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专题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含答案)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45736085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专题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诗鉴赏专题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诗鉴赏专题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诗鉴赏专题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诗鉴赏专题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专题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专题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鉴赏专题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题。(3分)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11.本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3分)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6.下面对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寒,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 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B.

2、颌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既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C. 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颔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士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6.对下面两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渔家傲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渔家傲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

3、感受融入梦境,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少见的浪漫主义名篇。B.如梦令一个“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C.渔家傲中“仿佛”三句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疾苦的天帝。下阙“嗟”“谩”二字生动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写作遭逢瓶颈、难出惊人之句的深沉叹息。D.如梦令这首小令写法别致,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通过视觉听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甲】钱塘湖春行

4、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咏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嗔责怪.埋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诗的作者都交代了自己的游览走访的顺序、甲诗描写的风光是早春,可以从早莺、新燕、浅草看出来。B.甲诗作为律诗,在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低泥蹄堤押韵。C

5、.甲诗中的最爱和乙诗中的却喜二字,都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眼前景物的喜悦心情。D.乙诗的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6题。(3分)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咸阳城东楼 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释】唐宣宗大中三年,许浑任监察御史。此时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诗人登上咸阳

6、古城楼即兴写下了这首诗。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故国前朝国都。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表达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感,承上启下。B.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形象地勾画出唐王朝此时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C. 两首诗都以长安城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的衰败,有强烈的怀古伤今之感。D. 两首诗都表达了忧国之情,此外杜诗还有思亲之情,许诗则有怀乡之意。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

7、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暮春即事 周敦颐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12. 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2分)13.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请简要回答。(2分)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 20212022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题。(3分)【甲】使至塞上 【乙】塞上听吹笛王维 高适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雪净胡天牧马还,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月明羌笛戍楼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借问梅花何处落,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风吹一夜满关山。7.对

8、上面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甲诗颔联中诗人以“蓬草”“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一中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乙诗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开,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与“月明”搭配和谐,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C.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描绘了一幅奇丽寥廓的塞外风光图,甲诗雄浑壮美,乙诗和平宁谧。D.甲诗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乙诗抒发了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古诗鉴赏专题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题。(3分)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

9、阴待我归。【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11.本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3分)11.(3分)将黄鸟稀少、春花落尽来与幽竹之“不改清阴”作对比,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6.下面对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寒,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D. 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E. 颌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既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F. 整

10、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颔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士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6.D(3分)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6.对下面两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渔家傲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渔家傲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

11、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少见的浪漫主义名篇。B.如梦令一个“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C.渔家傲中“仿佛”三句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疾苦的天帝。下阙“嗟”“谩”二字生动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写作遭逢瓶颈、难出惊人之句的深沉叹息。D.如梦令这首小令写法别致,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通过视觉听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6.C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12、,谁家新燕咏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嗔责怪.埋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诗的作者都交代了自己的游览走访的顺序、甲诗描写的风光是早春,可以从早莺、新燕、浅草看出来。B.甲诗作为律诗,在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低泥蹄堤押韵。C.甲诗中的最爱和乙诗中的却喜二字,都是直抒胸臆,表达

13、诗人面对眼前景物的喜悦心情。D.乙诗的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6.D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6题。(3分)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咸阳城东楼 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释】唐宣宗大中三年,许浑任监察御史。此时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即兴写下了这首诗。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

14、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故国前朝国都。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E.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表达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感,承上启下。F.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形象地勾画出唐王朝此时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G. 两首诗都以长安城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的衰败,有强烈的怀古伤今之感。H. 两首诗都表达了忧国之情,此外杜诗还有思亲之情,许诗则有怀乡之意。6。C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暮春即事 周敦颐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13. 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2分)13.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请简要回答。(2分)12.示例:屋檐上的一双双鸟雀,不知什么时候竟然飞落下来,在书案上旁若无人地行走。2分13.暮春时节,诗人见鸟雀慢行,杨花飘落却毫不在意,沉浸在书的世界中,专注地读书,所以“不知春去几多时”。 2分辽宁省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