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3.1.4 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习题课件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45736131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54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3.1.4 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习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3.1.4 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习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3.1.4 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习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3.1.4 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习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3.1.4 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习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3.1.4 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习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3.1.4 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习题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 3 章 空 气 与 生 命课题2 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 4 课时 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答 案 呈 现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习题链接12345678BDCB9A10111213AB夯实基础巩固练1下列图示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夯实基础巩固练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中液面明显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点拨】推动活塞导致瓶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B夯实基础巩固练3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

2、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C.导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D.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管D夯实基础巩固练4某同学制氧气时所收集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时,集气瓶先装满水B.用排空气法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时,导管口刚冒气泡,便收集D.用排水法时,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C夯实基础巩固练【点拨】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使收集的气体较纯,故A不符合题意;

3、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使收集的气体较纯,故B不符合题意;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故C符合题意;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使收集的气体较纯,故D不符合题意。夯实基础巩固练5图甲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该类型的发生装置通常有三种。(1)图乙:长颈漏斗下端管口需插入液面以下(即液封),目的是_;该装置与图甲装置相比,优点是_。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便于随时添加液体夯实基础巩固练(2)图丙(注射器可换成分液漏斗):该装置与图乙装置相比,优点是

4、_。可以通过控制液体流量来控制反应速率夯实基础巩固练6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本流程探究的内容是_,C操作中为了使物质与氧气完全反应,你的操作方法是_,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什么将加热到发红的木炭由集气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夯实基础巩固练D操作中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_,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澄清的石灰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夯实基础巩固练【点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为了使反应更充分,应该将发红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生成的气体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夯实基础巩固练7利用图示仪器测量氧气体积,来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1)检查气密性:连接好发生装置后,将导管口的下

5、端浸入水中,_。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用手紧握试管夯实基础巩固练(2)组装装置:连好的装置如图甲,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在不移动、不调整酒精灯的前提下,需要调节_(填字母)螺母改正错误。A、B夯实基础巩固练(3)进行实验:采用正确的反应装置和图乙所示的收集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间过短,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B.反应一段时间,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再连接乙装置收集气体,会使结果更准确A整合方法提升练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下列有关几个“口”的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药品的试管口应向上倾斜45角B.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C.进入试管的

6、导气管口应露出胶塞较长D.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B整合方法提升练【点拨】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选项A说法错误。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选项B说法正确。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刚刚露出胶塞即可,故选项C说法错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上,故选项D说法错误。整合方法提升练9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放一小团棉花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见到气泡就可以收集了C.试管口应稍向上倾斜,防止高锰酸钾滑落D.实验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

7、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A整合方法提升练10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B整合方法提升练【点拨】根据气体的性质可知,收集一瓶约含 空气的氧气,用排水集气法才能收集,用排空气法无法做到,故正确的操作为集气瓶中装入体积的水,故选择B。整合方法提升练1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1)该同学制备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_(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KMnO4用酒精灯给试管微热整合方法提升练(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

8、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_(填字母)。A.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C.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B整合方法提升练(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然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_【点拨】(4)木炭在氧气中会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气体肉眼无法看到,但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整合方法提升练12

9、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端导管通入;若要检查是否收集满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端导管口处。(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使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_端导管通入。ABB培优探究拓展练13某同学发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含量约占40%的空气样品中就能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分别装入占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培优探究拓展练

10、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并进行了记录。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集气瓶编号 收集的O2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34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亮很亮复燃复燃很亮很亮复燃复燃复燃很亮培优探究拓展练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填“是”或“否”)。(2)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否3549培优探究拓展练(3)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

11、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培优探究拓展练【点拨】(1)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不是纯净的氧气也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由第三组实验可知,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为34%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因此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35%时木条就可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35%)21%35%49%。(3)第一组实验若按、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若按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3%35%之间,从而省去编号的实验,因此,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