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第三职业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575869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济源市第三职业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济源市第三职业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济源市第三职业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济源市第三职业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济源市第三职业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汉赋和唐诗 B话本和小说C元曲和傩戏 D风俗画和文人画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世俗化倾向指风俗画,高雅文化倾向指文人画。因此选D。2. 在学习巴黎公社成

2、立时,某校高一学生举办了一个座谈会,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B.巴黎公社革命后建立的政权是无产阶级政权C.巴黎公社革命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D.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革命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次起义,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是世界主流,无产阶级缺乏革命胜利的客观历史条件,故本题选项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D三项说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3. 阅读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

3、表,该表主要反映了A.世界经济工业总量的不断提高B.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逐渐转型C.低收入国家工业总量领先世界D.中收入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参考答案:B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工业领域的调整4. “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兰西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该宣言颁布于A. 1689年 B. 1701年 C. 1776年 D. 1789年参考答案:D5. 下面人简表,分析导致人口户数剧减的主要因素()皇帝纪年公元纪年人口户数人口指数太祖开宝九年9

4、76年3 090 504100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10 723 695346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20 882 258676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11 375 733368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12 302 873398A政治形势B生产力水平C社会动荡D思想文化参考答案: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表格切入,结合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进行思考解答:从图表中可看出,从宋徽宗以后人口户数剧减,主要因为宋徽宗末年北宋灭亡,宋高宗建立南宋但是偏安东南,导致人口户数剧减故选A6.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

5、两种方式的是 ( )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参考答案:B7. 1896年7月访法期间,李鸿章足足安排了6天时间,参观银行、报社、织绸厂、提花厂、煤矿铁矿等。对军火企业,倒在法国之行中成为配角。据此可知李鸿A.关注法国民生产业 B对洋务企业失去信心C学习西方重心转移 D总结甲午战争的教训参考答案:A(由材料可以看出,李鸿章本次出访中对法国银行、报社、织绸厂、提花厂、煤矿铁矿等民生产业进行考察,说明他关注法国的民生产业。)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

6、式的前提和起点,下列史实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方式的是()开拓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夺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黑奴贸易聚敛大量财富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ABCD参考答案:A所谓原始积累,是指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资本积累,显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做法,因此排除有的选择项,选择A项符合题意。9.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参考答案:B10. 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把公

7、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同时,在军事义务方面,一、二等级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是对从前按照血缘划分等级的肯定 B维护利用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利益C加剧了贵族阶层和社会下层的矛盾与冲突 D体现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统一的思想参考答案:D11. 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说:“这种思路把知识领域的事情,都归入了人格涵养和心灵境界,于是更加强化了传统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个传统,即学术的终极意义在于“为己”,因此它也特别影响了中国士人对于形而下的、自然现象世界的无端轻蔑和对形而上的、道德理想世界的过度崇尚。”此学者论述的应该是A.孔孟儒学

8、B.老庄道学C.董仲舒儒学D.程朱理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中“把知识领域的事情”是格物致知,材料意思是,要求人们通过格物、居静、以“敬”的心境引导自己的心灵,从“人心”转向“道心”,这是朱熹观点,选择D项符合题意。孔孟儒学主张仁政、民本思想,排除A;老庄道学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董仲舒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排除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名师点睛】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2. 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9、。”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根据材料时间“1895年”和“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可知,这是恩格斯在对巴黎公社革命进行反思之后得出的结论,巴黎公社革命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说明了恩格斯根据当时欧洲社会状况修改了原来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重新确定了对资本主义命运的认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征,故选B项。13. 近代中国,对外交、西方科技、人民地位的认识上分别

10、经历了从“夷务”到“洋务”、从“淫巧”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变化。这类变化集中反映出A.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B.思想文化观念逐渐西化C.社会半殖民地化日益加强D.民主科学取代专制愚昧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试题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材料从外交、科技等方面分析了近代以来的称谓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逐渐由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变。,所以选A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探索演变趋势14.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了法国是什么政体?A君主立宪制国家 B总统制共和国 C君主专制国家 D无产阶级国家参考答案:B15. 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

11、大目标英国式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 )A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 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C在印度大力推行西方文化 D推动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参考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提倡欧洲的文艺和科学”“完全用的英语教育”等信息可以看出其目的是大力推行西方文化。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 ) A共产党宣言发表后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C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D国民大革命开始后参考答案:B17. 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的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

12、是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民众交流的频繁A B C D 参考答案:B18. “他们挣脱古典主义的理性对文艺创作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思想提到首要地位。”下列属于此文艺创作风格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成就。材料“挣脱古典主义的理性对文艺创作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思想提到首要地位”,反映反对古典主义的理性法则、深入挖掘人的感情世界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风格的特点。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均属浪漫主义风格的文艺作品,故选A。B、C均属

13、于现实主义作品,D为现代主义作品,故排除。19.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A. B. C. D.参考答案:A20. “玉米从美洲原住民的清贫生活中走向世界,它在门第显赫的欧洲最初遭受冷遇,但在同样贫困的中国、亚洲、非洲却迅速落地生根,直到最终被全世界接受。”对此现象,我们可以用来解释的最恰当史观是A整体史观 B文明史观 C社会史观 D革命史观参考答案:C21. 下表为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刊的材料,据此可知罪名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审判结果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有罪票数无罪票数死刑票数反对死刑票数慢神和蛊惑青年6000人501人抽签举手一审制281票220票361票140票A.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B.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C.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D.表决的单一性注定了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