故乡张同吾去年晚秋时节,在北方已是万木萧疏了,而在江南海宁却仍是杂花生树,层林尽染,浓浓的绿荫掩映着红顶楼房,一派幸福安详的景象。海宁是个神奇的地方,我曾三次登临百里长堤观潮,白光耀眼,惊涛拍岸,声如万马奔腾,状若山倾海翻。我因而理解了:是海洋文化和潮文化,在海宁人聪颖细腻的文化性格中增添了大气、潇洒与果敢,所以这里才会诞生国学大师王国维、训诂大家朱起凤、语言学大家许国璋、书法大师张宗祥、佛学泰斗太虚、

7、红学家吴世昌、金石家钱君匋、军事家蒋百里、电影艺术家史东山、诗人穆旦、作家金熹等。海宁又是诗人徐志摩的故乡,他以博爱精神、青春气息和人性光彩谱写出情韵悠长的诗章,它们恒久的艺术魅力穿越时间的幛幔,至今仍辐射光芒。我来到位于硖石镇的徐志摩故居,重温他短暂而又潇洒浪漫的一生。这座略带浅红的灰色楼房约600平方米,周围是一片美丽的草坪,围绕着铁铸栅栏,是典型的花园洋房。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徐父尽管反对这桩婚事,却拧不过儿子的韧性,为之修建了这座典雅的住宅。庭院和廊下均由名贵大理石铺就,一层厅堂是西式地板和吊灯,摆设着中式桌椅,二层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卧室则一派西式陈设。徐志摩十分喜爱这座中西合

8、璧的宅第,称其为“香巢”,又将他与陆小曼的起居室题名“眉轩”。每天清晨他都去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新婚燕尔娇宠之至。徐志摩确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林徽因的清纯隽美、风华绝代,陆小曼的能歌善舞、柔美娇艳,都令他奋不顾身地追求,诚如他对恩师梁启超坦言:“我之甘冒世之不韪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灵魂得以救度,生命却殁于英年,他是为赶赴北京听林徽因讲演而在空中遇难的。一年之后他热恋的“徽徽”痛定思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

9、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而唤作“眉”的小曼在多年之后有为志摩扫墓一诗:“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两位才女,前者情深意切,后者痛断肝肠。瞻视橱柜中的种种实物和墙壁上的许多照片,眼前仿佛有朗朗新月冉冉升起。他是“新月派”的灵魂,那些沐浴过欧风美雨的才俊,胡适、闻一多、朱湘、孙大雨、邵洵美、林徽因、陈梦家、沈从文、卞之琳等都围绕着他,如群星拱月。徐志摩一生追求爱、美和自由,此亦是他诗歌美学的精髓。由于历史的倾斜和观念的偏颇,他在半个世纪中受到贬损,但其美丽的文学光焰无法遮拦。伴随着新时期

10、的到来,他的诗又重暖人间。有人说他是过分西化的,殊不知他的文化之根植于中国沃土,他自书楹联“山高水长中有神悟,风朝雨夕我思古人”。因此他的诗才有优美的意境、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和精湛的语言。一篇篇抒情短章广受读者的喜爱,那首仅有五行的沙扬娜拉堪称短诗极品,而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更是家喻户晓,历久弥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走了,却把诗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留给了中国和世界。站在徐志摩故居的庭院,仰望湛蓝的天空,我想起他乘飞机时的感言:这座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过大潮,飞在丛林间。我当时就望这样飞出这空气的牢笼,飞到整个宇宙里去这隔世的玄思

11、和遐想,已成为现实,如今有多少诗的后继者,在更广阔的时空里飞翔。(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景物描写,表现幸福安详的景象,烘托了作者对徐志摩深切的缅怀和哀悼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B. 第二段渲染氛围,为下文做铺垫,同时也表现了徐志摩聪颖、大气、潇洒、果敢的性格特点,引人入胜。C. 本文恰到好处地引用了诗歌、人物语言,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又使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饱含深情。D. 这篇文章看似平淡,实则娓娓道来,熔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富有表现力。5.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

12、. “他走了,却把诗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留给了中国和世界。”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请简要阐述。参考答案:4. C 5. 从结构上看,总结全篇,呼应开头,使全文结构紧凑。从内容上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总结评价徐志摩的人生、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后继者们的影响。表达了作者深挚的赞美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6.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徐志摩一生对中国和世界诗歌的伟大贡献。尽管徐志摩的生命短暂,但他创造了巨大的文学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追求爱、美和自由的人生信念,对今天的人们也有启迪作用。【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

13、作品的艺术魅力。A项,第一段景物描写,渲染了幸福安详的氛围,并没有“烘托了作者对徐志摩深切的缅怀和哀悼之情”。B项,“聪颖、大气、潇洒、果敢”是指文章第二段列举到的海宁人,而不是专指徐志摩。D项,文中没有用到对比手法。故本题选C 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重要段落的作用。这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从文章的篇章结构着眼,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思考其作用。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

14、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分析作用还要注意明确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如本题从内容上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总结评价徐志摩的人生、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后继者们的影响,突出徐志摩对中国诗歌和世界诗歌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深挚的赞美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旨。【6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他走了,却把诗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留给了中国和世界。

15、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请简要阐述。”本题探究与分析重要语句的内涵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对徐志摩影响的探究与分析。探究的内容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对徐志摩影响的探究与分析。要注意结合文本的有关内容乃至课文中对徐志摩的理解分析。要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这是一道分析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题目,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下文和阅读兴趣、照应标题,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文中的中间是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主要是文章的线索或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他走了”意在说徐志摩的生命短暂。“诗歌的精神

16、财富和艺术财富”说的是他创造了巨大的文学价值。“给了中国和世界”,这说明他的文学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徐志摩一生对中国和世界诗歌的伟大贡献。【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本题第一问就是如此,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的内涵,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徐志摩一生对中国和世界诗歌的伟大贡献。尽管徐志摩的生命短暂,但他创造了巨大的文学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追求爱、美和自由的人生信念,对今天的人们也有启迪作用。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