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及说课稿-《印染花布》说课稿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245511647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及说课稿-《印染花布》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案及说课稿-《印染花布》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案及说课稿-《印染花布》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案及说课稿-《印染花布》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案及说课稿-《印染花布》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及说课稿-《印染花布》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及说课稿-《印染花布》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指导。希望大家能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们,你们好,印染国的公主们要参加一场盛大的舞会,国王为了突出印染国的特色,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给公主们设计印染花布做礼服。你们愿意吗?那么我先来了解一下印染的知识吧。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6课印染“花布”(出示课题)我是用刚才的一段话来开始我的一堂课印染“花布”,也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这是岭南版美术第7册第六单元小小设计师第十六课的内容。我是.,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

2、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第一方面是对教材的分析;第二方面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第三方面是对教学过程的分析;第四方面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的评价和思考。一、 教材分析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从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从本节课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来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二)学情分析此外,我们从学生的情况来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

3、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猜想、讨论等多种活动来加深同学们对色彩的感受。(三)教学目标针对本节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这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了解印染艺术与生活应用的关系;感知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2、能力目标通过创作实践,在尝试与探索中,体验不同的折叠、印染的技能,感受其图案形态的千变万化。探究“辐射、平行、十字折染”的技巧,感受有目的地折叠、印染,提高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动手的能力。3、情

4、感与态度目标体会美术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四)教学重难点最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尝试折纸染的方法,并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难点:能尝试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各种不同色彩对比的图案。染时应染透,并能注意色块的布局搭配。二、设计思路以上是对教材进行的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首先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印染艺术与生活应用的关系;感知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然后进行体验不同的折叠、印染的技能,感受其图案形态的千变万化,最终在想象创作中,灵活运用折叠、印染的方法,

5、培养创作力。另外,我安排的课前准备是:印染作品、宣纸、颜料、毛笔、抹布、旧报纸、碟子、卡纸、固体胶等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课件一组,生活中相关的印染的图片和作品等三、教学过程根据这样一个设计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第二个环节:展开探究,发现新知识第三个环节:运用新知识,提高技能第四个环节:学生总结,释疑解难第五个环节:扩展延伸,实际运用第六个环节:作业布置,实际操作(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每一个环节的安排。在第一个环节中,我首先用我开始的那段话来开始我的一堂课。接着我让学生了解印染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工艺,它已经有悠久的历史,

6、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印染日常用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回答得出:衣服、台布、窗帘、鞋子、床上用品、饰品等。(播放图片讲解)我使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对印染的神秘感和及其想知道结果的好奇心进入学习,极大地激发兴趣。同时,使他们感受到美术源于生活,以及美术的现实意义。(二)展开探究,发现新知识在第二个环节中,我首先会问同学们染纸需要那些工具呢?课前老师请您们阅读了课本第40至41页内容,下面请同学说一说。再次根据图片,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看了这三组图片,染纸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有哪两种基本方法。谁愿意当解说员解说一下。问题提出来以后,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学

7、生的讨论总结出:第一回答是:宣纸、颜料、毛笔、抹布、旧报纸、卡纸、调色碟、水桶等。第二回答是:点染浸染(三)运用新知识,提高技能在第三个环节中,我展示了三幅作品,根据作品,引出以下的问题:这三幅作品中,这么漂亮又有规律的图案又是怎样做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我让学生先思考,讨论再进行回答。经过师生的讨论,最后得出:第一张作品是十字折染,第二张作品是平行折染,第三张作品是辐射折染。接下来,我请学生上台折,其余学生跟着折,并评价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再进行补充。最后老师示范辐射折染,强调要染透以及换颜色时要洗干净笔或换笔等,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既是扣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也引出了问题。(四

8、)学生总结,释疑解难在第四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根据折和染并组织学生自行总结,释疑解难。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学生进行自主归纳、反思,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扩展延伸,实际运用第五个环节是扩展延伸,实际运用。我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印染日常用品?还可以用那些工具进行折染?此环节可使学生进行学以致用,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比较,思考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再次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后,老师举了一些生活中有关的例子。例如:方巾纸等等(六)作业布置,实际操作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布置,实际操作。首先布置两个任务:1、个人用方巾纸或生宣纸自由练习。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花布(礼服)。并要求:同学

9、之间互相合作,大胆尝试各种折、染的方法。色彩搭配协调、美观,印染的布料图案与众不同。最后:学生小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每组派代表上台解说并展示作品。(评价点:图案造型,对称、美观;色彩搭配;整体感觉,与众不同。集体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并发奖品。)四、教学评价和思考好!对本节课的教学,最后说说我在教学设计中的评价和思考。教学评价: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了解我国古时候的印染作品和有珍藏价值的印染文物,激发学生对印染的兴趣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准备了大量印染图片和现实生活用品对比图案,充分利用课件及作品等,让学生欣赏感受,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制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规律,通过学生动

10、手操作、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这样比起理论上的讲解更直观、更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中掌握折和染的的方法通过引导、启发、帮助等方法使印染“花布”制作一步步趋于完善,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学思考:下面我先说说本节课。本次教学内容:岭南版美术第7册第六单元小小设计师第十六课印染“花布”采用了白纸代替白布,通过通过讨论、交流、分析等多种探究活动来形成师生互动。本节课我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印染的基本常识,了解了原始的印染技术。懂得了生活的美是可以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也懂得了创造美需要付出劳动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积极动手,积极发言,学的快乐,加深对美术的感受。用白布来进行印染,学生感受得更真实。这是我想要的效果。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证。最后,我借用布鲁克菲尔德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让学生学会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谢谢大家!6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