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4章 4.4.2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 习题课件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45728707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4章 4.4.2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 习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4章 4.4.2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 习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4章 4.4.2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 习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4章 4.4.2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 习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4章 4.4.2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 习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4章 4.4.2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 习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4章 4.4.2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 习题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 4 章 植 物 与 土 壤课题2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 2 课时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答 案 呈 现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习题链接12345678CCACCC910B11C12131415161718DDBCCC夯实基础巩固练1实验证明,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_中能自_而_地向枝端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_自_而_地运输的。导管 下 上 筛管 上下夯实基础巩固练2“爱护树木,人人有责”,“人怕伤心,树怕伤皮”。有的人爱在树干上乱划乱刻而导致树木死亡,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 切断了树皮中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导管B. 切断了木质部中水,和无机盐向

2、下运输的筛管C. 切断了韧皮部中有机物向下运输的筛管D. 切断了木质部中有机物向上运输的导管C夯实基础巩固练3我们常看到农民给刚移栽的植物的茎“挂吊瓶”(如图所示),其目的之一是为植物补充水和无机盐,保证植物的存活率。“挂吊瓶”时针头尖端最好应该()A. 留在表皮B. 穿透表皮到达内树皮C. 穿透树皮到达木质部D. 穿过木质部到达髓C夯实基础巩固练41500年前,贾思勰任高阳郡太守时曾因枣树数年不结果而“打”枣树,他用斧背狠敲枣树树干,树皮被打得伤痕累累,到了秋天树上挂满了枣子。这种做法的道理是()A. 可以加速水分的运输,从而提高了产量B. 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从而提高了产量C. 减少了有机

3、物的向下运输,从而提高了产量D. 增加了无机盐的向上运输,从而提高了产量C夯实基础巩固练【点拨】植物韧皮部中的筛管从上向下运输有机物;用斧背狠敲枣树树干,树皮被打得伤痕累累,可以减少有机物的向下运输,从而提高了产量。夯实基础巩固练5在生长健壮的枝条上,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出现瘤状物的部位是()A. 切口的上方 B. 切口的下方C. 切口的上、下方 D. 木质部【点拨】将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再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A夯实基础巩固练6科学家为检测有机物运输部位及方向,做了如下实验:用含放射性标记碳的二氧化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

4、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先后在茎和根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此实验证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方向是()A. 韧皮部的导管、由上向下 B. 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C. 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 D. 木质部的筛管、由下向上C夯实基础巩固练7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A. 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B. 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C. 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D. 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C夯实基础巩固练8在橡胶树林里,经常看到工人们将树皮割破后在树皮的伤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从树皮中流出的乳白色液体。流出这种液体的结构是()A. 树皮 B. 导管 C. 筛管 D. 木质部

5、C【点拨】乳白色液体是有机物。夯实基础巩固练9下图是一幅叶和根对话的漫画图,仔细分析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叶进行光合作 用为茎和根提供 _,同时释放氧气。(2)如果茎中的_“罢工”,则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无法运输到叶。有机物导管整合方法提升练10在两棵小树之间拴铁丝晾衣服,日子长了,树皮上会长出“节瘤”,影响植物的生长。与“节瘤”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的是()A. 阻断了木质部中有机物的向下运输B. 阻断了韧皮部中有机物的向下运输C. 阻断了木质部中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D. 阻断了韧皮部中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B整合方法提升练11取一段带叶的枝条,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瓶里,过一段时间,把茎切开观察,染

6、成红色的部分是()A. 树皮 B. 形成层 C. 木质部 D. 韧皮部C【点拨】木质部中含有的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整合方法提升练12为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会在果树生长期,用刀在枝干上环切两刀,将两刀口之间的树皮剥去,露出木质部,以暂时中断有机物的输送,以达到促花、保果、壮果、催熟增糖的效果。环剥技术历史久远,简单高效。对该技术判断不合理的是()A. 环剥切断了韧皮部中的筛管,中断有机物的输送B. 环剥时切口要窄,有利于形成层分裂细胞尽快愈合伤口C. 环剥切口上方形成枝瘤,说明环剥能促进树木产生有机物D. 环剥不能在树木主干上进行,否则可能导致树木死亡C整合方法提升练【点拨】筛

7、管位于茎的韧皮部,作用是向下运输有机物,环剥切断了韧皮部中的筛管,中断有机物的输送,A说法合理;环剥时切口要窄,有利于形成层分裂细胞尽快愈合伤口,B说法合理;环剥树皮,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但并不能促进树木产生有机物,C说法不合理;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D说法合理。故选C。整合方法提升练13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叙述

8、错误的是()A. 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B. 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C. 枝条上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D. 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C整合方法提升练【点拨】如果对茎进行环剥,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切口上端,使切口上端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所以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2、3处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4处不会有有

9、机物积存,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故C错误。整合方法提升练14 探究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中,出现下列几种操作,其中不会影响实验效果的是()A. 将两条环割的柳枝,一条放于水中,另一条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B. 将环割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放于蒸馏水中培养C. 将环割的柳枝茎的基部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浸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D. 把离根端3厘米处环割的柳枝和未环割的柳枝的根都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D整合方法提升练【点拨】因为有机物是由植物的筛管运输的,而筛管位于树的韧皮部,也就是树皮中,如果我们要探究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就需要把离根端3厘米处环割的柳枝和未环割的柳枝的根都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这样可以形成对

10、照,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又不会让植物缺乏无机盐,D正确。整合方法提升练15在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A. 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B. 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C. 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D. 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D整合方法提升练16 如图为维管束植物体内的物质流向的示意图,甲为维管束内运输物质的管道,乙为此种管道内主要的运送物质,箭头表示乙物质在不同时间点于管道内可能的流动方向。下列有关甲和乙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 甲位于木质部时,乙为糖类B. 甲位于韧皮部时,乙为糖类C.

11、甲位于木质部时,乙为矿物质D. 甲位于韧皮部时,乙为矿物质B整合方法提升练17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表示_,其功能是_。乙图表示筛管,其功能是_。(2)在两幅图旁用箭头表示出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方向。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输送有机物整合方法提升练(3)筛管的结构特点是()A. 上、下两端的细胞壁消失,形成筛孔B. 上、下相连的细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筛孔C. 上、下相连的细胞没有界线D. 上、下相连的细胞质完全融合B培优探究拓展练18树怕剥皮,不怕空心,这是为什么?而生产生活中,为了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增加产量,人们对果树进行环剥,如图甲所示。若对图乙中的果树实施环剥技术,应选择哪一处进行环剥?并说明理由。解:木质部较厚,树空心损坏了部分木质部,剩余的木质部还能够自下而上将无机盐和水分运输给枝叶;培优探究拓展练因为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的韧皮部,树皮被剥离,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部,根得不到营养供应,植物会死亡。应环剥A处,若环剥B处,植物的根得不到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整株植物会死亡;若环剥A处,该枝条上的叶产生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有利于在果实中积累,而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则不会受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受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