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及说课稿-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金大力》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245511149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及说课稿-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金大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案及说课稿-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金大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案及说课稿-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金大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案及说课稿-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金大力》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案及说课稿-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金大力》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及说课稿-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金大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及说课稿-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金大力》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金大力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汪曾祺的作品和他的创造风格。2.阅读文本,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作者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3.品味汪曾祺富有个性的语言,欣赏作者“平淡之中见神奇”的高超的文字功力。一、导入(以汪曾祺生平为导入)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他的小说

2、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与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二、字词学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标注加点字的读音或按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解释一些词语的意思。腌(Rn)制红缨(Rng)帽相(Ring)干一爿(pn)(一件、一片,量词,用于商店、天地、土地)相(Ring)地(观察地形地物,勘察土地)砌(q)墙瓦脊(j)和(hu)泥笨拙(zhu)冲坍(tn)(因冲刷而倒塌)铁锹(qio)器皿(mn)筛(shi)子房ling(梁)高ling(粱)在腰带里掖(R)一把菜刀逞(chng)能(显示自己才能,含贬义)兑(du)现半晌(shng)

3、、晌午簸箕(bji)稻糠(kng)闷声不响:不言不语,一声不响。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三、课文赏析,分析金大力的人物形象1.金大力为什么叫“大力”?参考答案:“为什么叫他金大力,已经无从查考。他姓金,块头很大,他家放剩饭的淘箩,年下腌制的风雨咸肉,都挂得很高,别人够不着,他一伸手就能取下来,不用使竹竿叉棍去挑,也不用垫一张凳子。身大力不亏。”因为他高大结实,人们认为他可能会有很大的力气,所以叫他“大力”。2.作者在第一段介绍金大力的“得名”,目的是什么?(1)介绍金大力“高大结实”的外貌特点。(2)虽然被认为“大

4、力”,但“他这人是不会当众表演,更不会和任何人较量”。说明他沉默寡言,不喜攀比。(3)对比起戏里金大力浮夸、夸张的形象和行为,“这个金大力只是一个块头很大的,家里开着一爿茶水炉子,本人是个瓦匠头儿的老实人。”通过对比,突出金大力的“老实”,是个“老实人”。第一段:金大力“高大结实”的外形和“老实”的内在跃然纸上,树立我们对于金大力的总体印象。3.文章写了金大力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金大力性格特点“金大力是一个很不够格的瓦匠,他的手艺比一个刚刚学徒的小工抢不了多少,什么活都拿不起来。”“他连砌墙都砌不直!”“当了一辈子瓦匠,砌墙会砌出一个鼓肚子。”只会做“和灰送料、传砖递瓦”这样的小

5、工活。拙于手艺。是一个笨拙的瓦匠。“他很拙于言词,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老是闷声不响”,既不会说应酬话,也不会说漂亮话,更不会说训教话。只会说大实话,说话很慢,声音很低。拙于言词。“他有一个好人缘儿。不知道为什么,他的人缘儿会那么好。”第4段:这一带人家,凡有较大的泥工瓦活,都愿意找他。他算不来所需工料、完工日期,就去找有经验的同行商议。第5段:兴建动工时,主人家是要请一桌酒。这桌酒,主人是不陪的,只是出来道一声“诸位多辛苦”,然后就委托金大力:“金师傅,你陪陪吧!”金大力就代替了主人,举起酒杯,喝下一口淡酒。人缘好(能找同行商量而不会被嫉妒,能代替主人招待工人,人缘好尤见一斑)。第6段:每天,金

6、大力都是头一个来,比别人要早半小时。来了,把孩子们搬下来搭桥、搭鸡窝玩的砖头捡回砖堆上去,把“脚手”往上提一提,捆“脚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两担水来,用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傍晚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看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里有抽烟的)。勤劳质朴,做事认真。第6段:“他从来不想去露一手,去逞能卖嘴,指手画脚。”金大力是个瓦匠,上工时照例也在腰带里掖一把瓦刀,手里提了一个抿子。可是他的瓦刀抿子几乎随时都是干的。他一天使的家伙就是铁锹抓钩,他老是在和灰、和泥。他只能干这种小工活

