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共6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45973967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共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共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3.1 微博特点分析第一,微博的实时性和同步化。对于每篇微博140个字符的信息量特别适合手机上网用户使用,无论你是在咖啡厅还是在地铁站,都很容易通过手机完成自己的微博。因此,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重视更新第二,交流的互动性。微型博客上是背对脸的follow,当你选择“关注”一个人,你就选择了接受他发布出来的任何信息。微博向我们暴露了这些信息,在微博上对话都是公开的。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上热门话题是从何而来,从而形成互动。关注、转发、评论三大功能是其显著特点,使得微博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表达,与人天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不谋而合,充分满

2、足沟通交流的需求。 重视互动 重视娱乐第三,书写的自由性。140个字数的限制,使得微博的内容是微小的。在内容形式上,传统博客强调版本布置与语言组织,因此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性,也就是说,在Blog上写文章的门槛还是很高的;但是使用微博,只要更新一下签名,就被记录了。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要求,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充分满足人们表达的需求和随心所欲的欲望。在微博客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客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第四,介质移动化。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结合为微博赢得了市场。手机上网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

3、的媒介接触手段。移动的介质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发布或者收看任何信息成为可能。最后,根据以上为前提,微博在发布人群和接受人群上是广泛的而且是偏大众化、草根化的。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微博创造了独特的信息传播机制,包括内容简短化、发布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同步化和草根化。微博客开辟了一个口碑传播点对点和点对面的新空间,形成了信息流动的新秩序,实现了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使传统的两级传播是在新媒介中得以重新发挥强大作用。可以说,微博已经开创了网络口碑传播的新纪元。第五,平台的开放性。Twitter风靡全球,与其完全开放API不无关系。开放性为微博造就了更多的可能,众多有趣的应用、客户端正式基

4、于此诞生,目前Twitter应用已超过2000个。而新浪微博于今年2月推出了开放平台(邀请开发者测试),向开发者提供开发文档和申请应用的一些必要信息,目前每个开发者只能申请一个应用。正式上线后,应该可以看到更多的开放性应用。微博简便易用,有机构统计,大家每发一条微博平均时间三十秒。这就导致微博具有随时随地可发微博的特性二、微博营销的优势较之传统博客,微博由于其操作的便利性以及多平台并存的特性,从而成为集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和IM等四大产品优点之大成者。微博营销的优势如下:1.书写的自由性。传统博客强调版本布置与语言组织,因此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性,也就是说,在Blog上写文章的门槛

5、还是很高的;但是,哪怕是一个没有受过严格中文训练的人,只要会发短信,也就能使用微博。闲得无事,更新一下签名,就被记录了。2.传播的实时性。对于每篇微博140个字符的信息量特别适合手机上网用户使用,无论你是在咖啡厅还是在地铁站,都很容易通过手机完成自己的微博。因此,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一些大的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发生时,利用各种手段在微博上发表出来,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其他所有媒体。3.交流的互动性。与博客上面对面的表演不同,微型博客上是背对脸的follow(跟随),当你选择“follow”或“关注”一个人,你就选择了接受他发布出来的任何信息。Twitter向我们

6、暴露了这些信息,这些人在Twitter的对话向我们昭示了哪些人是这些名人核心小圈子里面的一员,因为在他们的对话都是公开的。深入这些影响网络名人的核心小圈子,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些网络上热门话题是从何而来。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使得微型博客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微博上有许多信息是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的,而公众对公共话题天生有一种关注心态,在微博上更容易形成互动。4.平台的开放性。Twitter风靡全球,与其完全开放API不无关系。开放性为微博造就了更多的可能,众多有趣的应用、客户端正式基于此诞生,目前Twitter应用已超过2000个。而新浪微博于今年2月推出了开放平台(邀请开发者测试

7、),向开发者提供开发文档和申请应用的一些必要信息,目前每个开发者只能申请一个应用。正式上线后,应该可以看到更多的开放性应用。第一个点就是微博营销比传统的广告行业发布信息更方便,不用经过审批第二个就是微博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它融入了各种多媒体的技术,文字、图片、视频。第三个点,我觉得应该是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它的传播速度,一条关注度较高的微博能够在互联网与手机WAP的平台上发出后,短时间内就可以抵达微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达到短时间内最多的目击人数。第四方面就是通过粉丝的关注,可以病毒式传播,可以形成非常广泛的影响,包括草根、名人的转播,然后放得更大。不同微博之间的差异特性不同网站的微博用户使用目的

8、差异 DCCI 2010中国互联网上半年调查显示:在不同微博网站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上看,腾讯微博用户更爱娱乐休闲,比重为53.8%;新浪微博用户则更爱唠叨,用户记录自己心情的比重为59.3%,更具自媒体性质。网易微博用户则有更明显的社交拓展目的,结交新朋友、扩展人脉的比重为51.7%。不同微博站用户注内容差异 DCCI 2010中国互联网上半年调查显示:不同微博网站的用户关注的内容呈现一定的差异,体现出了不同网站媒体的差异。腾讯微博用户关注朋友和同事的比重会更高一些,而新浪微博用户则更关注社会名人和明星。可见腾讯微博更像具社交特色,新浪微博则更具媒体特点。微博营销以其“

