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濮阳市第一职业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870848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河南省濮阳市第一职业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年河南省濮阳市第一职业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河南省濮阳市第一职业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河南省濮阳市第一职业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河南省濮阳市第一职业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铁道部决定的火车大提速,使旅客列车在行驶距离为1000km左右实现“夕发朝至”以满足旅客需求。为了适应提速的要求,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A.机车的功率可保持不变 B.机车的功率必须增大 C.铁路转弯处的路基坡度应增大 D.铁路转弯处的路基坡度应减小参考答案:BC2. 如图所示,为一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关于摆球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BA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C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DA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

2、用参考答案:A【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靠合力提供向心力,即摆球受重力和拉力两个力作用【解答】解: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由于它们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并使得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A正确,BCD错误选:A3. 物体m用线通过光滑的水平板间小孔与砝码M相连,并且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如果减少M的重量,则物体m的轨道半径r,角速度,线速度v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r不变v变小Br增大,减小Cr减小,v不变Dr减小,不变参考答案:B【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匀速圆

3、周运动【分析】小球在砝码的重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显然砝码的重力提供向心力,当砝码的重量变化,此时向心力与砝码的重力不等,从而做离心运动,导致半径变化向心力再次与砝码的重力相等时,又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由半径的变化可得出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解答】解:小球在砝码的重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砝码的重力提供向心力,当砝码的重量减小,此时向心力大于砝码的重力,从而做离心运动,导致半径变大当再次出现砝码的重力与向心力相等时,小球又做匀速圆周运动ACD、因M的质量减小,则导致提供的向心力小于需要的向心力,因此小球出现离心运动,那么半径增大,故ACD不正确;B、由于半径变大,而

4、向心力大小变小,则角速度减小,故B正确故选:B4.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A.加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断增大C. 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参考答案:AC5. 在下列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参考答案:B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x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该图的斜率等于零,说明物体的速度为零,物体静止

5、,故A错误B、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x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该图的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实验室常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所接电源均为50Hz的 电(填“直流”或“交流”),那么它们打点的时间间隔是 s。下图是某学生在实验室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已知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0.1s。从纸带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6、m/s2,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C= m/s。参考答案:.交流;0.02;6;2.1;7. 如图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我们从牌上可以看出,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从现在起,驾车到达西大桥的时间至少需要_h.参考答案:0.48. 质量m10.5kg的水桶拴在长L=0.8m的绳子的一端,桶中盛有m2=lkg的水,用手握住绳子的另端,使小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要想使小桶转到最高点时水不从桶里流出, 这时水桶的线速度至少为_m/s,这时绳子中张力为_N,水桶底受到的压力为_N. (g=l0m/s)参考答案:9.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 电源的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电

7、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其中用 计时器实验误差较小。参考答案:交流 6V以下 220 电火花10. 电磁打点计时器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由这种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相邻的两点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为 秒。下图表示的是由这种打点计时器打出的某运动物体拉动的纸带上连续打出的若干点中的一段。如果测得AE两点间的距离为24. 8cm,那么就可以确定物体在AE段对应的平均速度,其大小为 ;如果进一步验证了该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就可以确定该物体在C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其大小为 ;如果再进一步测得AC两点间的距离为12. 2cm,那么就可以确定该运动的加速度为 。参考答案:0. 02s;3. 1m/s;3

8、. 1m/s;2. 5m/s215.如图所示,对a、b、c三条轨道中,哪些一定不是卫星的轨道? 。(填字母)参考答案:、b12. 如图:皮带轮传动装置,AB两点分别是大小两轮边缘上的点,已知大小轮半径之比为2:1,皮带不打滑,则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_,角速度之比为_。参考答案:_1:1_ _1:2_13.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恒量为G,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那么地球的平均密度的表达式为_。参考答案: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

9、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以下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计算出瞬时速度v.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计算出高度h.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参考答案:D15. 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

10、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L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按要求平衡摩擦力,测量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将小车停在C点,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重复的操作。(2)处理实验数据时,设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v22v21|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 ,F

11、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作的功,则W= 。参考答案:(1)_ 小车 _ _减少钩码数量 _(2)E= M|v22v21|/2 W= FL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输出功率保持100kW的起重机从静止开始起吊500kg的货物,当升高到2m时速度达到最大;g取10m/s2,求:(1)最大速度是多少?(2)这一过程所用时间多长?参考答案:20m/s 0.917. (20分)滑雪者从A点由静止沿斜面滑下,沿一平台后水平飞离B点,地面上紧靠平台有一个水平台阶,空间几何尺度如图所示,斜面、平台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假设滑雪者由斜面底端进入平台后立即沿水平方向运动

12、,且速度大小不变。求:(1)滑雪者离开B点时的速度大小;(2)滑雪者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s.参考答案:(1)离开B点时的速度(2)设滑雪者离开B点后落在台阶上可解得 此时必须满足 当 时,滑雪者直接落到地面上, 可解得18. 如图所示,质量为m=0.1kg的小球,用长l=0.4m的细线与固定在圆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小球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忽略不计。当在A处给小球6m/s的初速度时,小球恰能运动至最高点B点,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g=10m/s2,求:(1)小球在A处时传感器的示数;(2)小球从A点运动至B点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3)小球在A点以不同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当运动至B点时传感器会显示出相应的读数F,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作出F- v02图象。参考答案:(1) 在A点,由得: (2分) (2) 由得: (2分)小球从A到B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2分)得到: 所以 (2分)(3) 小球从A到B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小球在最高点 两式联立得: (2分) 图象(如图所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