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期中考试卷【最新】

上传人:zsz****01 文档编号:245761721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2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期中考试卷【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期中考试卷【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期中考试卷【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期中考试卷【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期中考试卷【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期中考试卷【最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期中考试卷【最新】(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将重力为5N的物体放在盛满液体的杯子里,最后溢出液体重力为4N,则可判断()A物体将沉入杯底B物体将浮在液面上C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D无法确定物体的沉浮2、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处于静止状态。图中a装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能改变力的方向,若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钠晶体、蒸馏水(悬挂物不参与反应),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加入晶体,弹簧秤读数不变: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变大B加入晶体,弹簧秤读数不变;加入蒸

2、馏水,弹簧秤读数变小C加入晶体,弹簧秤读数变小;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变小D加入晶体,弹簧秤读数变大: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变大3、关于浮力、浮沉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B浸没在均匀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适用于气体中的物体D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4、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总是变大的B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大的C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D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3、液体的密度有关5、两个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若将这两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 p甲、p乙和甲乙液体的密度甲、乙的大小关系是()Ap甲p乙甲乙Bp甲p乙甲乙Cp甲=p乙甲=乙Dp甲p乙甲乙6、如图所示A、B两只柱状容器(SASB),分别盛有密度为甲和乙的两种不同液体,其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现将同一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Am甲m乙B甲乙C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D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

4、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7、甲、乙、丙、丁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在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丙、丁两球受到的浮力不一样大C甲球的密度比水小D丁球沉入水底,所受浮力最小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物块,其密度为甲0.8103kg/m3,乙0.4103kg/m3,甲、乙均由弹簧竖直向下拉住浸没在水中静止,则()A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2:1B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1:1C甲、乙所受弹簧拉力之比为1:6D甲、乙所受弹簧拉力之比为1:3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需要验证_和_的大小关系。根据图

5、中所示的实验信息,上述两个物理量的大小可用字母表示为_、_。(量筒内液体为水,以上两空请用相关字母表示)2、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情况如图所示密度计在甲、乙两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1和2。则F1_F2,1_2(都选填“”、“”或“”)。3、将同一的小球先后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的小球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则它在甲、乙液体中所受浮力用F甲、F乙表示,则有F甲_F乙;两种液体密度关系:甲_乙。(以上两空均选填“”、“=”或“”)4、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有几条“载重线”俗称“吃水线”。当轮船满载时,水面不能超过规定的“载重

6、线”。如图所示为一艘远洋轮船载重的示意图,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的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的载重线。当轮船由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载重线”可知印度洋海域海水密度_北大西洋海域海水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轮船由江河驶入大海会_(填“上浮”或“下沉”)一些,所受的浮力大小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6、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a)、(b)、(c)所示,其中应用压强知识的是图_,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图_。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是图_,如图(c)所示,若轮船冬天在大海里航行,水位

7、线为_。(选填“FW”、“S”或“W”)7、如图所示,将重8牛的物块A用细线悬挂着浸没于水中。若细线对物块A的拉力为2牛,则物块A所受的浮力为_牛,方向_;随着物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大,它所受的压强将_,浮力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是1.96N,若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47N,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改变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物体所受的浮力_。9、如图甲所示,在一水槽中漂浮着一空瓷碗,此时水槽内水的深度为h1。若把水槽中的水取一部分倒入碗中,瓷碗仍漂浮在水面上,则水槽中的水面将_;若把瓷碗沉入水底,则水盆中的液面将_。(以

8、上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不变”)。现将一鹅卵石放在空碗中,碗仍在水中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水槽内水的深度为h2,再将碗中的鹅卵石放入水槽中,如图丙所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3。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条件,写出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为石_。10、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中,都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与_。如图所示,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F1-F2可以表示_的大小。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一个重5牛的合金小球浸没在水中,其体积为2103米3,求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2、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0cm2的圆柱体A

9、,其上表面与细线相连,底部贴有压力传感器(不计质量与体积),连接电脑后可显示传感器所受压力的大小。图乙是某次将圆柱体A从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匀速放入容器底部,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已知薄壁柱形容器的重力为1N,底面积为20cm2,圆柱体A浸入水中时底部始终与水平面相平,且容器中没有水溢出,求:(1)t=1s时,A物体底部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为多少?(2)1s2s的时间内,物体A移动的速度为多少?(3)第3s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3、如图所示是一种木制的“菱桶”(可看成是圆柱体),是江南地区常见的采菱时的载人工具。已知菱桶的底面积为2m2,高约25厘米,质量为20千克。请通过计算

10、回答问题:(1)一只空“菱桶”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静止时,空“菱桶”露出水面的高度是多少?(3)若图中采菱人的质量为60千克,“菱桶”此时露出水面高度为20厘米,则“菱桶”内放了多少千克的菱角?4、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其重为9.8N,若把石块的一半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7.84N,(水1.0103kg/m3,水银13.6103kg/m3,g9.8N/kg,)则:(1)此石块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这种石块的密度是多少?(3)撤去弹簧测力计把石块放入水银中,请问石块在水银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5、如图,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实心均匀物体A、B和薄壁容器C都为正方体,相关数据如

11、表所示。容器C内装有13.5kg水,忽略物体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已知水=1.0103kg/m3,g=10N/kg。ABC边长/cm102030密度/(g/cm3)2.40.6-(1)求容器C中水的深度h0。(2)若将A、B其中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重叠,保持重心在同一直线上,缓慢竖直放入容器内,静止时,B对其下方物体的压力不为0,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0。(3)若将A、B整体一起缓慢竖直提升,直到完全离开水面,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与提升高度x的函数关系式。(函数分段点可用分数表示)6、我们征途是大海: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12、。潜水器的体积为28m3、质量为27.6吨,请通过计算回答:(假设海水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g=10N/kg)(1)潜水器下潜到最大深度时受到的压强;(2)潜水器下潜时受到的浮力;(3)当潜水器悬浮在海水中时,舱内配载重物的质量。7、一足够大的薄壁柱型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S0;容器中装有密度为20的某种液体。一长方体物块B的重力为G1,底面积为S1,密度为0。一轻质细杆与物块B中央固定在一起,如图所示,当物块B的底面刚好与液面接触时,用力作用在细杆上,使其缓慢向下移动,直至物块B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自身高度34时,停止下移。求:(1)若物块B没有与轻质细杆相连,将其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

13、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2)当物块B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自身高度的34时,细杆对物块B的压力;(3)当物块B的底面刚好与液面接触,直至将其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自身高度的34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8、人类从鸟类飞行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鱼类游泳得到启示发明了潜艇;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都市蚂蚁”概念车(如图所示);这款概念车质量是360kg,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g取10N/kg)(1)如果车身全部用密度为1.8103kg/m3的碳纤维制作,则至少需要多少立方米的碳纤维?(2)该车乘载两个总质量为140kg的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14、总共8.0102m2。该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3)航模社的同学想将此概念车改进成“水陆两栖车”;若上述乘载两人的概念车要在水面漂浮,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它的总体积至少为多大(假设车内不进水)?(水的密度为1.0103kg/m3)9、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有3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2)物块A受到的浮力;(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拉力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