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5509329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D1molY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参考答案:C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X、Y、Z为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利用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该题相关知识解答:解

2、:X、Y、Z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则:AZ为S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Y为F元素,无正价,所以F没有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B错误;CZ为S元素,S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硫酸是强酸,故C正确;DY为F元素,其单质F2与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则1molF2足量水反应时生成2molHF,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两溶液混合:2HCO3Ba

3、22OHBaCO3H2OCO32B用铜为电极电解稀硫酸溶液:Cu2HCu2H2 C硫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Mg22OH Mg(OH)2DNa2S溶液吸收足量SO2:S22SO2 2 H2O 2HSO3 H2S参考答案:B3. 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1,含硝酸的浓度为1molL-1,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224mL B168mL C112mL D89.6mL参考答案:A略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可采用二氧化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B我国流通的硬币

4、材质是金属单质w.w.w.k.s.5 u.c.o.mC在广东沿海打捞上来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D把氯化物等盐类撒在雪中,能降低水的熔点,从而有利于除雪参考答案:D5. 安全使用核能是科学家们积极攻关的课题。我国科技人员通过科技攻关研发出了核聚变反应装置中的关键核心部件高纯度铍(Be)。下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8Be与9Be的核内中子数均为4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Be的金属性强于B D铍的原子半经比镁小参考答案:A略6. 下列相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铁溶于适量硝酸中:B.向水中通入少量氯气: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D.硫酸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参考答案:C

5、7. 室温下将等物质的量的NaCN和HCN溶于一定量水中,再加入适量稀盐酸,调整溶液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未加入稀盐酸之前CN-HCNB. 加稀盐酸后溶液中c(CN-)/ c(HCN)? c(OH-)变大C. 加稀盐酸后HCN的电离程度减小,但c( H+)增大D. pH=7时,溶液中c( Na+)= c( CN-)参考答案:C略8. 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9列元素中有非金属元素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C第四周期第8列元素是铁元素D第15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6、s2np5参考答案:C略9. 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气体A(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100m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参考答案:B略10. (2005辽宁卷)2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C.能发生银境反应D.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参考答案:C 该有机物分子中有C=C、OH两种官能团。其中OH能和Na反应放出H2,能在浓H2SO4催化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C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该物质不含有醛基

7、CHO,不能发生银镜反应。11. 某废水中含有的NH4+在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反应过程如下:NH4+(aq)+O2(g)=NO2(aq)+2H+(aq)+H2O(l)H=273kL/molNO2(aq)+O2(g)=NO3(aq)H=73kL/mo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mol的NH3和1mol 的NH4+都有106.021023个电子B室温下,0.1 mol/L HNO2(aq) pH1,则NaNO2溶液显碱性CNH4+(aq)+2O2(g)=NO3(aq)+2H+(aq)+H2O(l)H=346kJ/molD在上述两次转化过程中,废水的酸性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弱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能

8、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1mol的NH3和1mol 的NH4+都有10个电子;B、室温下,0.1 mol/L HNO2(aq) pH1,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是弱酸;C、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D、依据反应过程分析可知,中生成氢离子,酸性增强解答:解:A、1mol的NH3和1mol 的NH4+都有10个电子,即106.021023个电子,故A正确;B、0.1 mol/L HNO2(aq) pH1,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NO2是弱酸,NaNO2溶液水解显碱性,故B正确;C、NH4+(aq)+O2(g)=NO2(aq)+2H+(aq)+H2O(l)H=

9、273kL/mol NO2(aq)+O2(g)=NO3(aq)H=73kL/mol,依据盖斯定律+得到NH4+(aq)+2O2(g)=NO3(aq)+2H+(aq)+H2O(l)H=346kJ/mol,故C正确;D、在上述两次转化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废水的酸性增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分析计算,微粒电子数的计算应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分析判断,盐类水解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2. 下列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在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K、Na、Cl、SCN B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Ca2、K、HCO3、NO3、NO3 C某强酸性溶液中:K、Na、I、MnO

10、4 D在pH=13的溶液中:Na、NO3、AlO2、SO32参考答案:D略13. 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参考答案:D14.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B室温下由水电离的 c(OH-)=11012molL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K、Na

11、、Cl-、HCO4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 Fe3+2 Br2+6 Cl-D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参考答案:C15. 下列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C BCH4 CC2H6O DC4H10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钾水玻璃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用于防腐、铸造、油田、钻井或各种高档涂料中。钾水玻璃中硅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氟硅酸钾容量法,其步骤为:称取试样溶解在含有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的强酸溶液中,硅能与氟离子、钾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K2SiF6)沉淀;沉淀分离

12、后于热水中水解,生成HF、H2SiO3、KF;过滤除去硅酸沉淀,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滤液。(1)上述步骤中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步骤中,若滴定前未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的硅元素含量将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3)若每次称取试样的质量为1.00g,重复滴定四次,消耗1.00 molL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为分别为16.80mL、19.90mL、20.00mL、20.10mL,试计算该试样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以二氧化硅计),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K2SiF63H2O=2KFH2SiO34HF HF +OH= F+H2

13、O (2)偏高(3)由题中数据可得出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关系式:SiO2Si4HF4NaOH 60g 4mol m(SiO2) 20.00103L1.0molL1求得m(SiO2)=0.30g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以二氧化硅计):=30%解析:(1)氟硅酸钾(K2SiF6)沉淀于热水中水解,生成HF、H2SiO3、KF,结合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iF6+3H2O=2KF+H2SiO3+4HF;步骤中反应是过滤除去硅酸沉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生成的H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F+OH-=F-+H2O。(2)若滴定前未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增大,计算反应的HF量增大,测定的硅元素含量会增大,结果偏高。(3)由题中数据可得出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关系式:SiO2Si4HF4NaOH 60g 4mol m(Si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