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月考试卷(完整版)

上传人:zsz****01 文档编号:245764807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月考试卷(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月考试卷(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月考试卷(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月考试卷(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月考试卷(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月考试卷(完整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月考试卷(完整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虚线切去上面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比较此时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和m乙以及对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m甲可能小于m乙,p甲一定小于p乙Bm甲一定小于m乙,p甲一定小于p乙Cm甲一定大于m乙,p甲可能等于p乙Dm甲一定大于m乙,p甲一定小于p乙2、一位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A1.5102帕B1.5103帕

2、C1.5104帕D1.5105帕3、生活现象所揭示的科学原理或规律与所对应的应用技术不符合的是()ABCD4、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现从容器中抽出部分甲并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若甲、乙减少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Am甲一定等于m乙Bm甲一定大于m乙Cm甲可能小于m乙Dm甲一定小于m乙5、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上D工件

3、所受到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小明去厨房帮妈妈炒菜,发现:当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声,并溅起油来;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妈妈在炖鸽子汤时,沸腾后改用了“小火”;用高压锅炖骨头,很快就熟了。针对这些现象,小明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B水蒸气液化会放热C改用小火,没有降低了水的沸点,但节省了燃料D高压锅增大了锅内气压,降低了水的沸点7、如图的书包,为了减小书包对学生肩部的伤害,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书包背带做细B书包背带做宽C增加书包的重量D双肩背包变成单肩背包8、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次实

4、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B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一个_,在茶壶中装水至虚线处,水面距壶底0.1米,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为_帕,茶壶内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_水的重力。2、(1)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p=1105Pa)是100,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降低,如图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得当地大气压等于_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水沸腾时温度_(选填“

5、大于”、“等于”或“小于”)100。(2)换用不同液体(水酒)做实验(玻璃管足够长),发现玻璃管内液体高度差不同,请你分析液体高度差不同的原因:_。3、如图甲所示,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_(选填“不低于”或“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_的原理。如图乙所示,用手握住玻璃瓶的圆柱形部分停在空中,玻璃瓶不掉下,是因为它受到了_力的作用,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的作用。4、今年年底通过我区的渝贵铁路即将开通,綦江东站也正在加紧建设中。小明随爸爸一起坐工程车路过该站台时,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同时他看见工人在站台上沿轨道线划设安全线,是防止由于气体流速越

6、大压强越_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时,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当他将手指移开时,乒乓球没有下落。该现象可说明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压强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到了十七世纪中期,德国学者做的_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压强是表示_的物理量,压力_(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重力。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满水,A点处压强是_帕。7、如图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时大气压相当于_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玻璃管的顶端混入了部

7、分空气,实验测得的气压值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如果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水银柱高度会_选填“变高”、“不变”、“变低”。8、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它对地面的压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9、在“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需要用_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筒测出物体的_。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叫做_,若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两管中液面将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10、在我市很多广场上,都铺有布

8、满鹅卵石的甬道,人们喜欢在这种小道上行走,可以起到按摩脚底的功效。这是由于鹅卵石凹凸不平,使脚底跟地面的接触面积_,从而使脚底受到的压强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一块写有校训,质量为32t的花岗岩石料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m、宽2m、高0.5m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m2.已知砖的密度为2103kg/m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g取10N/kg)求:(1)花岗岩石料的所受的重力;(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3)基座对地面的压强。2、如图所示,是一款备受青年人喜爱的双轮电动平衡车,它采用站立式的驾驶方式,人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实现驾驶,已

9、知该车质量20kg,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35cm2,行驶最大速度18km/h。(g=10N/kg)试问:(1)该电动平衡车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为25N,其向前的动力为多少?(2)质量为50kg的小宇站在车上,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3、潜水器“海斗号”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记录。求当“海斗号”下潜至水下10000米深度时受到的海水压强p水。(海水密度取1103千克/米3)4、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0.01m2,容器高50cm,分别装有2.010-3m3的水和3.010-3m3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酒精=0.

10、8103kg/m3,g=10N/kg)。求:(1)水的质量;(2)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3)依据题意,下述情境是否有可能出现: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同一深度h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能够达到p水=p酒精?请计算说明理由。5、底面积为210-2m2的平底薄壁容器,重力为4N,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入重力为16N的水,水深为0.1m。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2)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A的质量为6kg,A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B与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求:(1)A对水平地面的压

11、力和压强;(2)B的重力。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S、3S。(酒精=0.8103千克/米3)(1)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2.4千克,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2)求甲容器中0.2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3)将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两液体中时,液体不溢出。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水、p酒,求p水与p酒的比值。8、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均为G,甲的边长a为3h,乙的边长b为2h。求:(1)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2)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甲:乙;(3)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相等,请计算截去的厚度h。9、如图所示,柱形薄壁容器甲和均匀柱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2S。已知甲容器中盛有0.3米高的水,柱体乙的质量为2千克。求:求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p水;_( )_若乙的体积为1103米3,求乙的密度p乙;_( )_现有物体A、B、C(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物体 _,把物体放入甲容器中(水不溢出)和放置在柱体乙上面,使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柱体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求这个最大比值。_( )_物体密度体积A4p水1.5VB3p水2VC0.5p水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实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