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桃林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6299296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桃林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娄底市桃林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桃林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桃林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娄底市桃林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观察俄国工厂工人发展简表(数据来自于世界通史),对表格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年份186518901898人数(人)381 0001 620 0003 000 000A.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的社会分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B.欧洲大量移民的涌入使俄国工人数量迅速增加C.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使得俄国工业迅速发展D.西欧资本的涌入为俄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参考答案:A解题关键是把握时间信息,1865年、1890年、189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推

2、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本题选A。2.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B.反抗外来侵略C.反对专制统治D.救亡图存参考答案:D材料中“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分别对应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这其中既有地主阶级,也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因此A、B和C不是共同点,但是都体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从学

3、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近代后期又向苏俄学习,其共同目的是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故D正确。3. 有人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德国统治阶级的“防御性”策略的产物,即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主动增加现代色彩。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能反映这一策略的是A.皇帝掌握国家大权B.规定帝国为联邦制C.普选产生帝国议会D.内阁须向宰相负责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主动增加现代色彩”,这里的现代色彩指的是代议制,或者民主成分,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可知,通过普选产生帝国议会体现了民主原则,选项C正确;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向宰相负责体现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不

4、能反映出民主成分,选项A、D排除;实行联邦制无法体现民主,排除选项B。4. 墨子主张“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B、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任人唯贤C、要求新兴的地主阶级选拔人才D、希望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参考答案:B5. 稷下学宫(大约创建于齐桓公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关于稷下学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稷下学宫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B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等C文学游说之士在此相互

5、切磋驳难,形成了当时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D培养出了诸如孔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参考答案:D略6.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参考答案:B7. 近代列强的每一次侵华战争都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变动。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务企业开始出现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参考答案:D略8.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德国法西斯对战争蓄谋己久,准备比较充分英法推行

6、绥靖政策,战备松懈德国法西斯采取“闪电战”的战术 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如德国A B C D参考答案:A9. 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A.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B.使外戚由引此淡出了政治舞台C.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D.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相权较大,皇权为了制衡相权选择外戚辅佐。而到明代时丞相制度已被废除,皇权极大的加强,不需要外戚制衡丞相。另外外戚反而成为加强皇权的障碍,因此要选寒微之家。由此可知A选项正确,正是皇权强

7、化的表现;B项绝对化,外戚权力受抑制并不代表淡出政治舞台,错误。丞相制度废除与外戚淡出都是皇权专制加强的表现,而不是原因,C错误。这种选法并不能杜绝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只要有权力存在,就不可避免。所以D项错误。点睛: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但是从演变趋势来看君权越来越强,相权越来越弱。1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D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参考答案:C11. “根据这一理论,

8、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 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 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参考答案:C12.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 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反映这一内容的是()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 C通判制 D行省制参考答案:C13.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

9、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A.保留了君主制B.改变了国家性质C.逐渐实现民主政治D.废除了君主专制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光荣革命”之后英国是君主立宪制,但是君主立宪制属于君主制的一种,也就是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英国仍然保留了君主制,所以这里“变革的手段”也就不包括选项A,其他的三个选项均是属于“变革的手段”,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变革的手段14.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

10、,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参考答案:C15.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是( )A.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B.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C.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D.

11、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参考答案:C16.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B17.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 C D参考答案:A18. 下列哪些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人权自由实行法治 反对教权反对专制A. B.C. D.参考答案:D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都主张自由、平等的法治思想,都对封建宗教特权和专制制度予以猛烈抨击,故均符合题意,本题选择D项。点睛:本题要理解启蒙运动主要思想主张。19. 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官要对所掌户籍和赋税造册“上计”中央,以查考其政绩。秦朝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等,为历代所沿用。此举表明A.实

13、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户籍是征收赋税的依据C.对人民的管理日益加强 D.开始有了户籍管理制度参考答案:20.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

14、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贸易引发的商业竞争,C项正确;A、B两项,材料信息都不能体现,均排除;材料中所说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贸易,而不是说奥斯曼帝国,与材料不符,D项排除。21.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基本改变了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A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B引起殖民扩张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参考答案:A22. 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