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德育背景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46655461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新德育背景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新德育背景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新德育背景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于新德育背景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新德育背景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新德育背景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新德育背景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外化形式。36岁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探索在新德育大背景下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解决礼仪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究。本研究旨在通过立足幼儿本身,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养,规范教育内容;重视环境营造,拓宽教育途径;注重礼仪内化,创新教育方法;倡导唤醒内在,改进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升幼儿礼仪教育质量。关键词:新德育;幼儿礼仪教育;问题;对策一、选题缘由1.基于园所历史文化我园将礼仪定位为园所特色已十余年,一直遵循“学礼、懂礼、育人、育己”的培养目标,努

2、力使每一名幼儿、教职工、家长形成了“不学礼,无以立”的共同价值认同。2.基于园所教育实践在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和实践中,围绕礼仪特色,我园扎实的开展各项工作,先后开展了礼仪品格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影响与研究、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形成的研究、等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剪纸、刺绣、插花、古色茶艺、古法造纸等礼仪特色课程。近年来,我园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结合保定地域特色,打造了生态实践基地、传统文化基地、小匠人培养基地,实施“有根有魂有韵的学前教育”,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的目标而砥砺前行。3.基于教育现实问题幼儿园在开展礼仪教育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教师方面,教师没有进行过

3、系统的礼仪教育培训,缺乏系统完善的礼仪知识和科学正确的礼仪教育方法且礼仪教育观念淡薄,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日常渗透教育教师在制订目标时,只关注幼儿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而轻视兴趣爱好、意志品质以及道德礼仪的培养,且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环境下,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难以养成;二是社会方面,我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有着注重礼仪的传统美德。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依然有部分的人不重视礼仪的传承,忽略礼仪教育,随地吐痰、说脏话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家庭在对幼儿礼仪教育方面意识薄弱,父母在礼仪教育方面也不能为幼儿做好榜样,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在家庭礼仪教育中严重失去

4、规范;家园教育不能步调一致,反倒让幼儿形成了双重人格。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言行判若两人,这种教育的不一致性是无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的。二、幼儿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在大量礼仪教育的实践工作中,课题组成员经过不断的思考、提炼总结出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几点策略:(一)立足幼儿本身,提升教育观念 1 .树立“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因此,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幼儿才是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主题,教师是礼仪教育的引导者,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充分循序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5、,在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和教育方法,帮助幼儿将礼仪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激发并保持“积极”的教师情感我国近代教育学家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于幼儿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自控能力弱、活泼好动等特点,教师在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付出很大的精力和热情,积极地与幼儿进行沟通,让幼儿对教师才能产生信任感,才能更好的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所以作为幼儿园管理者要注重开展这种活动,激发幼儿教师内在的教育情感,并不断强化

6、,帮助教师始终带着满满的正能量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去。 (二)提升教师素养,规范教育内容 幼儿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实施者,幼儿教师需具备良好的礼仪教育素养、明确礼仪教育内容、掌握多种礼仪教育方法才能保证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顺利开展,首先,幼儿园管理者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为幼儿教师提供参加礼仪教育培训的机会,更新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规范礼仪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技能技巧,提升教育教研能力等。其次,相关主管部门、幼儿园和教师还要通力合作,在挖掘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和各种活动中特有的、潜在的价值基础上,结合指南、纲要等国家纲领性文件规范相关要求和幼儿实际需要,形成一套规范、系统的环节课程

7、,为幼儿教师实施礼仪教育提供可参考借鉴的蓝本,使幼儿园礼仪教育的进行有的放矢。(三)重视环境营造,拓宽教育途径 幼儿教育工作离不开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者的密切配合,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良好的园内礼仪环境氛围予以熏陶,更需要创设适宜的家庭礼仪环境和社会礼仪环境加以配合,幼儿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全员的共同努力。 1.营造适宜的园外环境 幼儿每天在幼儿园生活的时间是固定的,其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度过,若缺少良好的社会礼仪环境和家庭礼仪环境的辅助巩固,那么园内的礼仪教育结果就会被弱化,甚至消解,进而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1)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 社会机构可以开展礼仪课堂活

8、动,举办公益活动大力宣传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带动更多的人重视和参与,掀起全民学习礼仪的热潮,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可以定期组织宣传保护环境、热爱生命、爱老敬老等活动,并邀请幼儿参观学习,让幼儿的礼仪知识能够结合实践运用得当。(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曾多次提到“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既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升礼仪教育效果的必要手段。首先,幼儿园要提

9、供适当的家庭教育指导,可以召开家长会、举办生活礼仪教育家长讲座或者在家长接园时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和礼仪知识等,提升家长的礼仪教育意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其次,要共建家园合作制度。幼儿园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园地”、“家园互动反馈表”、微博微信平台等构建家园交流平台。一方面,可以加深家园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家园共育;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家长们相互分享和借鉴彼此的礼仪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经验等。 2.营造文明的园内环境(1)营造适宜的物质环境 可以将礼仪教育的意图隐藏在生活环境布置中,让环境去说话,通过环境布置,于无形中引导幼儿、家长、教师等自主自觉地去学习如何律己、敬人。例如,每

