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神经调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十三套)分类汇编(原卷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245938866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7 神经调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十三套)分类汇编(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17 神经调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十三套)分类汇编(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7 神经调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十三套)分类汇编(原卷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7 神经调节1. (20216浙江月选考)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D.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2(2021河北高考真题)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B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D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3.(2021湖北)17. 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

2、度约为150mmolL-1,胞外液约为4mmolL-1。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当细胞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到一定值(阈值)时,神经细胞兴奋。离体培养条件下,改变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Cl浓度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K+浓度为4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难以兴奋B. 当K+浓度为150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容易兴奋C. 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1),K+外流增加,导致细胞兴奋D. 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1),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4(2021湖南高考真题)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记

3、录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a为对照组,图b和图c分别为通道阻断剂TTX、TEA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B外向电流由Na+通道所介导CTTX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D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5.(2021天津)2. 突触小泡可从细胞质基质摄取神经递质。当兴奋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图中不能检测出神经递质的部位是( )A. B. C. D. 6.(2021海南)9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重摄取或被酶降解。临床上可用特定药物抑制NE的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的NE浓

4、度来缓解抑郁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引发动作电位BNE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形式传递信息C该药物通过与NE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而发挥作用DNE能被突触前膜重摄取,表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可双向传递7(20211月浙江选考)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A、B、C、D、8(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

5、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9.(不定项)(2021辽宁)16. 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B. 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C. N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D. 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

6、挥作用10(2021广东高考真题)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如图为伸肘时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_。(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是_,使屈肌舒张。(3)适量运动有益健康。一些研究认为太极拳等运动可提高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胰岛素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该激素能更好地促进肌细跑_,降低血糖浓度。(4

7、)有研究报道,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其血清中TSH、甲状腺激素等的浓度升高,因而认为运动能改善老年人的内分泌功能,其中TSH水平可以作为评估_(填分泌该激素的腺体名称)功能的指标之一。11.(2021湖北)23.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的基本单元。经环路(开环或闭环)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是感受刺激、传递神经信号、对神经信号进行分析与整合的功能单位。动物的生理功能与行为调控主要取决于神经环路而非单个的神经元。秀丽短杆线虫在不同食物供给条件下吞咽运动调节的一个神经环路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A是食物感觉神经元,B、D是中间神经元,C是运动神经元。由A、B和C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环路中,A的

8、活动对吞咽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减弱C对吞咽运动的抑制,该信号处理方式为去抑制。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神经信号处理方式为去兴奋。回答下列问题:(1)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秀丽短杆线虫吞咽运动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在食物充足条件下,吞咽运动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2)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信号处理方式为去兴奋,其机制是_。(3)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去兴奋对A神经元调节的作用是_。(4)根据该神经环路的活动规律,_(填“能”或“不能”)推断B神经元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有活动,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的活动增强。12. 为探究酒精对动物行

9、为的影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实验材料: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间脑蟾蜍,小滤纸片,任氏液,01% 、02%和 1%酒精,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酚妥拉明(phentolamine,PT),1%硫酸溶液等。(要求与说明:间脑蟾蜍是指切除了大脑和部分间脑、相关机能正常的蟾蜍;任氏液为两栖类的生理盐水;3 种酒精浓度分别对应人血液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酒精中毒的浓度;酒精、NA和 PT均用任氏液配制;NA是一种神经递质;PT是NA受体的抑制剂。实验条件适宜)实验过程与结果或结论:过程结果或结论实验1取蟾蜍坐骨神经-胖肠肌标本,分别检测动作电位大小、动作电位

10、传导速率和肌肉收缩张力;以1%酒精连续滴加标本5min 后,再分别检测上述指标。结果:结论:_。实验2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蜍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然后用任氏液清洗后肢和间脑断面;分别用含有50 L的任氏液、不同浓度酒精的小滤纸片处理间脑断面,每次处理后重复。结果的记录表格:_。结论:酒精会显著延长屈反射时长,其数值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变大。为了进一步研究酒精延长屈反射时长的机理,选取实验2中某一浓度的酒精用于实验3。实验3取5组间脑蟾蜍,用任氏液、NA、PT 和酒精等处理;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蜍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结论:NA 与其受体结合,显著延长间脑蟾蜍的屈反射时长;酒精通过NA受体参与的途径,显著延长间脑蟾蜍的屈反射时长。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2)设计用于记录实验2 结果的表格_(3)依据实验2、3 的结论,实验3 的分组应为;A组:任氏液;B组:_;C组:_;D组:_;E组:_。(4)酒后驾车属于危险的驾驶行为,由本实验结果推测其可能的生物学机理是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