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马坪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973996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马坪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马坪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马坪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马坪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马坪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拥有百科全书的人瑞士瓦尔特考尔这个村子远离通衢,这里连一家像样的可供稍有身份的旅客投宿的旅店都没有。村里的房屋干净整洁,外表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院子里和窗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每一个真正的村庄就该这样。房屋的四周围着一圈高高的栅栏,院子的小门上挂着许多牌子,上面写着警告来人提防猛犬或者“严禁乞讨和挨户兜售”的文字。村里没有学校,邻村倒有一所学校,但是,到了冬天,一旦道路被积雪覆盖,孩子们同样没法去上学。还好,村里有个火车站。不过小得可怜。有一天,火车站站长

2、在牌桌上顺便说起了这个村庄的一件新鲜事。一位先生干了件前所未闻的事:买了一张火车票。这位先生买的可不是一张到邻村、也不是到镇上的车票啊!这位先生想冒险去京城里闻一闻!几位绅士听后连连摇头。他们试图说服这位先生,让他明白自己要做的事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直到现在,村里还没有谁认为非要去这么远的地方不可。自父亲那一辈、甚至祖父那一辈起,村里的人不都是这么生活、这么长大的吗?但这位先生不想改变决定,况且车票都已经买好了。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先生出了家门。妇女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街上许多小青年前呼后拥,吵吵嚷嚷,一直把他护送到火车站。这位先生登上窄轨火车,到了镇上又换乘直达快车,顺利地来到了大都市。只是他到

3、底想要寻找什么呢?他心里只有一种感觉。他穿街走巷,眼睛时而瞧着这家商店,时而盯着那爿橱窗。先生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家书店门前,他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我要寻找的东西啊!玻璃橱窗里平摊着一本厚厚的书,书的旁边放着一个很大的硬纸牌,上面的文字告诉他,如果买下这本价格昂贵的百科全书,所有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这时,他想到了烟囱师傅,这个人经常从邻村的同行那里借阅报纸,所以在牌桌上总是装腔作势,自以为了不起。他还想到火车站站长,他每次从肉铺老板那里买一截儿粗短香肠当早餐时,总是纯属偶然地得到小半张报纸,于是也成了见多识广的人。书店的伙计非常和气地接待了这位先生,并肯定地说有了它当然可以通晓万事。最后他为这位先生

4、包了一本烫金的皮封面的百科全书。 在回家的火车上,先生就按捺不住好奇心了。他偷偷摸摸地地取出书来,躲躲闪闪地翻开,就好像是在翻一本低级下流的小册子。跃入眼帘的第一个词条是“吼猴属”他觉得书里写得很清楚,自己完全看懂了。在换乘窄轨火车之前,他把书重新包好,然后端坐在那里,满脸通红。一想到可以在牌桌上炫耀一番,他心里美滋滋的。他已经想像到烟囱师傅的小胡子在颤抖。果然,一切都如这位先生想像的那样。他渊博的知识和人们对他的知识的了解,就像春风一样在村子里迅速传开。很快,他的名声传遍了附近一带。村里的人都认为,尽管村里只有这么一位无所不知的聪明人,可是,不久的将来,总会有一天,他们也都会像他一样聪明的,

5、情况就是这样的嘛。这样过去了许多年。那位聪明的先生已经老态龙钟了,百科全书当然也像他一样日久年深,由于使用的次数很多,这本书渐渐变得残缺不全。当老人把百科全书传给他的儿子时,就已经缺了好几页,这都是被那些来向他讨教的人偷偷撕走的。但他的儿子对那些缺页并不关心。他总是说:书里没有的,世上也没有;我父亲去世前曾对我说过,世上的一切,这本书里都有。当儿子把书又传给他的儿子时。百科全书就只剩下封面和半张纸了。尽管如此,村里的人总还是登门求教,打听什么是“直布罗陀”,什么是“民主”等等。这时,孙子就捧起只剩下皮封面和半张纸的百科全书,摆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对提问者说:“喏,你自己也看见了吧,没有直布罗

6、陀,也没有民主。你看,这儿只有一个词:排外。”19小说以介绍“这个村子”里的情况开头,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0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划线部分。(共4分,每小题2分)(1)“妇女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街上许多小青年前呼后拥,吵吵嚷嚷,一直把他护送到火车站。”反映了怎样社会现实?(2分)(2)“他把书重新包好,然后端坐在那里,满脸通红。”刻画了“这位先生”怎样的心理?(2分) 21“这位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22小说的题目是“拥有百科全书的人”,有的译本的题目为“这个村子”,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参考答案:19(4分)揭示了故事发生

7、的社会背景;(2分)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2分)20(1)通过妇女和小伙子对这件事情的不同反应,揭示了村子封闭、落后的现状。(2分)(2)通过对“这位先生”买书后的动作、神态描写,刻画出其兴奋与得意的心理。(2分)(每小题的分析各1分,结论各1分)21(4分)(1)“这位先生”有一定的求知意识,有寻求知识行动。(2分)(2)虚荣,好炫耀,把知识作为的自己装饰和炫耀的资本;(2分)(3)容易满足,不思进取。(或:一知半解,固步自封)(2分)(每点2分,回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22(6分) 观点一:以“拥有百科全书的人”为题恰当。(1分)文中人物自以为拥有“百科全书”就是拥有知识,他们以此为

8、荣炫耀。(2)作者对这种人持批判和杏定态度,因为他们并不能创造、发展、改变什么。(2分)以此为题,能增强了讽刺意味。(1分)观点二:以“这个村子”为题恰当。(1分)题目简洁明了,故事围绕“这个村子”展开,“村子”也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社会背景。(2分)“这个村子”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封闭、落后、保守的缩影。(2分)以此为题更具有现实意味。(1分)(1922题意对即可)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人生价值(台湾)贾馥茗有人称人的价值为生命价值,是人所追求的本身价值,可以说是个人价值。这种价值的特性,一是必须依个人的行为表现或作为而定;二是要有持久而一致的表现历程。虽然单一行为也可做价值