7、,也就甘心干小工活。朴实善良,不在人面前炫耀(他的身份是瓦匠头儿,但是却甘于踏实干活)。第7段:金大力是个瓦匠头儿,可是拿的工钱很低,比一个小工多不了多少。同行师傅们过意不去,几次提出要给金头儿涨涨工钱。金大力说:“不。干什么活,拿什么钱。再说,我家里还开着一爿茶水炉子,我不比你们指身为业。这我就知足。”不贪钱,对生活很知足,为他人着想。第9段:茶炉子用水很多。金家茶炉的一半地方是三口大水缸。因为缸很深,一半埋在地里,一口缸容水八担,金家一天至少要用二十四担水。这二十四担水都是金大力挑的。有活时,他早晚挑;没活时白天挑。你要是路过金家茶炉子,常常可以看见金大力坐在一根搭在两只水桶的扁担上休息,

8、好像随时就会站起身来去挑一担水。对生活没有抱怨,热爱生活(尽管需要日夜操劳,没有休息,但是还是乐于干活,乐于生活)。4.瓦匠头要“年高望重,手艺好,有两手绝活,能压众,有口才,会讲话,能应付场面”。金大力不具备上述条件,却能当上瓦匠头,为什么?参考答案:金大力能当上瓦匠头,靠的不是技艺手艺和交际手段,而是“以德服人”,在乡亲里很有人缘,做事认真,勤劳质朴,踏实做事,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5.金大力是怎样的一个人?参考答案:他高大结实,是乡村中一个笨拙的瓦匠,更拙于言词,但是人缘好,却得到了乡亲的认可。这依靠的是他纯朴的性格,有责任心,不喜攀比,不爱炫耀,不抱怨生活,甘愿为他人付出的处世态度

9、,不计报酬的本性和容易满足的心态,还有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四、赏析环境描写,体会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1.汪曾祺的作品,最高明之处就是不刻意雕琢。刻画人物如此,环境描写更是如此。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有高妙的用意。请大家找出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的段落。同学们朗读第5、6、8段,概括一下是什么样的环境描写。参考答案:(1)第5段:描写兴建动工的风俗破土,请一桌酒,木匠把房架立好、上梁、贴红对子。(2)第6段:金大力每天的工作状态。工作间隙的时候,金大力用自己的茶叶和热水泡茶给伙计们喝。下工时伙计们回复说“我们会照看”。(3)第8段:金家茶炉子生意很好。金家茶炉子的结构“老虎灶”。金大力的老婆也是一个很

10、结实也很利索的女儿,很勤劳,“一天也不见她闲着”。2.在课文中,描写兴建动工的风俗,金大力每天的工作状态(金大力给伙计们泡茶),特别介绍了金家茶炉的生活场景,这对表现金大力的性格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兴建动工的习俗非常传统,金大力和周围的伙计们和谐相处,反映出金大力所在的环境也是一个很纯朴、很古朴的社会环境。这些生活场景的介绍(尤其是金家茶炉的生活场景),为金大力的性格铺设了一个真实生动的背景。他长年累月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单调的环境中,每天重复同样的劳动,所以形成了他淳朴的性格和易于满足的心态。他的好人缘和做茶炉生意也是离不开这样的古朴的社会环境。五、品味文章结尾,分析文章主旨1.全文出现的人物

11、,包括主人翁金大力和他周围的人物,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参考答案:金大力和周围的人物,都是平平淡淡、随遇而安的人(与人为善,没有惹事)。他们都过着朴实、平淡、真实的人生。他们热爱平凡生活,做平凡的工作,他们纯洁的灵魂是相通的。这种平淡中折射出真率、朴素、正直磊落的人情和人格。2.课文的结尾意味深长,给我们回味和咀嚼的空间。这是汪曾祺作品独特的结尾方式。我们从课文的结尾,感受到了作者对金大力怎样的评价?“金大力不变样,多少年都还是那个样子。高大结实,沉默寡言。不,他也老了。他的头发已经有了几根白的了,虽然还不太显,墨里藏针。”这是对金大力性格的一句高度总结。最后一句,“墨里藏针”,虽然表面写的是头发,实际上是说金大力在朴拙的外表下,有一颗真正的善于洞察人生的聪慧心。“不,他也老了。”实际是作者在对金大力这一类人逐渐流失的惋惜。六、总结金大力的淳朴老实,勤劳踏实,以及他与周围乡人的人和人关系融洽和谐,交往率直的环境,构建出一个重义轻利、仁和爱人的古朴乡镇风俗场景。这正是汪曾祺文学审美理想的核心。七、拓展1.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能否从金大力的身上看出现今社会需要怎样的品质?2.你的故乡有什么样的传统风俗习惯?请于同学们一起分享,讨论这些传统风俗习惯值不值得继续传承,怎么样传承。6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