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246342002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1 牛顿第一定律一、选择题1.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2. 如图,小车运动时木块向右倾倒,则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是( )A一定向左加速B一定向右加速C可能向左减速D可能向右减速3. 练习移动射击时,竖直安装并固定一圆形靶,靶水平和竖起直径将靶面分成四个区域,如图所示,当水平向右平行于靶面运动的汽车经过靶时,车上的运动员枪口对准靶心并立即射击,子弹可能落在( )A I 区B II 区C III 区D IV 区4.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2、,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于物理学中力与运动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B物体只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能够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来验证的D伽利略对理想斜面的研究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5.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它受到的力全部撤去,它将( )A加速运动B减速运动C立即静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6. 牛顿第一定律是( )A凭空想象得出的B直接从实验中得出的C综合生活经验得出的D在实验基础上结合科学推理得出的7

3、. 匀速竖直上升的热气球到一定高度时掉下一重物,此重物脱离热气球后运动情况是( )A立即向下坠落B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上升C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再下落D无法判断其运动状况8.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不需要控制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如果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车停止运动时惯性也随之消失9. 民间一直有“二月二理发带来一年好运”的说法。理发时,为了避免发屑沾到衣服上,经常在身上围上一块布,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将发屑去掉。用四句话解释发屑被抖掉的过程

4、:发屑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发屑和布一起保持静止状态:发屑和布因此分开,发屑被抖下;用力抖动布,布在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运动。正确的顺序是( )ABCD二、填空题10. 如图所示,把卡片放在杯口上面,在卡片上放一个扣子,用力将卡片快速弹出去,扣子会因为具有惯性而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11.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两个小球,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小球由于 ,要继续向右运动,两小球 (选填“会”或“不会”)相撞。12. 如图中 a 所示,玻璃

5、桌面上有四个鸡蛋,其中两个是生的,两个是熟的。(1)先对其中的甲、乙两个鸡蛋分别按图 b 的方式用相同的力捻一下,使它们在玻璃桌面上转动起来,结果鸡蛋乙转动的时间较长;(2)再对其中的丙、丁两个鸡蛋分别按图 b 的方式用相同的力捻一下,使它们在玻璃桌面上转动起来,然后用手按住使之刚好停下迅速把手移开,结果鸡蛋丙还能再转一、二圈,而鸡蛋丁却不再转动了。由上述现象判断熟鸡蛋分别是 和 。13. 人正常行走时利用的是鞋底与路面的 摩擦(选填“静”、“滑动”或“滚动”),此时鞋面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遇到石头绊脚时容易摔倒,是由于人体具有 的缘故。14. 如图所示,轮滑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运动

6、。轮滑比赛时运动员到了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人体具有 。15. 一列在平直轨道上运行的火车,若乘客突然觉得上身向运行方向倾斜,则这列火车正在 运行(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此现象表明 (选填“火车”或“乘客”)具有惯性。16. 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经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突然停止运动时,锤头由于具有惯性仍然 ,所以紧套在锤柄上。17. 如图甲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由图甲、乙或图丙、丁可知:小车运动状态

7、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或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木块和水具有 的性质。18. 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停止划水,但由于 ,龙舟会继续前进一段路程。三、实验题19. 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在水平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 A;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 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中的其余步骤;最后去掉棉布,再重复中的其余步骤

8、;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cm)18.3026.83(1) 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距离是: cm。(2) 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小车 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让小车每次都从 A 点下滑,目的是 。(3) 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4)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20. 小秋为探究“

9、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1) 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选填“微小量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2) 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 (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减小得 (选填“快”或“慢”)。(3) 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说明运动的物体 力来维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4)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