9、判断,但若这个行为不足为终生的定凭时,便不能执一而定。故而就一个人在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历程中,从开始探察,选择,决定,到终身奉行,是一段长久的时间。人之所以要追求本身的价值,可能是想在茫茫人海中,为自己定一个位置;也就是要在茫茫大地上,为自己找一个立足点。有了这样一个位置或立足点,可以在意识中确定自己的存在。其次是从人的力争上游之先天倾向来说,或者从人的自卑心理来说,有一种期望超拔的愿望。超拔是向上的,高出于一个层次,“上”和“高”如同“优”或“好”,含着尊贵和重要,有值得欣羡和追求的意义,这种价值的命义也就在这里。一个人要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无论所指的出人头地之处或在人之上是什么,这个意向就在

10、决定自己的价值。所谓英雄、豪杰、忠臣、义士、圣、贤、才、哲都在这个方向之中。这些人之为价值典范是因为得到了一般人的推崇和尊敬,在崇敬中所含的便是价值。由此可以了解人生价值必须从个人出发,因为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的表现,而所表现的是否有价值却不同。更重要的是,倘若一个人只单独存在(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则是否还会出现人的价值,可能大有疑问。所以人的价值判断有群体因素或社会条件。因为人的价值即使不用数量衡量,也有品质的比较,所谓优、高、好都要在比较之下显示出来,何况还有相对的劣、低和坏对照。这种自求超拔的意向也代表人不以自己当前的状况为满足而生当前的状况只指本身状况,特别指所能为的,即是要做多些,做好些

11、。这个意向使人类走向进步之路,纵然只有少数人成就不凡,却带动了全体人类的进步。由此多数哲学家认为,有价值的人,是以全人类的福祉为目的,致自己毕生力量、孜孜矻矻、全力以赴的人,也就是历史所讴歌的人。在这个定义之下的有价值的人,可以看出其人生历程相当辛苦,然则其辛苦之本身受益的是什么?答案只有人生的意义;其个人价值不在个人享受,如果是享受,则必然是精神的。由此可以确定人生价值在于精神方面,与物质和身体的享乐全然无关。哲学家们相信(也可能是经验证明),有意义的人生才有价值;有这样的生活才会快乐和幸福。这是要靠个人自行体验的。再次,人之追求人生价值,可能和人的生命有限有关。西方哲学家和宗教家对不朽或永

12、生讨论得相当多,但都从生命着眼。人早就从自然中学到,生命是一个有期限的历程,个体生命从生到死是必然的。可是人对自己生命之有限似乎并不甘心。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等都提出了灵魂不死之说。这种说法也可视为人对自己不免于死的自慰之辞。宗教之往生或转世说也有相同的作用。比较起来,儒家似乎深明生死之理,接受了有生必有死的事实,所以把努力都放在现世,只求尽一己之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负起自己生而为人的责任,以造福天下后世为职志。且以贯彻今古的历史使命来建立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意义,其不朽和永生决定于自己的作为,自己可以控制,也能够改变。 我们必须承认,是否

13、要追求人生价值取决于个人,而人各不同,在追求人生价值的人中,是否都得到了所求的价值,也结果不一。且在同一群人中,更有多数人不知道有人生价值,自然不会去追求。更多的人知道“价值”,但不是人生价值,因此他们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就不在本题讨论之中了。(选自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有删改)【注】矻矻(k):勤勉不懈的样子。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A一个人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大概要经历一段长久的时间,只有这个行为成为终生的定凭,才可以说是具有生命价值。

14、B社会上有些人成为价值典范是因为得到了一般人的推崇和尊敬,比如称之为英雄、豪杰、忠臣、义士等,这些推崇和尊敬就包含了人生价值。C人的价值在于品质的比较,因为优、好等都要在和劣、坏等比较之下,才能显示出来,这说明人的价值判断既要有群体因素,还要有社会条件。D人们不满足自己当前的状况,会不停地自我超拔,有所追求,最终使得人类能够走向进步之路。E人生价值在于精神方面,与物质和身体的享乐全然无关,因为中国哲学家认为有价值的人,是以全人类的福祉为目的而全力以赴的人。13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肯定的人生价值的一项是( )(3分)A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B他人即地狱。(萨特) C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

15、柏拉图)D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 (裴多菲)14比较西方哲学家和中国儒家对“人生价值与不朽”问题认识的本质区别。(4分)15从孔子、司马迁、钱学森、纳尔逊曼德拉等人中任选其一,运用本文的观点,分析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12.BD A项原文为“故而就一个人在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历程中,从开始探察、选择、决定,到终身奉行,是一段长久的时间”,选项“大概是一段长久的时间”,变确然为或然,故错。B原文为“有一种期望超拔的愿望含着尊贵和重要,有值得欣羡和追求的意义,这种价值的命义也就在这里。所谓英雄、豪杰、忠臣、义士、圣、贤、才、哲都在这个方向之中。这些人之为价值典范是因为得到了一般人的推崇和尊敬,在崇敬中所含的便是价值”,选项转述正确。C项原文为“所以人的价值判断有群体因素或社会条件”,题干转述为“既有群体因素和社会条件”,故错误。D项原文为“这种自求超拔的意向也代表人不以自己当前的状况为满足而生当前的状况只指本身状况(不含任何领有物),特别指所能为的,即是要做多些,做好些。这个意向使人类走向进步之路,纵然只有少数人成就不凡,却带动了全体人类的进步”,转换后语意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E项原文为“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