10、班配备幼儿礼仪教育的相关书籍;在大厅、走廊粘贴礼仪故事图片;在楼梯处悬挂“不要乱丢垃圾”等提示语和宣传画;每班悬挂“家长日常礼仪规范”、“教职工日常礼仪规范”等。这样的环境布置不仅无时无刻地对幼儿进行着礼仪教育,同时也会对幼儿园教职工和家长产生一定影响,他们在无形中就学习到了礼仪知识,提高礼仪素养。(2)营造适宜的人文环境 和谐融洽、谦恭有礼的礼仪氛围是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动力。首先,教师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以礼相待,为幼儿做榜样,让幼儿感受到成人间谦恭有礼的交往氛围。其次,建立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若教师只是一个控制者,总是一味的呵斥幼儿“不可以这样做”、“这样做不对”

11、、“你要”等,那么幼儿只学会了盲目的服从,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更谈不上将习得的礼仪内化,这样的做法还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使他们感到不安、无助等。教师应该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真诚的师幼关系,为礼仪教育提供精神支持,幼儿只有信赖教师、依赖教师后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再次,鼓励幼儿与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一方面帮助幼儿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另一方面鼓励幼儿将习得的礼仪运用到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使其感受到良好的礼仪行为给人际交往带来的好处。 (四)注重礼仪内化,创新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 模仿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家长、同伴等都会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

12、象。首先,教师是幼儿心中的绝对权威者,他们会不自觉学习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做到有礼有节、和幼儿一同在一日生活中践行幼儿礼仪。其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语言、行为、理念等也是幼儿模仿的样板,因此父母在家庭环境中也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尽可能地创设温和有礼、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再次,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曾提出:“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要比成人鼓励儿童的收获更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同伴的作业,树立一批知礼、懂礼的幼儿榜样,鼓励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为其他孩子提供积极的榜样和可模仿的对象。 2.启发引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宜的儿歌、故事等引导幼儿

13、更好地习得礼仪。例如,创编小班幼儿儿歌入园“早入园,不迟到。见老师,要问好。小朋友,也问到。别父母,勿忘掉。” 教师和同伴讲解“见面问好讲礼貌”、“进餐时别着急”、“站姿良好真精神”等礼仪故事。利用这些幼儿喜欢的儿歌、绘本故事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在寓教于乐中习得礼仪,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受到孩子的喜爱,而且能提升礼仪的教育效果。 3.正面强化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人的行为之所以会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人类行为的控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礼仪知识和技能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如果教师和家长在实施礼仪教育后没有有效地进行教育结果的强化,那么幼儿刚刚习得的礼仪

14、行为就会慢慢消退。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幼儿礼仪行为的强化,并且多用正强化的方式,及时肯定幼儿的礼仪行为,让受肯定的小朋友知晓自己哪些做的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暗示其他小朋友自己哪里需要改进,以及应该怎么改进。 4.行为训练养成教育强调的正是在关键期内进行行动上的“做”而不是口头上的“说”,从行为训练入手,使幼儿将习得的知识真正内化,再自然而然的体现在自己言行举止上。因此,幼儿园礼仪教育应该经历一个行为训练的阶段,所以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可以利用真实、自然的生活场景对幼儿进行礼仪行为的训练,例如我们注重幼儿进餐环节的礼仪教育熏陶。教师要引导幼儿餐前洗手的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其次,在幼儿进餐中用幼

15、儿可以理解和感兴趣的方式介绍食谱,引起幼儿对食物的兴趣,从而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其次,喜欢做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区域、户外游戏和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幼儿进入角色,加强对幼儿礼仪行为的训练。再次,礼仪行为训练需要不断的巩固,不能断断续续,教师在进行礼仪行为训练前,要提前制定出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案,分步骤地进行,才会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 (五)倡导唤醒内在,改进评价方式 1.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的评价中,评价主体通常只有教师,很少有家长和幼儿参与。这与新纲要中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要求相违背,幼儿园礼仪教育应从评价主体单一向评价主体多元化发展,让幼儿园管理层

16、、教师、家长、幼儿等共同参与到礼仪教育评价工作中去,这种融合多方观点的评价更具有适宜性和发展性。如幼儿园还可以挑选礼仪模范家庭,通过让其开展礼仪大讲堂的活动,通过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分享礼仪教育经验,对其他家庭和幼儿的起到一种替代性强化的作用,以带动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培养中。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总结融合多方的观点,使评价更具适宜性和发展性,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2.以正面评价为主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的宗旨是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倡导评价的发展性和鼓励性。幼儿具有亲师性,给予幼儿积极、肯定的赞美非常重要,一方面会使幼儿产生愉悦的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使他们更好地养成礼仪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