9、近距离、零时差、平等对话”三大特点在内容上在形式上3.2 微博受众群体基本属性分析从艾瑞网最近发布的调研报告来看,微博受众群体表现出以下基本属性特征: (一)从性别角度进行来看在使用微博用户中,男性比例占56.6%,女性占比例43.4%,男性占比例高女性13.2个百分点。(二)从年龄角度进行来看在使用微博用户中,年龄段来看,18岁及以下占比例14.6%,19-24岁占比例29.9%,31-35岁占比例11.6%,36-40岁占比例10.2%,40岁以上占比例岁占比例12.5%。(三)从婚否角度进行来看在使用微博用户中,已婚占比例41.2%,未婚占比例58.8%,未婚用户比已婚用户高出17.6个

10、百分点。(三)从学历角度进行来看在使用微博用户中,初中及初中以下占比例1.7%,高中(中专)占比例14.4%,大学专科占比例26.6%,大学本科占比例49.7%,硕士及以上占比例7.5%。其中大学本专科占比例最高,高达76.3%。 (四)从个人月收入角度进行来看在使用微博用户中,1000元及以下(不含无收入)占比例13.7%,1000-2000元占比例28.5%,2000-3000元占比例21.8%,3000-5000元占比例13.9%,5000元以上占比例7.9%,无收入占比例14.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使用微博的用户中低收入者人数较多。(五)从家庭月收入角度进行来看在使用微博用户中,2

11、000元以下占比例14.5%,2000-4000元占比例28.4%,4000-6000元占比例25.1%,6000-10000元占比例17.7%,10000元以上占比例14.3%,3.3 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一)使用微博频次分析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的频率以每天使用的频率为最高,数据显示,微博的忠诚度更高,更多用户趋向于每天使用,SNS的使用频率则趋于平稳,且用户使用的网站较多,SNS网站的替代品更多。 根据来自DCCI的数据,每天都使用微博的用户约达41.7%,2-3天使用微博的约占26.9%,每周1-2次的约占16.2%,由此可见经常使用微博的用户群体

12、是相当大的。如果使用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那么每天使用微博的用户大约有5000多万人次,而且随着微博影响力日渐扩大,使用微博微博人数越来越多,每天使用微博的人数将会更多。(二)使用微博方式分析 从目前来看,微博用户登录使用微博的方式主要还是利用电脑登录网页来使用微博,约占六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利用手机上网和使用微博的用户将会越来越多,比重越来越大。据DCCI研究显示,微博用户通过手机登录访问的比例为39.0%,超过3成。预计到2013年,手机网民数量将超越PC网民数量,占人口比例将达52.9%。而微博的即时自媒体的特性与手机的方便、及时等特性结合起来,将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

13、体验,因此,微博在手机平台上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微博也将因为手机平台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应用。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及SNS用户通过手机登陆访问的比例分别为39.0%、35.7%均超过3成。结合DCCI之前的预测,在2013年,手机网民占人口比例将达52.9%,将于2013年超越PC网民数量,无论是微博还是SNS未来都需重视手机平台的应用不朋务,将之作为高增长潜力的发展平台。 (三)从忠诚度和认知度角度分析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仅使用一家的比例达到41.9%,用户高频次的使用,反而是更多的集中在一家微博上,说明微博用户的忠诚度普遍较高;而使用两

14、到三家SNS网站的用户比例最高达到32.3%,SNS网站的替代品较多。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在不同性别用户对微博的认知状况方面,女性用户对微博得认知度普遍高于男性。女性用户认为微博能够 随时随地的表述自己的心情,并且能够关注自己想要关注得内容与事情;在对微博的认知度方面,女性微博用户普遍高于男性。 (四)使用微博目的分析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主要为记录自己心情、寻找兴趣相同的群体、认论共同兴趣的话题等,用户将微博作为一个即时信息的交流平台,相比较而言,SNS用户则主要使用SNS平台联系老同学,拓展新朋友等,将SNS媒体作为一个主要的人际

15、交友网络。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在使用微博目的差异上,女性用户在“记录自己的心情、娱乐、休闲、了解最新发生的事情讥自己不落伍”等方面比男性比例更高,显示出女性在使用微博上相对男性更关注生活。而男性则在”交流工作、学习心得,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这方面比女性更高,显示出男性在使用微博上相对女性更加为事业发展考虑。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在不同学历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方面,记录心情为各学历层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3成高中/中与及以下用户将微博视作消磨时间的工具,有8.5%的硕士以上微博用户将微博视为发布商品/朋务供求信息的平台。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年龄层的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也显示了较明显差异,90后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目的呈现较高的多元化和集中化趋势,记录心情和娱乐休息比重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微博用户。而80后用户在记录自己心情、娱乐休闲方面的比例较高,70后用户比较偏爱使用微博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 微博上的男人和女人们,呈现出显著的两性差异和特征微博用户存在明显的学历差异,学历越高,关注娱乐越少,商务及学习应用越多(五)微博用户经常使用的微博功能分析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最喜欢的应用中,评论、关注、热门话题、转发分列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