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及说课稿-《游山西村》说课稿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245510421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及说课稿-《游山西村》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案及说课稿-《游山西村》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案及说课稿-《游山西村》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案及说课稿-《游山西村》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案及说课稿-《游山西村》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及说课稿-《游山西村》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及说课稿-《游山西村》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游山西村说课稿红山区第十一小学王延红一、说教材游山西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首古诗,本组教材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专题编排的。游山西村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风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本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现在,我再来说说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能借助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

2、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4、重点、难点本诗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5、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查找有关陆游的资料,预习课文。二、说学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会背许多古诗。但学生在理解诗句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语文能力较好的学生就不觉得诗句难以理解,能够基本领会诗句的含义;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到位,因材施教。同时为了更好的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引导学生阅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此诗的背景。然后引导

3、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进行交流,说给同学听,这样不仅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和优越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懂得多的学生有一种被认可的成就感;使发言少的同学也能感到获取知识的满足感。三、说教法、学法先说教法: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再说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自己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上节课我们跟随诗人苏轼一起领略了雄伟的庐山,大家一起背一背游山西村。2、回忆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步骤。3、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步骤学习

4、陆游的游山西村。请同学们齐读诗题。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是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二)、知诗人、解诗题1、说说对于诗人陆游的了解2、理解诗题的意思设计意图:对诗人有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为下面的解诗意、悟诗请做了铺垫。而理解诗题的意思是学习一首古诗必须首先要知道的。(三)、读诗句,解诗意,悟诗请1、了解了诗人,弄懂了诗题,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诗人陆游去山西村游览一番吧!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回忆学习古诗可以借助哪些方法?(结合注释、结合插图、想象画面、查找资料、查找字典、联系上下文)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小组进行交流。

5、3、小组汇报A、学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以为无路可走时心情失落、疑惑、着急读出诗人的心情。(山重水复疑无路)诗人看到一个山村时的心情高兴、兴奋带着感受朗读(柳暗花明又一村)把两句连起来读,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师总结,齐读这两句。设计意图:本诗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诗人在山西村受到热情招待再写诗人来到山西村之前看到的景,所以先学习后两句诗有利于学生理解,写景的诗只要考同学们想象画面,所以这两句主要通过想象画面感悟诗人心情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朗读。B、学习“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足”字你是怎么理解的?(出示图片)农家人已经为诗人

6、准备了丰盛的美酒佳肴,他们会对陆游说些什么呢?学生说完朗读。此时,你就是诗人陆游,受到农家人如此热情的款待,你什么心情?生:高兴。读出感受。师总结:一个“足”字将诗人陆游对农家人的热爱、赞美足足地表达了出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设计意图:这两句诗是叙事,重点通过抓重点词、想象说话的方法感悟农家人的热情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读出诗人高兴的心情。C、讲3、4句诗蕴含的哲理讲述陆游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来到山西村之前,由于他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去的土地而遭到朝廷小人的排挤和打击,屡次被罢官免职,心情极度郁闷,以为报国无望,但是当他来到山西村之后,受到农家人的热情款待,让他燃起了希望,这正如诗中所说“山

7、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举例说明这两句诗包含的哲理。生举例。师引读。师总结:这首诗前两句叙述了诗人在山西村受到热情招待,后两句既写景又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心存希望,永不放弃。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哲理诗,所以诗中所包含的哲理是个难点,需要老师联系诗人陆游的亲身经历,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诗蕴含的哲理。生练习朗读。(四)背诗篇这样流传千古的一首诗,老师希望能永远记在你的脑海中。找生背诵。同桌互相检查背诵。(五)写生字莫”“腊”“豚”“疑”,重点指导“疑”字。师范写,生写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评价。(六)拓展阅读过故人庄。(出示自学提示)生按照自学提示自学

8、。汇报交流。设计意图:高校课堂要摒弃繁琐分析,留出时间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能用本课所学自学另外一首同样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七)作业1、背诵并默写古诗游山西村。2、推荐古诗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朱熹的观书有感。设计意图:作业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另外给学生推荐的两首古诗都是富含哲理的诗希望学生能扩大知识量,了解更多同类型的古诗。板书设计:游山西村足叙事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写景总之,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5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