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762968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24年,苏联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数量为5个,1929年时,增加到70多个,1931年,已增加到124个;1931年,苏联进口机器设备的数量,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约占50%。材料主要反映出苏联A.尝试打破原有的经济体制B.抓住契机为工业化服务C.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支持D.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1929-1932年”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国内工业品生产过剩;此时苏联利用机会,大量购买西方机器设备,推动苏联经济建

2、设,故B项正确。1929-1932年,苏联正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故“打破”说法错误,排除A。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西方国家没有承认和认可苏联,排除。D项说法错误,苏联没有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排除。点睛:从材料“1929-1932年”可知当时西方正处于大危机时期;这为苏联经济的发展提供机会,从而得出答案。2. 在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31公元前14年),罗马统治者投予若干法学家公开解答法律的特权,他们的意见一致时,便发生法律效力;纵使互有分歧,皇帝也责令裁判官尊重他们的意见参酌判案。这表明A.法学家的意见能影响司法判决B.法学家是为统治者效劳的工具C.法学家的法律地位高于统治者D.法治是罗马

3、统治者的治国传统参考答案:A从材料来看,罗马的法学家地位很高,不仅参与法律的制定,也对司法过程进行干预,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从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维护君主专制的内容;C选项错误,罗马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法学家的权力是他们赋予的;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3. “它实质上是(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共产党执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材料中的“实验”A.加速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B.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力量C.开创了工业化建设新道路D.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恢复参考答案:D【详解】题考查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根据“(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共产党执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

4、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个实验指的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中部分恢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措施,允许多种所有制成分,所以他并没有加速向社会主义过渡,也没有壮大公有制经济的力量,故排除A、B项。新经济政策在工业化方面没有开创新的建设道路,故排除C项。但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市场规律,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故选D。【点睛】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

5、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道路。4. 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材料认为“铁路之利,首在利民”,“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可见洋务派把修铁路作为利国和利民的手段之一,修筑铁路能达到“求富”“自强”的目的,故选A。B项只是对西方科技的态度;C项只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D“民生主义”是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6、的内容,均可排除。考点:思想解放潮流学习西方的历程洋务思想;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5. 下列三幅关于雅典的图片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公民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当时的雅典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和夫权社会雅典民主不是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的民主公民大会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政治机构参考答案:D6.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道成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哪方面? A注重经典考证 B针砭社会时弊 C批判理学旧说 D学习西方文化参考答案:D7. 唐御史中丞薛存诚查获僧人鉴虚犯法,当处死刑。权臣要官

7、轮番在皇帝面前保护并解救鉴虚,皇帝宣旨将其释放,但薛存诚不执行旨意,依法予以处决。这事件说明当时A.中央机构运行不畅B.君权受到监察制约C.朝野普遍信仰佛教D.宽仁为法慎行刑狱参考答案:B依据题干材料“唐御史中丞薛存诚查获僧人鉴虚犯法,当处死刑”、“皇帝宣旨将其释放,但薛存诚不执行旨意,依法予以处决”可以看出唐朝的君权受到监察制约,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8. 电影美惠子探亲讲述了1940年8月八路军袭击华北日军重要战略要道正太铁路时,聂荣臻同志收养两名日本孤儿的感人故事。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发生在中国抗日的敌后战场 发生在抗战初期影片的某场战役可能是指百团大战 展

8、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A B C D 参考答案:C抗日战争。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这是抗战时期,因此项正确;从材料地点正太铁路可以看出这是指的百团大战,因此项正确;敌对双方战争焦灼,但是八路军指战员还收养日本孤儿,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因此项正确,故选C。1940年是相持阶段,不是初期。9. 汉代大将军周亚夫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因此被汉景帝治罪。主要是因为A冒犯了皇权的神圣性 B违背了官营手工业的规制C超越了将军的权限 D有贪污渎职之嫌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官营手工业,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主要供给政府和皇室使用,

9、不投向市场,所以周亚夫的行为冒犯了皇权被治罪,符合题意的是A项,BC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10. 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性主要是A.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打倒军阀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C.平均地权,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参考答案:A11. 在梭伦改革中,能够充分体现平民参政权的措施是 A实行财产等级制 B实行津贴制 C设立民众法庭 D颁布解负令参考答案:C12. 1902年2月,清上谕“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并著责成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数员来京,听候

10、简派,开馆编纂”。1903年3月,谕令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并强调要率先拟出,尽快颁行。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清政府这一决策,主要是( )A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B搜刮民间公司用于巨额赔款C适应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D严防民族资本支持民主革命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清政府决定颁布法律是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的,与列强的对华资本输出无关,A项错误;清政府颁布公司律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的,不是对民间公司的搜刮,B项错误;公司律是以法律的角度保护公司的利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C项正确;严防民族资本支持民主革命属于清政府采取的政治措施,不属于

11、保护民族资本的发展的内容,D项错误。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清末新政?影响 13. 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学东渐。从题干材料可知,西方的“自主之理”对于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不推行,则会出现“

12、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的现象。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14.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的愿望参考答案:C15. 1914年10月张 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 海关、厘金、落地捐等项税厘,一律免除。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呈文反映了()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经济主权意识增强C.列强经济侵略加

13、 D.民族工业缺少保护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A、C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材料“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体现了经济主权意识增强,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等项税厘一律免除”不符,故排除。16.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变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参考答案:C17. 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

14、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A.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B.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C.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参考答案:B【分析】根据材料中“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是指儒学思想,“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符合道家思想,这体现出魏晋玄学是儒道相互融合的产物,故B项正确;理学是宋朝时期的新儒学,材料中玄学是魏晋时期,故A项排除;三教合一是在唐朝时期,故C项排除;D项中的“正统”在题干中没有体现。18.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C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参考答案:D19. 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